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人力资源管理 [返回PC端]

新时期下企业智库建设

讲师:蒋健才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2570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企业智库建设课程

对象
企业老板、高管;智库学者;其他
目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贸易战遽然爆发,大量中国企业惊醒过来,才真正意识到未来的企业竞争是科技创新与人才的竞争,更是智库与智库的角逐!作为企业竞争的顶层力量,企业智库受到绝大多数企业的重视,但企业智库如何建设和发挥作用,则是困扰着企业的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本课程是蒋健才老师利用其独创地“中国平衡预测分析法”所研发,旨在破解企业智库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为企业智库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思想、系统、路径和抓手!
 
内容
一、课程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贸易战遽然爆发,大量中国企业惊醒过来,才真正意识到未来的企业竞争是科技创新与人才的竞争,更是智库与智库的角逐!作为企业竞争的顶层力量,企业智库受到绝大多数企业的重视,但企业智库如何建设和发挥作用,则是困扰着企业的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
1.怎么也摆不正企业智库的地位!
2.企业智库建设经常陷入形式主义!
3.分不清企业智库和企业顾问的区别与联系,将企业顾问等同企业智库!
4.企业智库与原有企业管理体系往往会产生摩擦,怎么办?
5.怎么去精准地评价企业智库的价值和作用?
二、课程收益
本课程是蒋健才老师利用其独创地“中国平衡预测分析法”所研发,旨在破解企业智库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为企业智库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思想、系统、路径和抓手!具体包括:
1.系统解读智库起源及国内外近现代智库的发展创新的进化史,总结有迹可循的智库发展轨迹
2.剖析、对比国内外智库建设的若干经典案例,发现先进智库是怎样炼成的
3.预测分析中国智库未来3到5年发展趋势
4.解读企业智库建设的思想、系统、路径和抓手
5.“平衡才可持续发展”下企业智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三、授课对象
企业老板、高管
智库学者
其他
 
四、课程大纲
(一)智库发展历史及沿革
1.1从“食客”、“幕僚”开始的古代智库
1.2由古代智库到近代智库:世界近代智库起源
1.3近代中国智库发展沿革
1.4近现代智库发展的历史阶段及主要特征(背景、中心、亮点、存在问题)
1.5从中国平衡预测分析法看智库发展创新史(阶段,趋势,时代尖口)
1.6以史为镜:从智库发展进化史看当前中国智库建设及不足
(二)国内外智库建设的经典案例分析
2.1国外三大“之最”智库建设研究:“最早”、“*”、“最快”
2.2中国智库建设五大经(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重阳金融研究院、盘古智库、察哈尔学会、华为的智库建设)
2.3“先进智库是怎样炼成的”:从六大要素对比分析国内外智库建设的模式
(三)未来中国智库发展趋势预测
3.1阴极则阳:爆发、盘整,未来3到5年中国智库发展趋势预测
3.2智库产业集群
3.3智库力、创新力和产业力
 
(四)企业智库建设的思想、系统、路径和抓手
4.1企业智库建设思想:“三个平衡”
4.1.1.内环境与外环境平衡
4.1.2.智库治理与制度治理平衡
4.1.3.短期行为与长期战略平衡
4.2企业智库建设系统:“四大维度”
4.2.1.区域经济及产业生态圈
4.2.2.概括行业发展趋势
4.2.3.可持续发展战略
4.2.4.政产学研融用一体化
4.3企业智库建设具体路径:“智库+平台”
4.3.1设定目标:你希望企业智库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
4.3.2发现问题:制约在企业智库建设的瓶颈问题
4.3.3明确路径:企业智库是企业的“良药”,良药往往会引发企业“味蕾”不适
4.3.4企业智库建设需要创造增量才能盘活存量:智库+平台
4.3.5共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平台承载,智库消化”
4.3.6制度治理+智库治理:以平台为纽带,打造企业智库治理模式
4.3.7和谐企业智库建设:以平台为“胶水”,化解智库介入与企业原有管理结构的摩擦
4.4企业智库建设有效抓手
4.4.1软功抓手:
1.完善的理论体系
2.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能力
4.4.2硬功抓手:
1.制度保障
2.资源保障
3.文化保障
 
(五)企业智库评价体系
5.1“四个维度”
5.1.1.是否能有效应对地缘战略
5.1.2.是否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
5.1.3.是否能有效串联产业链
5.1.4.是否促进企业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5.2“三平衡”
5.2.1.是否达成内环境和外环境平衡
5.2.2.是否促成企业产业链内循环和外循环平衡
5.2.3是否推动企业短期生存和中长期发展平衡

企业智库建设课程

上一篇: 解读两会与金融改革
下一篇: 2019个税新法后 企业如何应对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