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与关系思维
讲师:罗绍迪 已加入:3857天 关注:2287
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有首描写小池的诗,原诗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用“小”形容了新人的斩露头角,方显峥嵘。笔者却佩服蜻蜓的敏锐与明察秋毫,堪称火眼金睛。“环大西洋”号的人船共毁,可以说就是缺乏一个火眼金睛的孙悟空。问题恰似妖魔鬼怪、面相万千,没有还原本相的法眼,终将劫难重重、战略目标成空。那么,面对万千幻象,如何才能拥有法眼呢?前面我们谈到了界定问题的三个问题(似乎有点像杨戬的三只眼睛),当你习惯性运用三个问题检查差异时,相信问题便很快会被你察觉。当然,有人肯定会很不耐烦,因为正如前面谈到的认知思维模式一样,这会影响处理事情的效率。新生的火车肯定是跑不过马的,但一当你通过训练,掌握了技巧,情况肯定就会不一样了。技巧掌握得最好的人能够在有意识有能力和无意识有能力之间自由转换。他们能够迅速地、在一定程度上自地执行任务,也能够将工作停下来向其他人解释该任务并且检查他们的工作质量。至此,我们简单完成了“察”的问题,但还有“明”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如何才能做到“明”呢?也许,关系思维能帮我解决这个烦恼。那什么是关系思维呢?关系思维,是指把存在预设为动态关系、存在者预设为潜在因素在关系中的显象,并以此为前提诠释一切的思维,或曰“以关系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思维。关系思维指出问题有显相与本相之别,须得透过显相、动态的看到问题的本质。它包含三方面的特质:
第一、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每一存有者都以他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结合生成的。“现象、实在和存有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
第二、关系思维关注的重心是存在本身,而不是存有者;是“是”而不是“什么”。按照关系思维,存在者是存在的终结和显像,存在则体现为存在者的流转变化本性。一组潜在因素以特定的动态关系存在(“是”)了,它是“什么”也就自然澄明了。
第三、存在不只是现实的,更是逻辑的、可能的。逻辑的和可能的有态以多相互补关系共存。既然某物是生成的而不是固有质预先规定的,那么潜在要素和条件不同,事物有可能显现为不同的态,有多种“相”。某些条件使得它成为此物,另一些条件使得它成为彼物。这些显象不同时都是现实的,但作为完整的描述又需要考虑到。这是典型的互补关系。
关系思维指出,思维总是需要在纵向层面前后无尽延伸,在横向层面左右无限扩展。图很简单,以至于经常被简单的忘却。习惯于追求复杂,没想到问题只有简单后才能明晰。思想很简单,行动却很难。面对差异,普遍是关注原点(笔者将交点定为原点),没想到原点之外还有无限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要用关系思维思考、认知事物,但是,思维的习惯总是使你事与愿违。你很头痛,因为这使你感到挫败,那该怎么办呢?似乎,正如某些学者呼吁的,你需要改善心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