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项目管理 [返回PC端]

全能型项目经理实战技能训练

发布时间:2019-08-01 09:49:31

讲师:魏及淇天数:7天费用:元/人关注:2589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全能型项目经理实战技能培训

【课程背景】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在规定时间和有限资源内达成项目目标。合格的项目经理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人才,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团队所必需掌握的技能。
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如何规划合理的项目目标?如何识别和分析项目中的干系人?如何识别和管理项目的需求和范围?如何对项目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如何制定可执行的项目进度计划?如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如何管理好项目中的诸多风险?等等,都是项目管理者和项目团队面对的诸多挑战。本课程将围绕上述主题展开详细讲解,培养和提升学员的项目管理实战能力。
【课程对象】
项目主管、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团队、项目职能经理、开发项目骨干、项目团队成员等。

【课程收益】
.学习项目管理理论,掌握项目管理的5个过程组,8大知识体系;
.了解项目的生命周期,掌握项目准备和启动的流程,以及项目目标的制定;
.学习项目范围的定义、分解方法和技术,对项目目标进行细化分解;
.掌握制定项目里程碑和项目详细进度计划的方法与工具;
.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执行和监控;掌握项目中的风险管理原理与方法;
.提高解决实际项目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能力;

【课程特点】
采用MBA式的小班教学,6-8人分为一个小组,小组即是一个项目部,每个小组选定一个典型案例,在老师教学过程中全程展开模拟实战演练。小组成员集体讨论,从讲师提供的示范案例中挑选合适的项目案例,或者选择一个小组组员正在/曾经经历的工程项目作为示范项目案例,互动演练。大量生动的实战案例,娴熟的专业化培训技巧,善于运用视频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演练,案例分析等培训方式,让学员在互动中体验真谛,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项目管理技能。课程采用顾问式培训方式和行动学习理念,课堂中设置工作实际问题研讨和点评环节,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授课学员满意率达到90%以上。本课程讲师拥有三十年的工程项目管理实战经验。

【课程大纲】
单元一 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1什么是项目管理
1.1.1:中国管理界3M演义
1.12:项目管理的资质门坎
1.1.3: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1.1.4:项目管理在中国现况
1.2项目的基本概念
1.2.1:项目的定义及特点
1.一次性:
2.独特性:
3.渐进性:
4.不确定性:

1.2.2:项目与运营有何不同
1、工作性质的区别
2、工作环境的区别
3、工作组织的区别
1.2.3:项目的经典范例
1.2.4:项目的类别划分
1.2.5:项目不同层次的分解
1.3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1.3.1:项目管理的约束边界
1、质量
2、时间
3、成本
1.3.2:项目经理的知识结构
1、项目管理知识
2、通用管理知识
3、相关专业知识:
4、环境适应能力:
5、人际关系能力:

1.3.3:项目经理的素质提升
项目经理角色认知与职责
项目经理工作职责神圣化
项目经理的两种真实写照与四种身份
对待企业与报酬的两种心态
对待下属与下属的三种心态
现场管理的六大项目与三大核心
现场管理的五大对象
现场管理工作的三大基石
现场管理的三大败笔
现场管理水平的三个层次
现场管理水平提升的三个步骤
生产效率与生产能力识别
生产方式与生产原理识别
标准化作业的三大内涵
生产效率的三大内涵
经济动作的三不原则
提高企业利润的两种最基本方法
工作改善的四大基本原则
如何实现有效的员工教育

1.3.4:新任项目经理全面管理技能提升
从专业走向管理的困惑
项目经理的身份与角色定位
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
项目经理任务
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技能
项目经理高效工作方法
工作管理–工作计划
工作管理–工作组织
工作管理–执行控制
过程控制的三方法与工具
结果控制方法–绩效考核
工作管理–工作改善
人员管理–沟通技能
人员管理–授权管理
人员管理–领导力提升
人员管理–员工管理
人员管理–员工培育
员工管理–员工激励

1.3.5: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九大知识领域是:
1)集成管理;2)范围管理;3)时间管理;4)成本管理;5)质量管理;
2)6)人力资源管理;7)信息沟通管理;8)采购供应管理;9)风险管理。
.五个管理阶段是:
1)启动阶段;2)计划阶段;3)实施阶段;4)控制阶段;5)收尾阶段;
1.5案例研讨1:工程项目成功和失败的特点?

