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项目管理 [返回PC端]

大数据时代下土地价值研判,房地产项目测算及精准提升企业利润实操技能

讲师:杨凡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054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房地产项目测算培训

【课程简介】
大数据、人工智能化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面临快速而深刻的变革。不可避免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已走入房地产行业,迈出了变革性进步。一些用以记录客户购房时最看重的内容——项目区位及周边配套设施、房产位置及产品特性、单位面积与售价、物业收费及升值空间等等。这个数据有助于确定房产的预测价值,便于开发商对多种竞争要素、便利设施及产品建造标准等多可选项,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用于指导前期土地获取、营销策划、产品规划、成本控制、投融资,后期的工程管理、盈利保障与物业服务。

随着大数据时代下房地产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企业越来越重视前期的土地获取,土地价值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拿地阶段项目测算方式与技巧,如何进行地块属性研究和精准测算并提升企业利润,越来越成为优秀房企开发前期工作的必备技能。本课程梳理、分析了数家标杆地产的成功案例,总结了多位职业经理人二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数据,对房地产投资拿地整个过程的土地价值进行解读、分析和研判,并对标杆企业的拿地前后的项目测算计算方式和技巧进行分析总结,让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拓展、成本、财务和策划、规划人员对土地获得的整个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为镜,以标杆企业为对标坐标,在大数据广泛应用的发展机遇和不断竞争与变革的形势下,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作出最优是抉择决策。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房地产企业高管、企业投资部门负责人、投资经理、成本和财务经理、设计研发及工程经理等。
【授课方式】:操盘案例讲解、交流体验、标杆实例研讨、Q&A答疑及典型问题互动。

【课程收益】:
1、了解房地产企业投资拿地的一般规律和黄金法则,提高定性分析及定量测算的技巧;
2、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了解投资拿地新法,掌握新项目拿地前后测算、精算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避免常规错误的发生;
3、掌握土地价值判断的技术逻辑与计算方法,熟练运用项目最优规划、以及简洁实用的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提高拿地方案的实操本领;
4、领会并掌握标杆房地产企业拿地研判技巧和项目测算方法,结合自己公司特质,有效嫁接和合理借鉴。
5、看地测评的方式及各种拿地模式和渠道的风险有哪些?如何规避和管控?
6、培养和留住前期投资拓展和策划规划的核心人才,进而精准提升企业的开发利润。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土地估价方法与房地产估价方法

一、宗地地价评估基本方法与预测
1、收益还原法
2、市场比较法
3、成本逼近法
4、剩余法
5、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案例:大数据下的房屋与成交量的预测
二、房地产评估基本方法
1、市场比较法
2、收益法
3、成本法
4、假设开发法
5、基准地价修正法
案例:基准地价修正法如何对土地和房产价值进行判断?

第二部分:地块价值判断——项目建议书与可研报告的编制
一、地块属性研究

1、做好地块属性研究的三个问题?
(一)如何看地?
(二)项目地块的属性?
(三)看问题的方法?
2、如何拿地?
(一)拿地的两种方式
(二)看地拿地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拿地新法(天时地利人和)解析
(四)土地获取黄金法则总体思维框架(定性)
3、土地价值研判的意义及目的
(一)地块研究到底是要研究什么?
(二)地块的区位分析的三个基本层面(城市、区域、地段)
(三)意义:①发现地块本身的优势和劣势所在,②明确地块的产品适宜性
(四)目的:为项目的定位奠定重要依据
4、XX标杆地产成功模式的借鉴
(一)土地土地要素构成基础与分析
(二)传统开发流程及以客户为导向的开发流程
(三)七对眼睛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案例解析:项目拓展相关经验借鉴(产品、客户、土地之间的内在逻辑)
5、土地储备结构与决策评判
案例:XX新晋20强地产的三个“漏斗”决策依据与要点
6、土地储备结构与优质低价土地的选择
7、土地获取方式的常规与非常规操作方式
8、房地产项目前期拿地投资决策
(一)企业投资战略和惯性
(二)如何选城市--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三)企业自身产品定位—“有所为和不为”
(四)有准备拿地有选择布局
(五)前期投资测算定位和风险控制
案例:如何判读估价报告与实例点评

二、竞争分析和土地评估
1.土地市场分析
2地块考察和分析
考察报表:宗地社会条件调查表和自然条件调查表等
3.区域市场分析
4.竞争楼盘分析
考察报表:市场调研任务书
5.项目定位七步骤
案例:地块现场考察的主要关注点
6.项目获取需要关注的六大风险:
调研报表:项目获取风险评估表
案例分析:2019房地产项目尽职调查

三、地块投资的决策核心:产品规划
1.企业自身产品密切相关的产品规划模板设计
2.投资(或研发)部门如何进行设计强排?
3.如何通过产品规划实现项目销售总额、销售利润*化?
实操案例:xx收并购项目的最优化强排方法的介绍和实践

四、地块投资的决策依据:财务分析
1、项目建设计划和成本构成
2、项目销售计划和收入估算
3.房地产投资收益分析:项目的静态投资和动态测算
4.项目投资建议书
5.简要实用的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要求和问题点
案例解析:XX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要点

