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心态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李小龙
空杯心态就是对过去荣耀、挫折的一种舍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舍得之后才能获得更多,否定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应该努力的方向。
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空杯心态来源的故事。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传闻一个寺庙里面有个德高望重老禅师,便去拜访。
老禅师的徒弟来接待这位智者,智者很不屑,傲慢道: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我要见老禅师!
后来,老禅师出来了,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
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
智者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
禅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
老禅师的话外之音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其实是告诉我们,做事的前提是要有个好心态。
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你才更清楚要淘汰哪些不必要的东西,然后以一种谦卑的姿态,敞开胸怀去迎接新知识、新事物。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空杯心态呢?
1.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
空杯心态就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企业花钱培训员工,有的员工学到了东西,而有的员工则抱怨没的学。其实,有的学没的学,关键在于自己想不想学,是否有“空杯心态”。
要有向前看的积极心态。要学会谦虚的去学习,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知道,自己不会的就要多去问,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他人,这样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会相同,当你拥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要学会去倾听他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都不知道的一个人,去学习,多问去学。
2.永不自满。
古人曾有“满招损,谦受益”,万事万物都需要遵循不自满的信念,只有空杯状态才能改变、优化和完善自身。
永不自满是空杯心态的前提。毛泽东主席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世界球王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参加过1364场比赛,共踢进1282个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8个球的纪录。
他超凡的技艺不仅令万千观众心醉,而且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称绝。他不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
当他个人进球记录满1000个时,有人问他:“您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像他的球艺一样精彩。
遇到成功时不自满。学问是无止境的,当你觉得他是有限的,你就会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不会继续向前努力,学会做个空杯心态的人,多去向她人学习。
3.尝试归零的感受。
哈佛大学校长来北京大学访问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校长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校长只身一人,去了*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在农村,他到农场去打工,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吸支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说几句话,都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最有趣的是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干了四个小时后,老板把他叫来,跟他结帐。老板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可怜的老头”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后,却觉着以往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都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为一种全新的享受。
这三个月的经历,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搞了一次恶作剧一样。新鲜而有趣。更重要的是,回到一种原始状态以后,就如同儿童眼中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有趣,也不自觉地清理了原来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定期给自己复位归零,清除心灵的污染,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与生活。
4.不停地倒掉大脑中的浑水。
我们都常见这样一个现象:如果一个杯子有浑水,不管加多少水,仍然浑浊;但一个空杯,不论倒入多少水,它始终清澈。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多人,一旦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就会觉得工作起来非常熟练,无须接受新的学习,总觉得一些领导、管理、营销理论也学得差不多了,业务知识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应用,虽然也想着继续学点东西、不断充实自己,但是因为有了老的知识即“杯子中的浑水”,学进去的东西并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好好地运用,然后慢慢地变成了“吃老本”。
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前进,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如果有了“空杯心态”,大家都把自己完全当成新生,虚心地向周围的同事、同行、客户等学习,我们就会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竞争社会要求了。
