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课程
【课程背景】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
管理的所有问题,最后都可归结为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表现在执行上,根子都在思想上。
执行力最终决定了目标达成的“行”与“不行”。管理实践中,执行力的问题,往往表现为以下五大困境:
困境一:说了白说,错了还错--导致人浮于事
困境二:只做任务,不做结果--导致成本失控
困境三:总找借口,理由不少--导致风气不正
困境四:制度空设,流程扯皮--导致管理失灵
困境五:劳而无功,抱怨不断--导致逆向淘汰
《高效执行:基于角色认知的中层管理者五项精进》课程,在通用执行力课程框架下,引入文化智慧的维度,从“角色认知”、“价值认同”、“高效执行”、“全心全意”、“凝聚团队”等五个方面,全面剖析中层管理者团队,在未来复杂多变的新环境中,如何通过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由内而外”地打造“有温度”的高效执行力。课程提供理论和实践的辩证。
一句话,表现在行动上,根子在思想上。没有管理者、执行者思维的“升级”,甚至“格式化”,没有对简单工具的“深度”认知和把握,所谓“沟通力”、“执行力”等等,都是“口头禅”。
【五项收益】
收益1:前沿知识--在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当代视角中审视管理
收益2:深层智慧--在厘清角色认知底层逻辑的基础上赋能执行力
收益3:实用方法--系统了解卓越执行力模型、五维以及相关工具
收益4:问题导向--力求让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和方法离开
收益5:重构范式--重构管理者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环境的思维范式
【四个亮点】
跨学科:管理实践、经济政策、文化逻辑、历史经验,助推“拓展视野”
跨文化: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助推“融会贯通”
重案例: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古今中外、言之有据,助推“借鉴创新”
重实操:底层逻辑、科学理论、实用方法、简单工具,助推“即学即用”
【课程对象】
1、组织机构的中基层管理者
2、组织机构中青年储备干部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导入
1、世事如棋
(1)痛点:智慧风险与不确定性
(2)起点:还至本处,愿乐欲闻
(3)支点: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2、职业素养
(1)不知不觉的“职业脱轨”
(2)引人深思的“素养模型”
(3)高效执行是一种“负熵
第二部分: 高效执行--中层管理者五项精进
1、精进一:角色认知是基础--障碍与突破
(1)角色认知的障碍
来自机构本身--科层制结构(马克斯·韦伯)
来之社会进步--知识工作者(*·*)
(2)角色认知的突破
思维辩证--对立统一(整体性)
行为辩证--时空时位(动态性)
角色辩证--执行、管理、担当、沟通
2、精进二:价值认同的虚实--契约与工具
(1)契约性认同的四个维度
(2)工具性应用的四个场景
场景一:缓和冲突
场景二:有效沟通
场景三:选人用人
场景四:团队激励
3、精进三:高效执行非蛮干--经权与方法
(1)高效的秘密:执两用中
(2)高效的方法:用中执两
方法一:专精一行
方法二:坚决执行
方法三:拿到结果
方法四:一抓到底
方法五:分步落实
4、精进四:全心全意的力量--四个态度
(1)态度一:诚于信仰内驱强大
(2)态度二:诚于事业目标坚定
(3)态度三:诚于团队组织保证
(4)态度四:诚于客户创造需求
5、精进五:凝聚团队必杀技--三条心法
(1)心法一:顺--令民与上同意
(2)心法二:信--王者不欺四海
(3)心法三:尚贤--读懂“比较优势”
第三部分:大道至简--职业素养精进的四个要点
1、第一点:一条途径--精进不迷路
2、第二点:三种境界--自查有标准
3、第三点:十六字诀--高人常提点
4、第四点:入手之处--小心自求证
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