第三部分:房地产企业拿地实操技能
思考一:项目利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思考二:需要哪些要素投入房地产开发和经营?
思考三:什么样的房地产才能算好项目(投入/产出、付出/回报)
思考四:如何掌握项目经济评价中测算要点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一、土地市场
1、市场基本面分析
2、竞争分析及延伸理解
3.产品分析与常见拿地模式及案例
1)、政府主导模式,成功案例:广东惠州xx科技小镇的选择与攻坚
2)、企业主导模式,成功案例:A、碧桂园评价土地的两大核心工具,B、标杆地产xx项目拓展相关经验

二、房地产企业拿地方式
1、国内地产企业通行的拿地方式五个模式十种方式:
招拍挂介绍(二种方式)
土地转让介绍(一种方式)
股权转让介绍(四种方式)
合作经营介绍(二种方式)
委托代建介绍(一种方式)
2.品牌房企的各种独门绝技及其拿地策略
1)融创的收并购模式
2)万科的模式
3)碧桂园的模式
4)常见企业勾地技巧、门槛条件设置
3.非招拍挂的三种最常见的拿地方式
(1)、股权转让,万科大宗购并南都集团案例
(2)、合伙成立项目公司
(3)、以联合开发的名义
4.其他拿地方式的局限性
(4)、兼并或合并,中交并购绿城案例
(5)、在建项目转让,南京xx小镇转让案例
(6)、股权托管
(7)、变更用地类型
(8)、染指“插花规划”
5.房地产并购实务及案例分析
(1)、法规政策
(2)、交易结构
(3)、尽职调查
(4)、交易文件
讨论与点评:什么是适合企业自身拿地条件的*方式?

三、房地产项目测算的基本知识(测算意义、思路、假设)
1、测算意义(测算必要性/测算作用/测算精度要求)
2、测算思路(融资计划/成本/收入/税收/利润等)
3、测算假设(模拟开发进程/财务评价)

四、项目投资
1、投资成本费用

①土地费用(土地征收拆迁费/土地出让地价款/土地转让费/土地租用费/土地投资折价)
②前期工程费
③房屋开发费用(建安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
④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⑤开发期间税费
⑥其他费用
⑦不可预见费等
小结:开发建设费用投资估算表

2、项目收入:项目收入的关键要素(收入估算/开发方案/租售方案及价格)
①开发计划
②销售计划:某项目案例
③价格估算:市场比较法/成本法及某案例:价格估算及预测表
④租售收入及某项目案例
⑤税费估算与税费表
⑥税费估算:土地增值税与“营改增”后的房地产行业具体规定及注意事项

3、项目利润
①利润的基本概念:
资金价值/现金流量(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量与利润的关系/经济评价指标等
②核心指标:内部收益率(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销售净利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③参考指标:
(一)地价支付贴现比及xx城市花园项目案例
(二)启动资金获利倍数
(三)销售毛利率
(四)资金峰值比例
(五)获利指数(现值指数)

4、相关分析
①盈亏平衡分析(本、量、利分析)
②敏感性分析(步骤及案例)

5、重点说明
①经济评价的常见误区
②经济评价报告步骤
③指标体系说明
④填报模版参考
案例:XXXXX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五、经济测算表格分析
1、测算参数
2、项目盈利预测
3、现金流预测
案例:XXXXX项目节点计划编制模板
案例:xx产业地产拿地的财务成本分析

第四部分:房地产企业各种实操拿地模式的风险
1、二级市场拿地方式实操及风险防范
1)哪些情形必须进行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适用范围?
2)招拍挂形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利弊分析
3)企业实力雄厚、准备充分却无法成功通过二级市场拿地?症结何在?
4)“招拍挂”获取土地会踩到哪些“雷区”?
5)如何避免“招拍挂”雷区?
6)真实案例揭示哪些情形会导致“招拍挂”无效及其后果
7)真实案例全程揭示通过“招拍挂”成功获取土地的操作规程及技巧

2、直接进行项目转让获取项目实操及风险防范
1)“精心策划”的项目转让为什么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2)如何避免直接项目转让不至于因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而无效
3)如何看清直接项目转让的利弊不至于盲动
4)如何合理合法降低项目转让过程中的税收成本
5)真实案例全程展现直接进行项目转让获取土地实操及风险防范

3、股权收购获取项目实操及风险防范
1)收购不同性质企业股权取得房地产项目会遇到哪些法律障碍
2)股权收购如何做好合理避税
3)通过股权收购取得房地产项目的利弊分析
4)通过股权收购取得房地产项目风险事前、事中如何防范,事后如何处理?
5)真实案例全程展现股权收购取得房地产项目实操

第五部分:如何展现和提升企业的“拿地能力”投资部门地位和使命
1、房地产企业开发模式的分析
2、房地产企业开发模式对投资拿地的影响
3、如何提升企业的“拿地能力”
1)综合能力的积累
2)合理的项目信息来源
3)了解及研究政府规划动向
4)品牌价值
5)开发思路的引导性
6)提高资金解决能力
分析讨论:企业自身的开发模式是什么?对投资拿地有什么要求和避讳?
4、房地产投资部门的龙头地位和工作使命
1)地块投资在企业系统中的地位
2)国内标杆房地产的投资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
3)投资经理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4)公司的目标和投资部的任务分解
5)房企投资部门的年度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路径是什么?
案例:若干实操收并购拿地分享与答疑互动

房地产项目测算培训

上一篇: 房地产全产业链合作、全过程拿地开发实战
下一篇: 2018形势下房企拿地模式创新、 项目兼并收购与合作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