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向

赵向

沟通技巧讲师

 讲师首页 课程 文章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沟通技巧

如何防止人精套话?想防止被套话的方法

讲师:赵向   已加入:1028天   关注:201   


如何防止人精套话,想防止被套话,要做到。

一、不要无缘无故大笑陪笑。在对方没有对你笑的情况下,不笑几乎可以解决50%的软弱问题。

二、把回答的节奏放慢,回答之前先想3秒钟,装作反应迟钝,不要有什么表情,最好一直微笑,这样就算你回答的是你的真实情况,因为有着3秒钟,他也不敢确定是不是真的。

三、直面正视对方的眼睛,如果你说话时眼神飘忽闪躲,会显得更心虚,更容易被欺负、被套话。目光如炬,温和而坚定,才会看起来自信坦荡。

四、从一开始就别轻易被人使唤。刚接触的时候,有些人总是请你随手关门,顺手倒杯水,捎带东西,他们就是在测试你是否好控制,随着你一一应允,他们对你的要求会越来越多,你就成了烂好人。他们对你不会有半点感激之情。

五、有个场景格外小心,就是部门聚会、饭局、酒场,对于领导他们最喜欢的套话场景就是喝酒,吃饭时跟你坐下来,套路是先扯闲篇,关心慰问,拉近距离,然后亲切发问,领导典型的套话口头禅,你要警惕。

1、画饼式套话。小赵领导是欣赏你的,一直考虑年底有机会提拔下你,所以有些情况需要了解,还希望你能如实说。

2、炸你式套话。小李,你跟小王最近说什么了,小王可全交代了。

3、威胁式套话。这些情况你如果不说,其实我也有办法了解到。但就想看看你会不会跟领导说实话。

接下来上实操:

一、只讲事实,不讲评价。领导问你年度考核优秀,你觉得谁比较合适的时候,你只要说小王经常加班到夜里11点,小李怀孕了,还在上班。小张在大家都午睡的时候,还在加班就够了,不要加上你对人对事的评价陈述,尽量客观中立。

二、只说大概,不讲详细。适用于别人问你隐私、工作内容、行程。话术:和平时一样,和大家水平差不多,我只知道这么多,我只参与了其中一个环节,剩下的你要想知道,可以去问XX他知道的比我清楚多了。

三、借口有事,打断谈话。适用于任何场景,尤其当对方一直问刨根问底,这时就要找借口。话术:我突然想起来,我忘了给另一个同事说事。你稍等,我先去个卫生间。不好意思,我手头活太多了,领导催的紧,干完再聊。我出去办个事,我出去买个东西,我去打个电话。

四、反问法。反抛问题,询问他的出发点。比如怎么了,为啥突然这么问?你呢?你认为呢?同事:你领导这周几有空。我:怎么了,你要约他吗?同事:对,所以想知道他什么时候有空。我:你希望啥时候呢?你可以把你OK的时间都告诉我,我请示他后第一时间告诉你好不好?由于他不知道信息,因此会一直处于被动,只能不断的客客气气问你。你还可以回答:为什么你会问这个问题?对方让你透露你最近的工作情况,你不想告诉他,可以反客为主,我跟你差不多了,你呢?

五、制作分析法。对于选择性问题只做分析,不做解答。领导:你觉得小赵和小王他俩谁更适合带领你的团队?我:小赵之前指导过我,给我耐心讲解。比如那次小王会鼓励我,给我自信,我目前还没能力判断谁更适合。你这样说,既客观表达了态度,又不会让领导觉得你太敷衍。

六、不做解释法。有时对方会说故意激发你解释语的话,或者故意说错话,这时你要警惕他是在调动你的情绪来激发你的倾诉欲,这种很容易无意识中套,处理办法就是控制情绪,不做解释,然后搭配前面几招,这种很容易无意识中套。同事:我听某某说,领导对你很不满意,你有感觉吗?故意引起你的恐慌。错误回答:我感觉他对我挺好,之前开始讲事件解释。同事:看来确实对你很好,有些人就是爱乱说,轻描淡写,把矛盾转向别人,但信息他已得到。正确回答:具体是哪里不满意,我也听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哈哈。有些人,好的也能说成坏的,不用理睬了,做好自己就行。同事:我看你有点闷闷不乐,是发生什么事了吗?错误回答是:我发生了,开始抱怨倾诉。正确回答:有吗?我做事的时候确实比较严肃,哈哈。朋友我好苦恼,我好像做什么某某领导都不满意,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呀?错误回答:我也觉得他很难对付,比如上次开始毫无保留的抱怨和倾诉。正确回答:你可以找他好好聊聊呀,坦诚的告诉他你的苦恼。同事:你那么努力,你的收入肯定是我两倍。错误回答:怎么可能,我每个月才开始纠正解释,并且给出自己的真实数字。正确回答:你每个月多少,反问,我觉得你也很努力,我看你经常加班,或者你也故意说错,我还要向你学习。

七、夸大法。同事:你工资多少?我不到一个亿,哈哈。朋友:你跟你老公关系怎样?我:怎么想插一脚?朋友:你家里某某是做啥的,你对象是做啥的。我:还能做啥?就是打工的。

八、只说事实法。面对评价类事情,只说事实,不说结论。同事:你觉得某某人这领导怎么样?我:这领导有帮助过我,比如某某也有不理睬我的时候,比如那次某某这样,你就没说主观评价,也就没有任何把柄了。

上一篇: 职场霸凌,千万不要过度反省自己,不要过度的苛责自己的
下一篇: 三个回复同事的黄金模板,瞬间提升好感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