单元二 项目的集成管理
2.1项目管理的宏观视角
2.1.1:集成管理基本概念
2.1.2:框架式横观纵览
1、项目启动阶段
2、项目计划阶段
3、项目实施阶段
4、项目控制阶段
5、项目收尾阶段
2.1.3:滚动式循序渐进
2.1.4:领域间互动关系
2.1.5:角色的定位转换
2.1.6:时空的两维优化
2.1.7:管理科学基本思路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简化的事情数量化
.量化的事情专业化。
.专业的事情模块化。
2.1.8:项目的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
.市场行情。
.法规和标准。
.基础设施条件。
.技术发展程度。
.现行管理体制。
.外部信息资料。
.刚性约束条件。
2.1.9:组织的过程资产

2.2项目启动与决策立项
2.2.1:决策立项三件事
1)确立并优化目标:
2)协调干系人利益:
3)权衡利弊及优劣:
4)2.2.2:确定项目的目标
.Simple:简单易懂,
.Measurable:结果可测,
.Achievable:力所能及,
.Relavent:符合利益,
.Timeframe:阶段性的,
2.2.3:目标优化矩阵表
2.2.4:协调干系人利益
2.2.5:SWOT优劣分析
2.2.6:双指标评估模型
2.2.7:程序化的决策模型
2.2.8:六顶帽子转换思维
1、成功从改变自己开始
2、员工心态与激励
3、压力情绪与人生
2.3项目管理计划的衔接
2.3.1:计划之间的结构图
2.3.2:计划衔接的要点
2.3.3:制定计划的计划

2.4协调实施与互动控制
2.4.1:以质量保证为中心
2.4.2:以人力资源为桶底
2.4.3:范围变更影响全局
2.4.4:沟通是管理润滑剂
.内部沟通:
.外部沟通:
2.4.5:时间成本相互置换
.*组合原则,
.以柔就刚原则:
2.4.6:风险意识常备不懈
.风险信息系统须常备不懈。
.风险防范的制度不可或缺。
.风险防范的预案不可忽视。
.*子思维角度不受歧视。
2.4.7:计划变更控制原则
.不轻易变更计划。
.随时为变更计划做好准备。
.变更计划必须书面申请。
.预先制定计划变更程序
.对变更临界点做出规定
.控制变更后果的蔓延。
2.4.8:项目控制基本原理
多快好省的满意值
实战演练(1):小组练习制定工程项目目标
实战演练(2):工程项目干系人识别与评估

单元三 项目的范围管理
3.1范围管理的基本概念
3.1.1:项目范围的定义
1.项目使命涵盖的阶段,
2.项目使命涵盖的领域,
3.产出物的功能及特点,
4.项目涉及的服务对象,
3.1.2:范围形成的过程
3.1.3:范围的上限下限
3.1.4:项目范围的优化
l减法程序的思路是在追求理想的努力中忍痛割爱;
l加法程序的思路是在保证底线的基础上得寸进尺。
3.1.5:决定范围的要素
3.1.6:范围管理是基础
3.1.7:范围管理的内容
.启动立项,
.制定计划,
.范围审核,
.变更控制,
3.1.8:规定范围的形式

3.2范围管理计划的制定
3.2.1:范围计划的根据
1.对可交付成果的分解。
2.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
3.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
3.2.2:备选方案的产生
.专家判断,
.头脑风暴,
.自由联想,
3.2.3:备选方案的方案
3.2.4:工作分解的原则
3.2.5:范围计划的程序
3.2.6:编写范围说明书
术语概念诠注
项目成果阐述
工作范围界定
前提约束条件
范围免责条款
3.2.7:工作的分解结构(WBS)
1.专家分析。
2.同行类比。
3.历史模型。
4.客户调查。