“人要有空杯心态和海绵心态,让自己从学徒的心态开始前行”。如果总是守着自己的半桶水,晃呀晃的,有相应的成就感---认为“也不过如此”。这个时候容易产生浮躁心理和骄傲心态。
长此以往,求知欲下降了,自傲心理加强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于是便有了半杯水、半桶水,再也无法融进更多的知识。
保持空杯心态的*的方法就是把杯子里原来的水给倒掉。人的大脑就如同电脑一样,你只有不断删除那些过时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接受新的东西。否则,你的大脑和心灵就会被一些无用的垃圾塞满而死机。
5.成功是失败之母。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人们着眼于失败能给人以启迪,在未来的实践中能有的放矢,避免重蹈覆辙,从而迎来成功。
解放初期,毛泽东有一次和周谷城谈话,毛泽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周谷城回答说:“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你说得好。”
当人们取得成功后,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人会放松警惕,放弃进取,一旦被对手乘虚而入,失败转瞬即至。从这个道理上说,成功为失败之母。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福特一世成功后失败的故事。
福特16岁闯天下,依靠杰出的管理专家和机械专家,使福特公司成为世界上*的汽车公司。但老福特面对成功后的荣誉忘乎所以,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逐渐听不进别人意见,一批英才纷纷离去,使公司每况愈下,濒临破产。
1945年福特二世上任,接过老福特的烂摊子,礼贤下士,励精图治,聘请了一批管理精英,重整旗鼓,起死回生,达到了新的高峰。但小福特又重蹈覆辙,独断专行,把自己看作公司内至高无上的皇帝,搞得公司内人人自危。
80年代初福特二世不得不交出大权,并被公司除名。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过:“对于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其事业*的威胁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他们自身”。
人生没有*辉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成功者首要做到的是头脑清醒,眼光明亮,像孔子一样不断“三省吾身”,从非理性的高处迫降;像唐太宗一样不断“三镜自照”,不断地矫正人生的航标,从新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做事和做人,甩掉成功的包袱,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6.不断地挑战自我。
挑战自我,是对已经存在的某种状况的不满,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步步向完美的靠近。
有位哲人说过:“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长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但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能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有什么样的想法。
她去了一家很有名的登山运动俱乐部报名,准备参加培训。自己的坚持说服了俱乐部经理人,她成为整个俱乐部里年纪*的一位会员。
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高峰,最终她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乃是一大奇迹。但奇迹是人创造出来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坚持自己的梦想,总有一天就会成功。
7.创造充满钻石的未来。
不要有疑心,想法要简单。当人的思想太复杂时,也许他只会想,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只要戒掉疑心,努力的去做,不停的去行动,你才能收获更多。
有天晚上,一群游牧民族正想扎营休息时,忽然被一束强光所笼罩。他们知道神要出现了。带着热切的期待,他们等待着来自上天的重要讯息。
最后,神的声音说话了:“尽力收集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鞍袋里。再旅行一天,明晚你们会感到快乐,同时也会感到愧悔。”
他离开后,这些游牧民族都感到失望与愤怒。他们期待的是伟大宇宙真理的揭秘,使他们足以因此创造财富、健康或其他世俗的目的。但相反的他们却被吩咐去做这件卑微而无意义的事。
但无论如何,神来访的亮光仍使他们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鞍袋里,虽然他们并不怎么高兴。
他们又走了一天路,当夜晚来临,开始扎营时,他们发现鞍袋里的每一颗鹅卵石都变成了钻石。他们因得到钻石而空高兴极了,却也因没有收集更多的鹅卵石而愧悔。
我们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尽量收集准备你成功的知识、技能鹅卵石,你就可以期待一个充满钻石的未来。
8.保持终身学习的动力。
拥有空杯心态的人,不管达到多大成就,依然对学习保持着高度的热情。
亨利•福特曾说:“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他在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
查理•芒格在80岁的时候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不能淘汰自己一年前的思维模型,这一年我就白过了。”
曾经大火的国产剧《我的前半生》,主演马伊俐在一期采访中,说道一件事。
当时陈道明在剧中客串一个角色,戏份、台词都很少。
但没戏的时候他也不去休息,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看那些年轻演员们怎么演。
陈道明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有原因的,陈道明在现场有说过:
“表演是带有那种年代痕迹的。你带着那个年代感的痕迹,到现在的年代来演戏,很可能要脱节。所以要站在一个前辈的角度,但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来看正当年的人是怎么演戏,这样学。”
陈道明身上,就是种空杯心态。
这是一个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的时代,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要想不被淘汰,我们也需要让自己拥有空杯心态:活到老,学到老。
终身学习不仅是我们适应变革生存的内在动力,更是保持竞争力赢得成功的核心行动力。我们要时刻“空杯”,勇于放下,善于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