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管理能力 [返回PC端]

职场人的精力管理——随时充电,永不掉线

发布时间:2023-06-21 16:25:39

讲师:李星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33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体力精力培训

【课程背景】
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精力没管好!我们期待改变的发生,却往往发现自己在原地挣扎。每一天的时间量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我们可用的精力的储备和质量却可以改变。认识到这一事实就会让你拥有颠覆生活方式的力量。
稍微调整你的早餐,整个上午就会表现更好;抽五分钟做几个动作,下午的工作很有可能提前结束;花点时间重拾过去的兴趣爱好,你会发现生活重新变得新鲜有趣……而所有这些看得见效果的改变,都需要积极的仪式习惯支持,让你的精力得到恢复和重生,为迎接下一次挑战准备好信心与实力。
此课程围绕精力管理金字塔模型,以当下职场人(组织)的精力现状为背景,结合李星老师多年的精力管理实践经验,从体力、情绪、脑力和精神四个层次讲授了精力管理的原理,聚焦实践应用,力求学员学习后立刻就可以从点滴行动开始使用。

【课程收益】
1、系统了解精力管理金字塔的原理和理论依据;
2、掌握提升体力精力的方式和方法,并从生物学角度了解其原理;
3、掌握管理情绪精力的方式和方法,并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其原理;
4、掌握提升注意力的方式和方法,并从脑科学角度了解其原理;
5、将组织发展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了解精神精力的重要性。

【课程对象】基层员工;中层、高层管理者;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精力管理简介
1.1我们的挑战
1.1.1员工的挑战
时间不够用、压力太大、对健康担忧、过劳与过劳死
1.1.2企业的挑战
员工投入度低、搭便车现象、摸鱼者现象
1.2什么是精力
1.3精力管理的来历
1.3.1精力管理金字塔
体力(数量)
情绪(质量)
脑力(能效)
精神(方向)
1.3.2精力管理的目标
提升精力使用效率
提高精力供应能力

第二部分 精力的数量:体力人体的生物、理化能量
2.1饮食
2.1.1了解人体和我们自己
血糖、血糖供能特点及血糖曲线
大脑的能量消耗
普通人典型工作日的血糖供应曲线
2.1.2关于饮食的"迷思"
大脑的延迟七分饱
四捧法则
二一一
三小时定律
不同食物进食顺序
倒三角
多样化
吃原型(未加工)食物、
多吃低GI的食物
2.1.3精力管理推崇的食物
2.2运动
2.2.1肌肉的故事
2.2.2几类运动
有氧
无氧
间歇运动:7分钟
消耗性运动:低强度有氧运动
2.2.3肥胖
肥胖的益处
什么是肥胖
肥胖的原因
脂肪的燃烧
2.4呼吸
2.4.1缺氧性疲劳
2.4.2经常有意识深呼吸
2.4.3办公环境
2.4饮水
2.4.1补充体力
2.4.2加速新陈代谢
2.4.3缺水性疲劳
2.5睡眠
2.5.1睡眠时长,因人而异
2.5.2规律更重要
2.5.3一招制胜:改善睡眠少

第三部分 精力的恢复与成长:压力与间歇
3.1精力是如何恢复、成长的
3.1.1重新审视压力
压力+间歇=成长
压力是什么?压力有哪些突出特征?
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
3.1.2间歇:如果不是压力过大……
3.2压力+间歇=成长
3.2.1两种间歇
战略性间歇
战术性间歇
3.2.2动起来:半小时、三分钟
人不是坐着的动物,久坐之后(多久是久)
3分钟改变自己和组织

第四部分 精力的质量:情绪精力的正负强弱
4.1大脑与情绪
4.1.1情绪分类
天生的基本情绪
什么是积极的情绪
什么是消极的情绪
4.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4.2管理情绪:接受、接纳,而非否认拒绝
4.2.1管理情绪精力的路径一:被动治疗:应对负面情绪
六种应对方法
情绪产生的过程:人类认知ABC模型
4.2.2管理情绪精力的路径二:主动干预:培养积极情绪
情绪精力的强度(提供动力的关键肌肉)
自信
自制/自控力
同理心/共情心

第五部分 精力的能效:脑力精力系统的功率与能效
5.1精力的能效取决于大脑的能量分配
5.1.1精力的聚焦
5.1.2人脑的进化以及认知模式
节能模式-默认工作方式
自外而内的注意力(警觉)优先于自内而外的(定向与执行)
5.2 Multitasking(多任务/多线程模式)
5.2.1 M模式可以(且)只能通过反复训练达成
5.2.2 M模式的害处
效率降低
焦虑
记忆力下降
5.2.3专注的健康效益
5.2.4Flow(心流/福流)
什么是心流
案例分析
5.2.5聚焦的障碍
主动的
被动的
5.3 Flow背后的神经科学及其应用
5.3.1如何更容易进入Flow
5.3.2注意力残留:对当下的干扰

第六部分 精力的方向:精神精力的指南针和灯塔
6.1还记得“门卫触及灵魂的*问题”么?
6.1.1你是谁
6.1.2你从哪里来
6.1.3你要去哪里
6.1.4为什么去那里
6.2关于激情
6.2.1建筑工人的故事
6.2.2塞雷斯的故事
6.3行为科学对“动机”的研究
6.3.1驱动力:内在 vs. 外在
6.3.2把 让我做 变成 我要做
6.3.3自由人 vs.奴隶
6.3.4人生意义和使命的三个层次
6.4如何将工作与使命联系起来
6.4.1你的工作是什么?对你又什么意义?
6.4.2小练习:你的人生、工作有什么意义

第七部分 复习、总结、延展应用
7.1精力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7.2精力的“节律”
7.3精力的特点

体力精力培训

上一篇: 从技术走向管理的五项修炼课程
下一篇: 经理人的角色认知和自我管理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