3.3范围管理计划的核审
3.3.1:范围计划的核审
1、项目的目标宗旨是否正当并且准确表达。
2、项目的假设前提是否合理或者符合实际。
3、项目的约束条件是否合理并且符合实际。
4、项目的任务指标是否可行并且切实有效。
5、投入产出效益分析的结果是否合算。
6、项目的风险评估结果是否能够承受。
3.3.2:范围由谁来核审?
3.4项目范围变更的控制
3.4.1:范围变更的后果
3.4.2:范围变更的动因
3.4.3:变更的控制程序
3.3实战演练(3):小组练习工程项目需求评估
3.6实际案例3:某工程项目的WBS模板
3.7实战演练(4):小组制作工程项目的WBS
3.8实际案例4:某工程项目的责任分配矩阵RAM

单元四 项目时间管理
4.1项目的生命周期
4.1.1:时间的特殊意义
4.1.2:项目管理阶段性
4.1.3:时间管理全过程
活动定义
活动排序和工时估算
编制进度计划
进度控制

4.2活动定义及排序
4.2.1:活动排序的过程
活动排序的输入依据:
排序活动的输出结果:
4.2.2:活动排序三部曲
活动分析:产品描述,约束条件,假设前提,
确定关系:客观依存关系,主观依存关系,间接依存关系
表达顺序:完成-开始,开始-开始,结束-结束。
4.2.3:逻辑关系的表达
完成-开始(FS,Finish-Start)
开始-开始(SS,Start-Start)
结束-结束(FF,Finish-Finish)
滞后(Lag)
提前(Leading),
4.2.4:网络图的表达法
优先图法(PDM,PrecedenceDiagrammingMethod)
箭线图法(ADM,ArrowDiagrammingMethod)
4.2.5:活动串联与并联
时间和资源可以互换。
4.2.6:排序的决策分析
4.2.7:排序决策的工具

4.3工期与工时估算
4.3.1:工时估算的过程
事业环境因素。
组织过程资产。
4.3.2:工期的计算公式
4.3.3:工时估算的方法
专家判断法
类比估算法
参数估算法
三点估算法
PERT法(PlanevaluationandReviewTechnology)
4.3.4:概率统计估算法
4.3.5:集合概率的概念
4.3.6:三点工时估算法

4.4工期计划的编制
4.4.1:工期计划的程序
工期计划编制的输入依据:
工期计划编制的输出结果:
4.4.2:甘特图与里程碑
4.4.3:项目起点与终点
顺计时正推法
倒计时逆推法
4.43:项目的浮动时间
浮动时间=最迟开始时间(LS)–最早开始时间(ES)
=最迟结束时间(LF)–最早结束时间(EF)
4.4.5:项目的关键路径
4.4.6:时间储备的原则
4.4.7:工期计划的审核
4.4.8:时间刚性的计划
4.4.9:资源刚性的计划

4.5工期进度的控制
4.5.1:进度控制的过程
4.5.2:工期的绩效跟踪
首先是确定绩效跟踪的时间跨度
其次是确定度量绩效的指标
第三是绩效信息的采集方式
最后是绩效信息处理方式
4.5.3:赶工与快速跟进
4.5.4:关键路径的移动
4.5.5:资源平衡的技巧
由近而远
从长计议
4.5.6:时空置换的原则
4.5.7:进度变更的程序
4.5.8:管好自己的时间
节约
放权
优化
4.6实战演练(6):估算工程项目的工作量
4.7实际案例5:某工程部署项目的项目进度计划
4.8实战演练(7):小组制定项目进度计划
4.9视频:某服务团队的高效合作

