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楠

王晓楠

网络营销讲师

 讲师首页 课程 文章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商业模式

杨建允:互联网+旅游呈现新业态,文旅消费新模式大“游”可为

讲师:王晓楠   已加入:597天   关注:412   


用户年轻化,旅游产业积极拥抱变化、转型

近年来用户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而部分旅游资源端在销售渠道、旅游产品等方面还维持着传统的运营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年轻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程度。因此,在用户年轻化的趋势下,行业及企业的旅游产品服务均需适配年轻用户,整体旅游产业面临着产品模式、服务方式等多维度革新迭代的新挑战,但同时这也是当下把握市场、迎合市场的新机遇。

对于文旅营销的新模式,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社交化媒体的营销渠道。二是营销方式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和互动。三是营销的内容更加倾向精品化、多元化。

QQ图片20230308135031.png

现阶段,旅游是一个低频消费,借助网络营销的手段,如何将低频消费向高频转化,提高旅游营销的精准度和转化率?这需要区分核心用户和潜在用户,并激发他们的旅游消费需求。2021年在线旅游占比,相比2019年31.7%已提升到61.2%,交易规模早已突破了1万亿。在这种情况下,文旅营销面临着消费者洞察、营销投放、内容创意和消费者互动等新痛点,若解决以上痛点,将是文旅营销实现新发展,转换新模式的关键。

社会各大产业的下一步发展,受疫情影响是深远的,需要着力从三个方向加速转型,寻求营销新突破。

文旅消费新模式

一是产品对接资源端,要打通产业融合营销,增强创新发展。

二是服务对接客源端,要聚焦新的消费人群,聚焦消费趋势,实现精准营销定位,提升品牌服务的影响力。

三是运营对接渠道端,要建立互联网数字化旅游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渠道,建立自有宣传载体,重视云技术和种草模式。

杨建允说,营销必须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核心的是用正确的方式选择到正确的客户。放之文旅行业,精准获客也变得尤为重要。曾经秉持了千百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不再适合当下市场,对于目的地景区来说,已经到了打破传统思维,拥抱新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时刻。

QQ图片20230308134239.jpg

特别是近几年以来,线上营销的价值进一步被认可,旅游目的地借助直播、短视频、内容社区“种草”游客的趋势愈发明显。

多省市文旅部门在微博上“争抢”丁真是2020年文旅行业难得“出圈”的现象级营销事件,这是旅游行业进行IP营销的里程碑。

以往依靠线下传播的习惯逐步被打破,直播、短视频、内容营销等为文旅营销打开了新通道。

然而丁真只有一个,对于其他更多省市来说,如何做好自己的营销,推广自己目的地的旅游特色,才是眼下当务之急。

区域文旅品牌传播要先做好顶层设计,形象、定位、口号、视觉传达体现系统性、完整性和统一性。针对目标受众制定差异化的传播策略,并对传播效果进行追踪和评估。同时,要借助短视频平台,建立城市私域流量,加大城市红人的合作与培养,实现品牌的社群化营销。

西北互联网营销布局第一人杨建允提醒,文旅行业在做传播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好自己的品牌矩阵,制定好投放策略,了解平台规则。同时,景区建设、基础设施也一定要跟得上内容传播,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口碑。

杨建允说,要能从人的需求、从“稳”“快”“透”等角度做好相关的流程转化设计并正确实施,构建全新的视觉感官等多维度体验。

新常态下文旅行业如何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营销升级,如何通过短视频建立城市私域流量,并将文化、旅游和商业融为一体,打造城市自有IP。这是文旅产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QQ图片20230308134250.jpg

在好玩、有趣、能互动、易传播的新鲜感之下,提炼出城市*性,甚至让游客产生能改变原有的对城市刻板印象的惊喜与意外,求知欲和探索欲、新奇感和体验感才是成为核心吸引物的衡量标准,年轻、活泼、阳光、欢快的对外形象才符合旅游活动带给人们精神享受的本真内涵。

在大众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旅游者的消费方式、消费内容、消费频次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又让旅游活动的开展变得异常便捷与多样,旅游目的地如何开展形象宣传,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吸引游客来访,并让游客享受到愉快的精神体验,成为了文旅部门和运营方面前的一道课题。

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活动的融合创新能否走出一条独辟蹊径的道路,需要打破原有的惯常思维,做到古今结合,以新带老,既要生动有趣吸引年轻群体,也要老少皆宜走大众路线,既要有丰富的精神食粮,也要有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文旅深度融合,会是未来营销方式转变的主要指导思想,但无论如何转变,唯有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一主题做透,就一定能让旅游产业结出累累硕果。

杨建允,高级营销师,互联网营销专家,专注于社交化商业研究。

上一篇: 绩效指标提取四个关键点
下一篇: 选取指标的三个核心:量、质、效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