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员工激励 [返回PC端]

职场突击-成为最优秀员工的三大谋略

发布时间:2025-03-21 20:33:48

讲师:何老师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37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首先来看一下你属于哪种人?
第一种人,他能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自动承担责任。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他没有被正式告知要对某事负责,他也能努力做好它。如果你能主动表现出胜任某项工作,那么责任和报酬就会接踵而至。
有两种人永远无法超越别人:一种人是只做别人交待的事;另一种人是做不好别人别人交待的事。总之,他们会成为第一个被裁员的人。或在同一个单调的工作岗位上耗尽终生的精力。用这两种方式做事或许可以躲过一时,但却永无成功之日。有一种人,当你告诉他去做某一件工作时,他就会自觉地去做。也许他所得到的报酬与他所完成的工作并不成正比。另外一种人,他们被告知过两次后才去做事情,这样的人得不到荣誉也得不到金钱。
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分不开的。企业发展需要优秀的员工做支撑,而个人价值的充分展示与实现也需要一个适合的企业平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然而,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而言,成为一名最卓越的员工是你辉煌的职业生涯之路的最坚实的起点!
【授课特色】
何老师授课形式多样化:多媒体教学、教案讲授、案例分析、管理游戏、角色扮演、自我测评、作业布置、录映资料播放等。思想观念中西合璧,演讲素材既囊括企管经验、职场经历,亦兼具社会生活之体察与感悟。讲解简明易懂却深谙哲理。何老师是多所大学总裁班*的课程主讲教授之一,课程满意度均在95%以上;
情景领导技术——采用混成式的学习方式和先进的引导式教学,采用行动学习法,结合国际上领先的管理知识,为学员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发展平台。
团队引导技术——促使学员更好更多地参与团体;协助学员团体中分享、建立每位学员提升表达与交流的自信心;协助学员在培训中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等。
问题分析技术——提高学员提问方式,引导学员学会找到问题的*答案;协助学员看到自己的思考模式和学习模式。
课堂培训形式如下:
(1)课堂气氛:何老师授课极富激情与现场感染力;课程以“实战性”与“实操性”为显着特征,内容观点与时代发展和行业热点高度匹配,所涵信息强大,案例生动鲜活。善于调动现场气氛,注重与学员互动交流。
(2)课堂竞赛:课程中有多媒体教学、教案讲授、案例分析、管理游戏、角色扮演、抢答环节、小组讨论与分享,给予对应的给分方法,用以激发各组的荣誉心与投入度。
(3)课程落地:在各阶段设有自我测评、复习与记忆活动,课程最后必定有全局复记与课后的作业布置,协助学员从头至尾紧跟课程 ,并且加以活用。在课程中所有学员的互动内容与学习成果皆大量以数码方式保存,以保证后期方便学员们重温课程,并且持续以群组方式协助学员们进行课后的学习落地发展。
【课程大纲】
第一讲 成为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
岗位能力
职业态度
职业规划
工作导向
品德基础
第二讲 成为最优秀员工的职业技能修炼
一、凡事客户至上
. 服务好内部客户的技巧:
按本色做人
按角色做事
对工作全身心投入
让工作结果超出领导期望
. 服务好外部客户的技巧
为你的客户提供稀缺的服务
针对客户精准定位自己工作的主题
二、全方位的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 向成功者学习高标准
. 追求细节高标准
三、养成积极主动的工作习惯
. 养成积极主动的三种思维模式
正常思维
老师思维
恕的思维
. 养成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
敢于接受常人不敢接受的挑战
战胜常人不敢接受的挑战你更容易成功
可以让你获得超常的人生体验
四、永远把团队利益放在第一位
. 没有成功的团队就不会有成功的个人
打造过硬的团队作风
打造过硬的团队合作力
高效的团队沟通能力
五、敢于承担责任
. 责任与能力的关系
. 员工不愿承担责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 如何打造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员工
第三讲 成为最优秀员工的职业心态修炼
一、优秀员工必须有敬业心
. 优秀员工工作中的“3*”
. 优秀员工工作中的“3不放过”
二、优秀员工必须有付出的心
. 付出才有回报
. “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 以水悟道
三、优秀员工必须有学习的心
. 好奇心和成功的欲望是学习的*动力
. 克服学习的*阻碍
. 高效学习之道
四、优秀员工必须有长远的心
. 有非凡的眼光才会有非凡的结果
. 有甘愿寂寞的“厚积”才会有绚丽的“薄发”
五、优秀员工必须有感恩的心
. 什么是感恩
. 会感恩才会有福报循环
. 感恩是成为卓越的重要基石
授课的*特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培训,注重学员与讲师的互动,授课形式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学、教案讲授、案例分析、管理游戏、角色扮演、自我测评、作业布置、录映资料播放等。

上一篇: 中层管理干部高品质语言沟通技巧与艺术
下一篇: 实战型中高层干部管理能力提升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