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培训课
【Course Background|课程背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商业秘密。根据相关高院提供的数据及调研报告,因人员流动或利用职务便利等原因导致的商业秘密泄露或侵权案件,占到相关业务庭案件办理的大半份额;而传统上的以商业间谍、盗窃等手段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案件反而成了非主流。如何在人员流动的背景下保护商业秘密也随之成为用人单位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虽然很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已经增添了竞业限制的有关条款,但在相关商业秘密诉讼中,这些条款却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发现难、取证难、计算经济损失难、立案难、判决难及执行难等,并且可能导致相关商业秘密的二次泄露,这些都是企业最后选择放弃追究员工泄露商业秘密责任重要因素。
那么,在现在的法律制度下,企业应该如何才能从多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做好事前防范?竞业限制与期权挂钩是否会对员工履行义务更有效果?如何杜绝常见的商业秘密泄露?禁止招揽需要承担额外补偿责任?如何有效开展对竞业限制员工的追责活动?
我们很荣幸邀请郝律师、庞律师,结合他多年商业秘密保护和维权的实操经验,以数个真实案例为依托,生动地与您分享审判当中的趋势与争点,并与您分析如何运用法律武器及必要的管理安排,避免商业秘密在人员流动中被侵犯。
【Course Benefits|课程收益】
1.澄清对于商业秘密范围及载体的认知误区
2.有效区别保密义务与竞业限制义务的机制与应用
3.获得潜在泄密及侵权案件的防护或调查技巧
4.对于敏感人员的入职及离职管理形成更加可操作的对策
【Course Outline|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工具——保密机制与竞业限制机制
一、保密义务
(一)保密义务的实质与特征
1.保密义务是否需要额外支付对价?
2.保密义务有期限吗?
3.常见的保密项目应当涵盖哪些内容?
4.如何杜绝常见的泄密风险?
5.违反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是怎样的?
(二)违反保密义务的救济
1.如何通过多久救济途径形成“组合拳”来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2.怎样获得、固定及使用与违反保密义务相关的证据?
(三)禁止招揽
1.禁止招揽是什么?
2.禁止招揽是否会产生额外补偿责任?
二、竞业限制义务
(一)竞业限制义务的实质与特征
1.竞业限制义务与保密义务的差别?
2.如何有效的约定竞业限制义务?
3.常见的约定竞业限制的误区有哪些?
4.是否可以将竞业限制义务与期权或培训的绑定?
5.如何单方免除员工的竞业限制义务?
(二)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救济
1.竞业限制义务的违约责任是什么?
2.如有有效开展针对违反竞业限制义务员工的追责活动?
第二部分:现有法律工具下的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策略
三、人才流动过程中相关争议的预防手段
(一)基础措施
1.如何从物理上防控商业秘密的泄漏?
2.如何加强供应商管理?
(二)建立商业秘密保护相关组织和制度
1.如何有效起草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文书?
2.保密规章制度有哪些要素应当予以涵盖?
(三)入职与离职管理
1.如何开展涉密人员的离职管理?
2.如何保护敏感人员的入职安全?
商业秘密保护培训课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