单元五 项目成本管理
5-1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5.10: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
在空间面上横向伸展
在时间链上纵向伸延
5.11: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
FV在价值观念上与PV等值
5.12:资金的现值与未来值
5.13:多期资金流的折现值
5.14:贴现率的概念与构成
资金的安全成本
资金的机会成本
资金的风险成本
5.15: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
5.16:贴现率与现金流量表
5.17:项目评估的三项指标
5.18:现金流量的决策功能

5-2成本管理计划的编制
5.20:成本计划编制三部曲
第一步是编制资源计划
第二步是进行成本估算
第三步是编制成本预算
5.21:资源计划的编制过程
资源计划编制的技术手段:
专家判断法
备选方案法
资料统计法
自下而上法
资源计划编制的输入依据:
事业环境因素
组织过程资产
相关活动属性
资源计划编制的输出结果:

5.22:成本估算的编制过程
成本估算涉及的技术工具:
类比估算法
自下而上法
参数估算法
单位费率法
投标分析法
准备金分析
质量成本法
成本估算的输入依据:
事业环境因素
组织过程资产
成本估算的输出结果
成本估算文件
相关支持文件
成本估算变更
其他变更申请

5.23:成本预算的编制过程
成本预算的输入依据:
成本预算的输出结果:
5.24:两种预算的分配模式
切段分配法
切块分配法
5.25:成本计划引进新概念
第一是资金的成本概念
第二是风险防测的概念
第三是优化组合的概念
最优化的劳动组合
最优化的库存比例
最优化的订货批量
最优化的配料比例
5.26: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5-3成本控制及挣值分析
5.30: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
成本控制的输入依据
成本控制的输出结果
5.31: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5.32:自动控制体系的构成
设定成本变动额度权限
规定成本变动审批程序
设计成本变动自我约束机制
挣值管理制度(EVM,EarnedValueManagement)
5.33:挣值分析的三个变量
PV(PlannedValue)
AC(ActualCost)
EV(EarnedValue)
PV=BCWS;AC=ACWP;EV=BCWP

5.34:挣值分析的三大功能
偏差分析
绩效分析
变更分析
5.35:挣值分析的参考尺度
5.36:绩效跟踪分析与反馈
5.37:绩效反馈的临界指数
5.38:最终完工成本的推算
5.39:挣值数据的剖面分析
5.40:挣值数据的趋势分析
5.5实战演练(8):工程项目状态评估会
5.6实际案例6:某工程项目的变更控制流程

单元六 项目质量管理
6-1质量管理概论
6.10:与质量相关的定义
质量管理的地位
质量管理的责任
质量管理的范围
6.11:质量标准涉及产品
有形产品
无形产品
流程性产品
服务性产品
6.12:质量观念发展历程五阶段
6.13:质量管理发展三阶段
6.14:ISO质量管理体系
6.15:质量管理七项原则
客户导向
领导挂帅
全员参与
过程管理
实数求据
供方互利
持续改进
6.16:质量管理的三部曲

6-2质量管理计划
6.20:质量计划编制过程
6.21:成本收益分析模型
6.22:质量管理流程图法
6.23:与标杆经验对比法
6.24:实验设计操作原理
6.25:质量功能开发模型
6.26:质量计划策划路线
6.27:确立质量管理目标
需求引导型目标
科技推动型目标
竞争驱动型目标
社会强制型目标
6.28:识别客户的期望值
客户认为不言而喻的基本需求
需要深入挖掘的客户潜在需求
通过变革引发的客户的新需求
与客户沟通的三种方法:
与客户交换角色
与客户交流沟通
研究客户的行为
6.29:确立目标三项原则
目标的选择需要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达标的操作过程必须是现实可行的
达标的结果必须是可以量化测量的

6-3质量保证体系
6.30:质量保证实施过程
质量保证实施的输入依据:
质量管理计划和过程优化方案
质量检验标准和质量控制评估
预防纠偏措施和批准变更申请
质量保证实施的输出结果:
质量改进措施
管理计划更新
过程资产更新
6.31:质量管理体系构成
组织架构的保证体系
规章制度的保证体系
质量标准的保证体系
资源配置的保证体系
持续改进活动的保证
6.32:规范化的沟通平台
先导型指标;
自创型指标:
特性测量指标;
缺陷测量指标。

