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心理疏导 [返回PC端]

中层管理者心智修炼

讲师:詹婉园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199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心智模式修炼课程

【课程背景】
本课程邀请你一起研究心智模式运作的科学,运用心智模式的技术,拓展自我格局、建立管理者的思维智能,觉察内在的资源、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建立阳光心态。

【课程收益】
走进自己的内在世界,
去探索引领他人心灵的路径,
去掌握让人类有*表现、创造卓越的技术。

【授课对象】
企业的中层经理,部门经理,副总,高层领导,职能部门管理者等

【课程形式】
“体验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法”。
包括:小组研讨、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静心冥想、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
课程进行期间,学员获取价值的*途径是实际参与、亲身体验,这是一个自我认识与探索的过程。课程的进行方式是将每个人置身于活动之中,在这过程中每个人得以亲身体验、探索内心世界、了解自我并且自己找到具有突破性的因应之道。
“内省反映”与“应用于下一步行动”是“体验式学习”的关键过程。在小组研讨中学员将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与现象提出来与其他组员讨论,并且找出职场上曾经发生过的类似情形来作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转变思考与行为模式,制定目标,选择未来全新的行动。学员们将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和蜕变,在未来的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和获取卓越的成果。

【课程大纲】
现代企业、组织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者?
现代人的心理特征需要什么新型管理策略?
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领导,对人的领导的关键是心理上的领导。

第一节:什么是心智模式
1.什么是心智模式
2.认识大脑运作程序NLP模式
3.认识潜意识及其作用
4.认识信念系统、认识心智智慧
5.心智模式的因果定律
6.觉察惯性思想蓝图对职业人的危害
7.思想蓝图如何作用我们的行为
8.心智模式在组织中的运用 

第二节:心智模式的改善
1. 限制性信念对工作和人生成果的影响
2. 如何突破限制性信念?
3. NLP的8项预设前提信念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3)重复旧的思想和行为,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4)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5)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6)任何事情都会有至少三种以上解决方法
7)方法在行动中产生
8)没有失败,只有回馈
4. 心智模式的典型障碍
1)先入为主(首因效应,一见钟情)
2)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自我坚持)
3)似曾相识(模糊判断,捕风捉影)
4)放大局部(以偏概全,忽视整体)
5)经验决定(惯性定式,忽视变化)
6)表象认知(浅层观察,忽视本质)
7)知觉干扰(环境影响,感觉掩蔽)
5. 心智模式四大“顽石”
1)归罪于外——从来都是对的
2)墨守成规——习惯成自然,一直这样做的
3)线性思维——局限思考,见木不见林
4)心态阴暗——五气并存(官、骄、娇、泄、不服气)
6.心智模式的改善
1)觉察的改善:发现细节,发现变化
2)思维的改善:系统思维,创新思维
3)沟通的改善:表达力,影响力 
4)心态的改善:如何建立阳光心态

第三节:管理者心智模式
1.探求深藏于内的核心价值观
2.心智矛盾因素存在的原因
3.管理者心智模式突破,引领他人
1)逆向思维——危机意识
2)变化思维——学习意识
3)角色思维——责任意识
4)超越思维——和谐意识
4. 管理者思维与学习意识
1) 用愿景持续激励
2) 用信任代替控制
3) 用文化创造满意
4)用仁爱塑造忠诚
5.管理者思维与责任意识
1) 角色是个人成长的标志
2) 角色是个人价值的标志
3) 角色是背景身价
4) 角色是责任义务
6. 管理思维与共赢意识
1)天人合一,依赖共生
2) 合作发展,诚信共赢
3) 法律公平,宽容共处
4)助人为乐,成人之美

第四节:心智模式与阳光心态
1. 管理者阳光心态
1) 忠诚
2) 热情
3) 野心
4) 干劲
5) 活力
6) 尊重
2. 突破亚健康心态
1) 我要胜过别人
2) 不愿意听别人数落我的过失
3) 喜欢辩论
4) 觉得自己就是比别人聪明
5) 逞自己的威严
6) 拒绝别人的建言,刚愎自用
3. 转换角度思考
1) 把自己当成别人——痛苦将减轻,狂喜将平和
2) 把别人当成自己——同理心,理解与帮助别人
3) 把别人当成别人——尊重差异独立,不犯禁忌
4) 把自己当成自己——更明白目标,更清楚过去
4. 顺天应人的管理智慧
1) 服从——员工服从你,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
2) 认同——员工服从你,因为这是他们的心愿
3) 成就——员工服从你,因为你为团队所做的一切
4) 育才——员工服从你,因为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5) 做人——员工服从你,因为你就是你的为人
5. 课程总结
1) 心态大于技巧
2) 习惯强于知识
3) 成功在于坚持

心智模式修炼课程

上一篇: 《春季养生》
下一篇: 中医体质养生美容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