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增多,企业培训亦是如此。除了传统的线下面对面培训外,还有在线课堂、在线视频等多种形式。面对如此多的选择,许多企业在挑选培训方式时往往感到困惑。
其实,选择适合企业的培训方式,除了课程内容、讲师质量外,还需要考察培训公司的服务和培训效果。毕竟,只有真正有效的培训才是企业最需要的。目前常见的企业培训渠道有六种,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一种,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到公司进行培训。面对面、互动性强、保密效果好,关键在于讲师的实战经验和讲授技巧。这是历史悠久且受大型企业欢迎的一种培训方式。
第二种,参加培训公司的企业管理公开课。这种培训方式公开、价格低、大众化,关键在于讲师的知识和对学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现在很受小微企业管理层的欢迎。
第三种,公司内部的专职培训师进行培训。这种方式重点突出、省钱、针对性强,关键在于讲师的专业技能是否过关。
第四种,通过MBA、大学课程等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专业、权威,但关键在于讲师是否重视实践。这类课程的学费一般较高,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承受。
第五种,网上学习和多媒体课程。这种培训方式即来即学,时间自由,但要求学习者有足够的自觉性、自制力和理解力。
第六种,工作中学习中培训。这是外企非常提倡的学习方法,边学习边实践,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除了以上六种常见的企业培训方式外,还有长期和短期以及线上的企业培训课程可供选择。长期培训课程学制通常在1-3年不等,课程完整系统,并享有完整的就学流程和相关服务。而短期培训则更为针对某一细分行业进行深耕,费用相对较低。线上课程则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随时随地可以观看学习企业管培课程。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四、企业培训管理课程之线下课程的特点
线下统一授课形式,不同教授分别授课。课程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形式,按照课程类型提前安排。
一、线下课程的优势
1. 面对面沟通交流:学员可与教师、同学进行无障碍沟通。
2. 浓厚的学习氛围:同一教室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3. 实践课程丰富:参访标杆企业、组织金融沙龙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线下课程的不足
1. 时间固定:受上课时间和地点限制,需提前安排时间,易受影响天气等环境因素。
2. 受环境制约:线下场地、气候等因素对课程影响较大。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工作常遇到的问题包括经费紧张或缺乏经费、培训工作被忽视、培训人员难以有效开展工作的现象。很多中小企业处于业务拓展迅速、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发展期,为保障业务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招聘工作成为关注焦点。为达成团队目标,绩效考核工作也十分重要。培训的价值体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易被重视。对于发展期的企业,因业务拓展而不断组建、扩大团队,培训显示出必要性和迫切性。到位的培训组织可使员工快速掌握企业信息和管理要求,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促进团队融合和企业文化产生。了解中小企业真正的培训需求,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形式,是培训人员确立价值、实现培训效果的前提。
三、中小企业的培训形式与策略
中小企业的培训面临两大核心资源挑战:经费和师资。由于资金与人力资源的双重限制,培训形式的选择必须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追求高端,以免产生空洞的期待。对于不同类型的培训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
第一类是关于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必需专业技能的培训。这类培训的重点是选择讲师讲授、导师指导、观看光盘及现场观摩等形式。应选拔有培训经验和意识的管理人员担任内部讲师,并给予补贴,进行课程开发与讲授。注重培训手法的创新与应用,确保授课生动形象、直观易懂。难点在于确定和培养内部讲师及导师。
对于通用岗位技能和管理要求,如设备操作、行为规范等,可以购买光盘组织观看。对于同一岗位的培训,组织员工观摩优秀同事的工作,以获得直观的学习效果。岗位专业技能的培训前提是招聘关的把控,对于专业技能的缺乏,应重视并通过外请老师进行内训或派遣员工参加公开课来解决。
第二类是关于企业介绍、企业文化和企业规章制度方面的培训。这类内容与第一类相似,较为抽象、枯燥,需要在培训形式上多下功夫。可以采用主题论坛方式,邀请员工参与,在轻松氛围中进行学习与理解。准备鲜活案例诠释抽象的企业文化,或请老同事分享工作价值观。带领员工实地参观、与不同部门的同事交流,感受真实的人际关系。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繁多,不能通过集中式的“填鸭式”培训解决,应提炼讲解内容,分阶段进行,并采用分组竞赛等方式检验培训效果。
第三类是关于提升职业意识、端正职业心态和开拓职业思维的培训。对于这类内容,讲授形式的效果有限,组织团队特训(拓展训练)是常见选择。团队特训通过预设的场景、事例和活动,引导受训者自然过渡,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接受,从接受到体验某一事理的过程。通过专业外训机构的老师策划与操控,保证培训效果。
第四类是关于员工未来职业发展路径上所需专业技能的培训。这是更高阶的知识培训和能力锻炼,对中小企业而言挑战更大。一种选择是让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讲师或导师,但这类人群本身工作量大,再抽出时间做非紧急工作有难度。应设定职业发展目标和配套的知识与能力标准,引导员工通过自学提高知识与能力水平。企业的培训人员应促进各方为员工设置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关注员工成长,并通过塑造企业学习氛围、推进奖励政策、分享活动等方式鼓励员工自学。
四、关于如何有效支持培训工作的一些思考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对于获得支持至关重要。应避免培训安排与工作时间冲突,灵活安排培训时间,考虑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在培训方法上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讲授式培训。要吸引并诱导受训人员积极参与,让培训活动“多姿多彩”。对于内部讲师,应让他们知道培训是展示自身形象和专业能力的机会,同时也是锻炼演讲和组织能力的平台。
另外要避免为考核而考核的方式,将培训与绩效考核真正结合起来。培训内容应符合岗位职责和绩效指标的要求,帮助员工达到绩效目标并胜任岗位需求。只有这样的培训对员工来说才有价值,才能获得员工的支持。关于培训与晋升的问题,应事先为员工规划晋升路径,设定所需的各项培训要求和时间节点,让员工通过自学完成培训,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晋升。
结语:准确识别需求的前提下,满足需求的活动将被视为有价值的活动。只有真正识别并满足中小企业在培训方面的需求,培训人员的工作才能更有意义并获得更多的认可。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