6.33:与质量相关的成本
一致成本
不一致成本
6.34:质量标准检验表格
6.35:管理体系三方评审
内部评审
客户评审
认证评审
6.36:管理体系的成熟度
自发的管理体系
可重复的管理体系
可控制的管理体系
被优化的管理体系
自适应的管理体系
6-4质量控制体系
6.40:质量控制操作过程
6.41:质量管理控制流程
6.42:质量控制应用工具
6.43:统计工具应用原理
6.44:统计抽样的样本量
6.45:质量控制图的应用
6.46:直方图与正态分布
6.47:六个西格玛的挑战
6.48:因果鱼刺图的应用
6.49:逻辑关联图的应用
6.50:排列图与二八定律

单元七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7-1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7.10:人力资源是项目桶底
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人力资源具有智能性
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7.11:人是项目实施的动力
7.12:管人是艺术不是科学

7-2组织架构与工作流程
7.20:组织的分工合作模式
一、常见的组织部门化模式有:
职能部门化;
地区部门化;
过程部门化;
产品部门化;
客户部门化;
二、组织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线部门
二线部门
三线部门
7.21:垂直式组织管理架构
7.22:网络式组织管理架构
7.23:矩阵式组织管理架构
弱矩阵架构
强矩阵架构
7.24:项目团队的工作流程
汇集型流程
接力型流程
互动型流程
聚焦型流程

7-3人才的获得与评估法
7.30:获得人才的五种途径
7.31:人才评估的基本原则
7.33:人才的综合评估指标
人才价值取向评估
人才性价比取向评估
人才功能取向评估
人才结构取向评估
人才境遇阶段取向评估
7.34:岗位要素加权评分法
7.35:岗位设定与职责定义
7.36:授权原则与职责范围
7.37:人力资源配置的工具
7.38:天才战略与庸才战略

7-4激励机制与绩效考评
7.40: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
目标牵引机制
奖惩激励机制
监督约束机制
竞争淘汰机制
7.41:马斯洛需求与期望值
7.42: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
1、绩效考评体系维系着三大分支系统的运转:
它为奖惩提供凭证
它为授权提供依据
它为培训提供参考
2、绩效考评的实施流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制定标准
收集信息
分析评估
3、绩效考评的内容也集中在三个方面:
工作业绩
工作能力
工作态度
4、绩效考评需要遵循的原则也是三点:
公开透明
公正客观
全面细致

7.43:绩效考评的四维指标
第一把绩效尺子是质量标准
第二把绩效尺子是效率指标
第三把绩效尺子是效益指标
第四把绩效尺子是协作精神
7.44:考评指标的权重分配
7.45:考评指标的总体定位
7.46:绩效考评的实施程序
绩效计划阶段
绩效辅导阶段
绩效考核阶段
绩效回馈阶段
7.47:*定律预示的阴影
7.48:宽带的职业晋升通道

7-5团队建设与领导艺术
7.50:团队建设的成长周期
7.51:个人绩效向集体转化
个人素质转化为个人绩效的过程
个人素质转化为集体素质的过程
集体素质转化为团队绩效
7.52:团队建设的指标体系
首先是团队构成指标
人数适量
人员称职
人才配套
第二是团队经营指标
目标一致
责权清晰
奖罚分明
第三是团队文化指标
信任理解
光明磊落
精诚团结
7.53:人力资源培训的意义
增加员工的知识技能
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
加强员工的参与感
降低员工的流动性

