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管理能力 [返回PC端]

从技术走向管理的*课程

发布时间:2023-06-21 16:25:16

讲师:赵瑞彬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01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从技术走向管理的修炼课程

【课程背景】
优秀的技术人员因为业务工作好,往往会被提拔成管理者。技术人员是典型的三高人员:即能力高、智商高、自尊心高。但由于技术和管理不同的岗位要求,所以要求不同的角色认知,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技能之间的转变和切换。
课程运用教练技术,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的技能模型,启发学员对自己日常工作中的态度,知识,技能进行检讨、修正,从而大幅提升学员的业绩,快速成长为优秀的团队领导者。

【培训收益】
如果碰到下列管理难题,本课程将为您提供系统解决思路和方法:
1、作为项目经理和部门经理,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千头万绪,如何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
2、作为项目经理和部门经理对资历比自己老、技术强、性格倔强且对自己不服气的员工,如何有效管理?
3、想从严要求下属,又担心下属反感,有什么办法既让下属好接受又能对下属提出严格要求?
4、工作思路和上级领导有分歧,如何与领导沟通,达成一致?
5、人手严重短缺,工作中困难重重,如何更好的完成任务?
6、跨部门沟通困难重重?和相关部门总是有冲突,如何沟通达成一致?
7、作为部门经理每到绩效考核都犯愁,打C貌似很难,如何在绩效考核合理评价下属的工作,使下属心服口服?如何进行绩效面谈,变“痛苦”为生产力?
8、任务紧、人手严重短缺,如何与领导沟通进度与资源计划?

【课程对象】
团队管理者、业务经理/总监、技术经理/总监、后备经理人

【课程大纲】
1、从技术到管理修炼之一我是谁:角色认知与管理思维
恭喜你,因为工作出色,你被提拔成管理者,但随着时间的延伸憧憬变成了迷茫。还习惯沉醉于自己的轰轰烈烈?如何更好的达成组织的目标,如何从一个技术人员真正转变成一个管理者?
1.1 角色扮演:什么是管理?
1.2 技术人员的特质:成就意识强、不受约束、轻管理、重牛人,文人相轻,市场意识薄弱、高度自尊、高敏感性、人际沟通弱等 如何转变?
1.3 案例分享: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六大思维模式区别
1.4 管理的核心思维:灰色
2、从技术到管理修炼之二到哪里去:目标与绩效管理
企业是功利性组织,因此作为团队领导者的第一要务就是确定团队目标,并提醒自己的团队成员牢记目标,时刻确保团队每个成员都朝着目标前进。目标管理助力华为问鼎电信江湖,那么什么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要点是什么?如何做好目标管理?
2.1. 什么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2.2. 如何做好目标管理?组织目标:愿景、使命、业务战略
2.3. 案例分享:迷雾项目处于困境时,如何激励团队成员?
3、从技术到管理修炼之三如何去(1):培养下属和授权
作为管理者经常面对这样的困惑:目前我的部属年纪较轻,工作经验较少,如何能使尽快使部属胜任工作? 技术骨干(老员工)有时既要投入现有项目的开发,又要去处理以前他开发的产品维护,分身乏术,怎么办? 新进员工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工作,有时发现他们真的是难以独立承担工作,怎么办?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会彻底启发学员解决这些困惑。
3.1. 案例探讨:能干的没有几个,如何培养迷茫的新手?
3.2. 为何员工不爱学习?
3.3. 案例分享:如何让员工由“要他学”转变成“他要学”?
4、从技术到管理修炼之四如何去(2):激励下属
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你需要通过员工的进取去实现团队目标,然后没有激励,员工的士气就无法振作,你的目标就无法达成。对于知识工作者的激励,除了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精神激励,而这恰恰是技术管理者的弱项。通过本单元学习,你会发现在研发团队中激励无处不在,并且表现出各种赏心悦目的形式,令人热血沸腾。
4.1. 激励有自己的特点,如何“让他做”变成“他要做”?
4.2. 激励常见的三大误区
4.3. 动机理论 双因素理论
5、从技术到管理修炼之五人际关系如何:管理沟通
华为有一句话“感情也是生产力”,对企业有感情,员工和企业的黏性就强,效率自然就高;团队内部有感情,战斗力肯定强;部门之间有感情,协调自然就容易。然而这一切并不总是那么顺其自然,不知怎么汇报,上司的有效支持总是不足,跨部门沟通怎么那么难?好容易当上领导,下属却比自己牛?通过这一单元学习,启发学员彻底解决如上问题。
5.1. 管理者的能力差距体现在什么地方?
5.2. 如何管理上司
5.3. 如何进行跨部门沟通
5.4. 下属比自己牛,如何进行下行沟通

从技术走向管理的修炼课程

上一篇: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素养提升》
下一篇: 职场人的精力管理——随时充电,永不掉线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