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学习培训
课程目标:
掌握学员情绪识别的核心方法:
理解不同情绪背后的潜在需求
学会通过非语言信号判断学员状态
掌握AI在教学中的应用:
了解当前实用的AI工具,并学习如何将其融入教学设计。
课程大纲:
第一讲.识别以及调整学员情绪
一、学员情绪识别的四大维度
1.肢体语言信号
身体前倾/后仰意味着
频繁看表意味着
手臂交叉意味着
点头微笑意味着
2.面部表情分析
皱眉/抿嘴意味着
眼神游离意味着
自然微笑意味着
3.语言反馈特征
提问频率降低意味着
简短回应(如“嗯”“哦”)意味着
主动提问/互动意味着
4.环境行为观察
私下交谈意味着
频繁使用手机意味着
记录笔记意味着
二、常见负面情绪应对策略
1.焦虑
表现特征:坐立不安、深呼吸急促
应对方法:简化内容、提供明确步骤
2.抵触
表现特征:双臂交叉、冷笑
应对方法:提问引导需求、强调课程价值
3.疲惫
表现特征:打哈欠、闭眼
应对方法:调整节奏、增加互动或休息
4.困惑
表现特征:皱眉、低头沉默
应对方法:重复关键点、使用类比/案例解释
5.无聊
表现特征:玩手机、东张西望
应对方法:插入故事/数据、切换教学形式
三、进阶技巧:通过互动识别情绪
1.提问式诊断
举例:“这个问题大家是否有共鸣?”
举例:“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类似经历?”
2.即时反馈工具
举手投票:快速了解知识掌握度
小测验:通过正确率判断理解深度
匿名问卷:收集真实反馈
3.分组观察法
关注小组讨论的活跃度
记录不同小组的提问质量
五、实践练习
情景模拟
观看学员反应视频片段,分析情绪类型并提出应对方案。
角色扮演
两人一组,一人模拟负面情绪学员,另一人练习识别与引导。
现场演练:每15分钟记录学员情绪变化,课后复盘调整策略。
第二讲:用AI工具激发学员兴趣与参与度
一.Quizlet:AI驱动的记忆强化引擎
1.核心功能
智能生成学习卡片:支持文字/图片/音频多维输入
自适应复习算法:根据遗忘曲线动态推送复习内容
AI出题官:自动从卡片生成填空/配对/测验题
2.AI实现机制
自然语言处理(NLP)
示例:输入「光合作用=叶绿体+光能葡萄糖」生成选择题干扰项
知识图谱构建
分析千万用户的学习数据,建立「概念-常见错误-*解释」关联库
记忆预测模型
AI根据答题正确率/反应时间,计算每个知识点的记忆强度
3.典型教学场景
培训教育:学员上传专业学术语Quizlet生成3D器官标签配对游戏
语言学习:AI监听发音,对比nativespeaker波形图并标注错误音节
二、Kahoot!:游戏化神经激励系统
1.核心功能
实时竞技答题:学生用设备参与积分排名赛
情绪化音效/视觉反馈:正确答案触发多巴胺激励动画
学习数据分析:生成「班级知识薄弱点热力图」
2.AI实现机制
群体行为分析
通过答题速度和正确率,识别「虚假掌握」(快速猜题vs真实理解)
示例:某题80%学生5秒内答错系统标记为需重新讲解的难点
动态难度调整
社交学习建模
分析团队战中的协作模式,优化分组策略(如互补型vs竞争型分组)
3.典型教学场景
企业培训:安全规程培训后,用道具设备隐患并限时抢答
第三讲:四维教学的实际案例运用
一.什么是四维教学
启:启动学习激发大脑(5个教学活动)
承:承接主题吸引大脑(5个教学活动)
转:转换情境振奋大脑(5个教学活动)
合:合并统一指引大脑(5个教学活动)
利用案例讲解思维教学的应用
1.启发兴趣
2.建立联接
二.承接是基础
1.讲解理论
2.学习知识
1)个体和群体行为学
人的个体属性
人的群体属性
2)关键客户的角色意识
三.转换是核心
1.实际运用
2.练习技能
分析案例中的利益点和认同点
讨论:
结合自己做过的客户谈一谈
是否满足了客户的利益点和认同点
四.合并是升华
1.回顾过程
2.总结内容
第四讲:思维教学的六大法则
一.先预备后学习-135法则
1.一个定义
2.三大作用
3.五大策略
互动方式举例:圆点投票
二.先情绪后意义-235法则
1.课堂中六种普遍存在的情绪
2.两个案例,两个情绪,两种对比
3.情绪影响学习体验的三种层级
4.先情绪后意义5种策略
三.先视觉后空间-8335法则
1.先视觉后空间83占比
2.先视觉后空间3个媒介
3.先视觉后空间5个策略
四.先分类后关系-4494法则
1.分类的4个意义
2.分类的4个类型
3.分类的9种关系
4.分类的4种策略
五.先比较后迁移-535法则
1辩别关键属性的5个步骤
2.迁移的3种有用方法
3.影响迁移的5因素
六.先练习后记忆-635法则
1.四维体验的6大法则
2.记忆产生的3大阶段
3.学习新技巧的5大要素
备注:课程涵盖30种教学活动的学习。
教学活动学习培训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