7.54:培训形式及培训内容
1、符合型培训
2、提高型培训
7.55: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
确定目标
需求分析
确定方式
设计课程
选择老师
实施培训
效果评估和追踪改进
7.56:影响力与权力的来源
合法权
支配权
强制权
信息权
感召权
以力服人是压服
以才服人是折服
以德服人是信服
7.57:领导者四类管理风格
独裁式管理比较适合风险系数和复杂程度都很低的项目
精英式管理比较适合风险系数低但是复杂程度高的项目
参与式管理比较适合风险系数高但是复杂程度低的项目
放任式管理比较适合风险系数和复杂程度都很高的项目

7.58:领导与被领导的艺术
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
要做好管理,先要学会被管理
修身以道,正己才能正人
崇人之德,低头才能出头
言必有中,到位才不越位
与人为善,交心才能倾心
兢兢业业,谨慎才能晋升
宽容大度,争气才不生气
苦心劳筋,承担才能成长
乐善好施,付出才能杰出
7.59:如何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人
领导人的三大法则
卓越的领导人应具备的素质
四个“勇于”,五度一力
识别人才的六识重要方法
创造个人卓越的八个习惯
卓越领导的四项才能
卓越领导的四项天职
卓越领导者的八项技能
卓越领导者的六种领导方式

7.60:中高层管理者执行力的提升
团队管理面临哪些挑战
管理干部在企业中的现状是什么?
什么是执行力
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管理者应担当的关键任务
团队管理者的三大关键任务
让员工的感觉“好”起来
从M到P:目标管理——建立清晰的绩效期望:
从P到R:消除绩效的障碍
从R到S——你了解你的员工吗?
从事倍功半到事半功倍——支持性的沟通方法

7.61:80、90后员工的沟通与管理
80、90后员工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什么
让80、90后员工心服口服的9大要决
四种性格组合与岗位匹配的对应策略
点燃80、90后的工作激情
激励低薪员工的6种方法
精彩案例分享;发挥团队优势,带出优秀的80,90后后团队
引导80、90后的辅导技巧
引导80、90后消极情绪的策略
教导80、90后的四阶段
培养80、90后教导的方法

单元八 项目沟通管理
8-1沟通的基础概念
8.1.1:沟通的重要意义
8.1.2:沟通的基本原理
8.1.3:沟通的质量标准
准确性
完整性
及时性
8.1.4:沟通的五个要素
8.1.5:信息沟通的形式
8.1.6:信息沟通的渠道
8.1.7:信息沟通的程序
8.1.8:信息沟通的格式

8-2沟通计划的编制
8.2.1:沟通计划编制过程
确定沟通的干系人
信息需求的时效性
项目本身的特点
参与人员的素质
沟通工具的功效
项目管理计划
8.2.2:沟通计划需求分析
8.2.3:沟通计划编制方法
8.2.4:一个融资沟通计划

8.3增进沟通的效果
8.3.1:项目经理的角色
项目经理的六种角色:
推动者
倾听者
解释者
谈判者
协调者
仲裁者
项目经理具备的四个基本素质:
准确定位
清晰表述
有效聆听
应付冲突
8.3.2:沟通中的过滤器
语言文化
智力水平
重视程度
组织架构
历史因素
记忆损耗

8.3.3:识别沟通的障碍
1、沟通中的客观障碍
空间距离
噪音干扰
缺乏完备的信息
缺乏顺畅的沟通渠道
缺乏共同的沟通平台
2、沟通中的主观障碍
恶意态度和权术游戏
使用语言不当和非语言信息不当
选择时间和地点不当
8.3.4:增进沟通的效果
创建沟通平台
理顺沟通渠道
提高沟通技巧
赞美对方
移情入境
轻松幽默
袒胸露怀
求同存异
深入浅出
8.3.5:提高聆听的技巧

8.3.6:团队的有效沟通
建立沟通渠道
构建紧密矩阵
保证沟通质量
排除沟通障碍
促成意见统一
筹备有效会议
8.3.7:产生冲突六因素
进度计划
资源分配
优先级别
技术观点
行政导向
人际关系
8.3.8:解决冲突五形式
强制执行
主动解决
调和斡旋
撤退回避
妥协折衷

