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伟

闫伟

绩效考核讲师

 讲师首页 课程 文章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员工激励

员工激励到底有多重要?四点告诉你,再不重视员工激励就晚了

讲师:闫伟   已加入:2494天   关注:182   


在文章开始之前,抛出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员工为什么不能像老板一样热情而拼命的工作?

某餐馆规定晚上九点打烊,不再接待客人,但这天临近打烊的时候来了一桌客人,一个小伙子说:“先生,我们打烊了,请您明日再来。”

另一个人却说:“您好,请问您几位?”这两个人身份上有什么区别,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了。

企业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但却买不到这个人的热情与创造性,更买不到全力以赴,而一个企业的成长,少不了员工的全身心投入,这该怎么办呢?

员工激励给您答案,*是一味特效药

当代企业的竞争正在由“资本主义”向“人本主义”演变,而竞争的实质归纳到一点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一个企业只有取得了优于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并充分发挥其智力能量,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并保持优势。

因此企业竞争已经逐渐进入了智力资本竞争时代,所以说,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来说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强有力的武器。

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人的惰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之前有一个人做了一个小实验,把一个勤劳的人放在一个非常舒适且安逸的环境下,不管是制度还是周遭的同事,都非常具有惰性,结果就是这个原本勤劳的人也开始“入乡随俗”,所以说环境是能影响一个人是否勤奋的。

员工之所以懒惰,工作没有激情,大部分原因是领导者没有做好,是领导不会激励,才埋没了这些人才。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人无怨无悔的拼命工作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无法逼迫任何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说你安排一个特别厌恶做销售的人去从事销售工作,那么这个人是一定做不好的,甚至还会对你产生不好的情绪,这得不偿失。

如果希望员工能自动自发的付出全部努力去做事,那么唯有激励他们能够做到。

激励是员工的源动力,也是所有管理者真正要做到的管理,管理者为员工提供优质且合理的源动力,员工自然自动自发,对企业发展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对一个企业来说,科学的激励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01吸引优秀人才到企业来

孔子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0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

促进在职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临像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加20%-30%的能力,如果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 -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

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组织行为学有一个*的公式:绩效=F(能力X激励)。

意为绩效是能力和激励的合成量,两个能力相同的人,其绩效高低取决于激励水平。激励效应的*化应该是人的各种需要的一种*组合,过分强调某一种需要都会导致激励措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导致激励机制完全失灵。

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了。

03留住优秀人才

*认为,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注定非垮不可。

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均有贡献。在三方面的贡献中,对“未来的人力发展”的贡献就是来自激励工作。

04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

正如麦格雷戈所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才是激励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里,员工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成了激励工作的间接结果。

目前,许多企业活力不足,管理不善,经营陷入困境,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造成了整个企业的内部效率低下。

事实证明,这些企业活力不足的主要症结在于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致使单个劳动者劳动效率和工作努力程度普遍不高,甚至导致优秀人才跳槽,企业人才流失严重,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那些国际知名的大集团,或是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其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具有合理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吸引、留住了大批人才。

上一篇: 领导者如何培养自己的手下?
下一篇: 与同事打交道,同事打探家庭背景,该如何回答回应?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