8-4报告与会议管理
8.4.1:口头报告的形式
口头汇报
口头建议
口头请示
8.4.2:书面报告的形式
1、书面报告的功能类型
绩效报告
建议报告
评估报告
2、书面报告表现形式
文稿形式
报表形式
图形形式

8.4.3:书面报告的技巧
第一个层次是概要部分
第二个层次是主体部分
第三个层次是附件部分
8.4.4:会议筹备与管理
启动会议
评审会议
协调会议
策划会议
8.4.5:会议沟通的优劣
8.4.6:书面沟通的优劣
8.4.7:网络沟通的优劣
8-5项目的文档管理
8.5.1:档案系统的建立
8.5.2:档案的检索系统

单元九 项目供应管理
9-1项目供应管理概论
9.1.1资源获得性供应管理
外购
外包
外租
9.1.2供应管理的重要意义
9.1.3供应链涉及的干系人
9.1.4供应链形成的三要素
信息
标准
利益
9.1.5项目供应管理全过程
供应管理决策
制定采购计划
实施采购计划
合同跟进收尾

9-2供应的决策和计划
9.2.1项目供应计划的编制
采购计划编制的输入依据:
组织过程资产
资源需求计划
项目范围说明
其他管理计划
风险识别清单
事业环境因素
外部约束条件
市场行情信息
计划假设前提
采购供应计划的输出结果:
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采购管理计划
采购需求计划
采购作业计划
采购标准化文件
采购要求说明
计划变更申请
招标评估标准

9.2.2供应管理的根本决策
质量因素
成本因素
工期因素
最优化的三个基本判断:
相对分工优势
相对约束刚性
相对交易风险
9.2.3采购决策的基本要点
9.2.4选择适当产品的原则
符合性
规范性
经济性
通用性
可获性
扩展性
9.2.5争取有利的合同价格
1、固定价格合同:
2、单位价格合同:
3、浮动价格合同:
4、成本补偿价格:

9.2.6*订货批量与周期
订货批量及比例的最优化
供货的及时性和准时性
供货严格符合质量标准
9.2.7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
9.2.8争取有利的交易条件
包装要求
运输保险
交货地点
检验方式
支付方式
售后服务
违约处理
生效条件

9-3采购的实施与管理
9.3.1采购实施的交易流程
发盘询价
获得报价
供方评审
还盘讨价
谈判签约
审批把关
9.3.2采购实施的管理流程
采购申请程序
咨询评审程序
付款审批程序
签约审批程序
9.3.3市场行情调研与询价
招标邀请书(IFB)
报价邀请书(RFQ)
征询建议书(RFP)
谈判邀请书(IFN)
9.3.4采购合同的基本条款

9.3.5合同洽谈与谈判技巧
.第一步:侦查。
.第二步:备战。
.第三步:演习。
.第四步:战斗。
.主场做东。
.少说多听。
.合作诚意。
.旁敲侧击;
.黑白换脸。
.进退有据。
.最后通牒。
.步步为营。
.迂回佯动。
.影子权威。
.围魏救赵。
9.3.6供应链的建立与维护
1.库存采购阶段:
2.协同采购阶段:
3.战略合作阶段:

9.3.7项目招标模式与流程
.公开招标。
.定向招标。
.协议招标。
.组织招标班子:
.申请招标审批。
.准备招标文件。
.发布招标消息。
.投标资格预审。
.召开标前会议。
.接受投标书。
.开标。
.询标。
.评标。
.决标。
.授标签约。
.其余事项。

9-4采购的控制与收尾
9.4.1供应系统的组织控制
集中签约管理的优点
集中签约管理的缺点
9.4.2采购合同的实施控制
.进度跟踪。
.绩效跟踪。
.质量控制。
.付款控制。
.变更控制。
.解决纠纷。
9.4.3采购合同的收尾管理
.货品验收。
.尾款支付。
.合同存档。
.合同审计。

单元十 项目风险管理
10-1风险的概念
10.1.1:项目风险的定义
.外因。
.内因。
.结果。
10.1.2:风险的认知状态
.在完全没有信息的状态下。
.在部分掌握信息的状态下。
.在完全掌握信息的状态下。
10.1.3:项目风险的分类
.认识风险;
.决策风险;
.控制风险;
10.1.4:项目风险的特征
1.风险发生的随机性。
2.风险后果的相对性。
3.风险发展的渐变性。

10.1.5:风险管理三阶段
.在风险的潜伏阶段:
1.识别潜在的风险。
2.规避和转移风险。
3.准备风险应对方案和危机处理预案。
.在风险的发生阶段:
1.选择和实施风险应对预案。
2.采取权宜措施缓解风险。
3.采取补救措施抵消损失。
.在风险的后果阶段:
1.选择和实施危机处理预案。
2.实施灾难救助措施。
3.资料存档总结教训。
10.1.6:风险管理的目标
.尽早识别项目的各种风险。
.尽力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尽量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害。
.尽责总结风险带来的教训

10-2风险的识别
10.2.1:风险识别的过程
.项目范围说明。
.集成管理计划。
.事业环境因素。
.组织过程资产。
10.2.2:风险识别三段论
10.2.3:风险识别的结果
.显性风险。
.潜在风险。
.风险征兆。
10.2.4:风险因素分析法
10.2.5:过程跟踪分析法
10.2.6:风险识别流程图
10.2.7:头脑风暴识别法
10.2.8:风险孕育的温床
.顺境。
.麻木。
.僵化。

10-3风险的评估
10.3.1:风险评估的过程
.组织过程资产。
.识别风险清单。
.项目投资者或发起人的风险承受能力。
10.3.2:风险评估的指标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后果的危害性。
.对风险的预测能力。
.风险发生的时间段。
.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风险可换取的收益。
10.3.3:风险的概率评估
.风险发生几率;
.风险危害程度;
.风险可检测性;
10.3.5:加权平均量化表
10.3.6:盈亏平衡点分析
10.3.7:要素敏感性分析
10.3.8:风险分析概率树
10.3.9:阶段性风险分析

10-4风险的应对
10.4.1:风险应对的过程
10.4.2:风险承担的底线
人的个性和心理素质。
.对获取收益的期望值。
.衡量风险的价值尺度。
10.4.3:风险应对的措施
1、分散风险型
2、转移风险型
3、降低风险型
4、缓解风险型
5、限制风险型
6、承受风险型
10.4.4:风险的应对机制
.风险应对领导架构。
.风险信息处理系统。
.风险应对的资源储备。

10-5风险的控制
10.5.1:风险控制的过程
10.5.2:风险的管理计划
.风险防范计划。
.风险监控计划。
.风险应对计划。
.风险善后计划。
10.5.3:风险的控制系统
1.信息系统。
2.责任制度。
3.预警指标。
4.应急预案。
5.时间安排。
6.操作规程。
10.5.4:风险控制的流程
6.6实战演练(9):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分析会

单元十一 工程项目收尾管理
11.1工程项目收尾的活动
什么是项目收尾?
项目提前终止的原因
项目收尾的目的
11.2工程项目收尾流程
项目可交付成果正式验收
移交产品/服务/成果
项目庆祝会
项目后评估
11.3工程项目经验总结会
11.4实际案例10:某工程项目总结报告

单元十二 工程项目管理实际工作问题和困难研讨与点评
12.1工程项目管理实际工作问题和困难研讨
学员匿名写下自己在实际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小组研讨与点评
8.2讲师点评实际问题与困难

单元十三 总结与回顾
13.1讲师回顾与总结课程知识点
13.2学员总结课程要点并制定课后行动计划
13.3自由问题解答Q&A

全能型项目经理实战技能培训

上一篇: 基建项目管理实战训练
下一篇: 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4.0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