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生产计划

浙江企业管理方法与类型概览:2025年企业管理新动向及实践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5-01-23 11:29: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115   


一、水平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比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与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信息,研究企业的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此法要点在于比较不同时期相同项目的数据。其类型具体分为比较分析法和指数趋势分析。

1.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旨在通过比较上市公司两个年份的财务报表,发现单个项目各年之间的差异及趋势。在分析过程中,除了可以研究单个项目的趋势,还可以针对特定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隐藏的问题。例如,若发现销售成本增长速度快于销售收入增长,这可能意味着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升或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为了确定具体原因,需要借助其他方法和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 指数趋势分析

此方法适用于比较三年以上财务报表时。具体而言,以其中一年的数据为基期数据(通常以最早的年份为基期),将基期的数据值定为100,其他各年的数据转换为基期数据的百分数,然后比较分析相对数的大小,得出有关项目的趋势。使用指数时要注意的是,百分比的变化趋势是以基期为参考的相对数比较,其好处在于可以观察多个期间数值的变化,得出一段时间内数值变化的趋势。

二、垂直分析法

垂直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财务资料分析的方法。它通过将财务报表中各项目的数据与总体(或称报表合计数)相比较,得出该项目在总体中的位置、重要性与变化情况。这种方法有助于了解企业的经营是否有发展进步及其发展进步的程度和速度。

垂直分析法的步骤包括:首先计算出表中各项目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然后通过该比例判断该项目在报表中所占位置、其重要性如何;最后将该比例与基期或上一年度的比例数据相对比,观察其变化趋势。经过垂直分析法处理的会计报表也被称为同度量报表、总体结构报表或共同比报表。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为水平分析法,通过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其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 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该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和预测前景。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采用定基动态比率和环比动态比率两种方法。

2. 会计报表的比较和项目构成的比较

这些方法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进行对比,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或计算各项目占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四、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构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关比率等。

利用比率分析法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协调各项财务活动。通过计算比率指标并进行比较,可以评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同时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比率指标时需要注意其适用性和可比性,避免因计算口径不一致或数据异常而导致的误判。

(一)对比项目的关联性。在进行比率计算时,所对比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具有关联性,不相关的项目对比是无意义的。

(二)确保对比口径的一致性。在计算比率时,子项和母项在计算时间、范围等方面需要保持口径一致。

(三)采用科学的衡量标准。运用比率分析时,需要选用一定的标准进行对比,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通常的对比标准包括预定目标、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和公认标准。

(四)因素分析法的应用

因素分析法的另一种称呼是因素替换法或连环替代法。这种方法用于确定若干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分析对象,即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的具体影响程度。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当多个因素同时对分析对象产生影响时,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逐个确定每个因素的影响效果。

扩展知识:

财务分析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1. 财务分析的对象——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或中期财务报告全文。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应在指定网站公布其完整财务报告,同时也在指定报刊上同步发布摘要。

由于报刊公布的财务报告可能存在的限制和“重要提示”,网络公布的财务报告全文更可靠,因此应作为财务分析的主要对象。

2. 财务分析的一般要求和基本步骤:

第一步:通用财务报告分析,包括单项能力分析(如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基本结构分析,*分析法综合分析,以及从不同角度和目的进行绩效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

第二步:深入分析报告中的会计信息质量,发现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的不合理之处,揭示财务分析的风险并评估各种风险。

第三步:比较母公司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差异,揭示企业控制资源的实际能力以及对相关项目的影响程度。

第四步:从投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评估其市场价值并决定是否投资。

(三)资金观念偏差风险意识欠缺。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缺乏对成本和收益的平衡考量,导致成本观念相对薄弱。这体现在企业在筹集资金时未充分依据现代财务成本原理,忽视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综合资金成本。更多情况下,财务人员在经营活动需要资金时才去筹措,缺乏对资金结构和资金成本的深度考量。至于风险意识方面,企业普遍存在盲目举债经营的现象,忽视了资金利用率、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的重要性。在借入资金后,企业未能进行合理财务规划和理财,导致资金占用、闲置和浪费严重。这种淡薄的成本观念和风险意识使得企业的融资管理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融资时机管理不到位。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自身资金需求,忽略了资金市场的宏观环境。对于缺乏中长期资金需求规划的企业来说,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当资金市场供不应求或调控紧缩时,企业不得不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资金需求和融资计划,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宏观经济情况适时调整,避免融资周期与资金市场、调控周期相背离,导致不必要的融资成本增加。在融资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成本管理,明确筹资工作的立足点,遵循现代财务成本管理原理,在资本管理、资本控制、资本结构等方面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五)金融体系不完善和金融支持不足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正处于转型阶段,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大型银行的发展战略多面向大企业和大城市,导致分布在县域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大幅收缩。银行信贷动力不足,改制中的银行和法人银行从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出发,提高了贷款条件,而中小企业因自身经济实力和财务管理科学化的欠缺往往达不到银行标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贷的经营成本高、风险大,也制约了信贷投放。金融机构的放贷程序、环节等大致相同,而中小企业的平均贷款额度远低于大型企业,导致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经营成本相对较高。中小企业贷款存在诸多困难,如存续期短、财务信息透明度低、信用等级偏低等。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导致符合信贷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受阻。

二、加强企业融资管理的方法:

(一)开拓和利用多种融资方式。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内源性融资依靠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寻求生存和发展,通过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增加企业利润、降低成本和费用来实现。调查数据显示,内源融资仍是众多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外源性融资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其中间接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还有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以及商业票据、租赁等。不同的融资方式适用于企业不同时期的不同资金需求。企业应根据资金需求的特点选择成本*、风险最小的融资方式。

(二)强化资金成本观念和风险意识。预测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至关重要,因为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高低与资金市场的供应状况直接相关。要降低筹资成本需充分考虑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要比较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选择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方式。强化风险意识体现在合理选择筹资方式,因为不同融资方式的风险各异。在筹资过程中要加强和完善数量和期限管理。数量管理上需要提前规划或预测融资数量并力求合理的融资结构以降低成本和风险;期限管理要平衡总体和个体的期限结构尽量利用长期负债并重视短期负债的管理和风险管理。根据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实行不同的融资管理体制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并善于利用融资环境和时机实现适时融资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并合理控制融资成本。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除了外部融资外,内部融资管理同样不可忽视。一个健全的企业融资结构应当包含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个方面,因为企业的发展既依赖于自身的积累,也需要外部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对于内部融资管理来说,首先要实现降低成本和开支的目的,提高企业的收益来源和总额,从而增加企业的留存利润。还需要优化资金配置,减少资金的闲置和占用情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于浙江工商企业管理自考来说,其考试科目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英语二等一系列课程。还有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学等核心专业科目。

关于自考课程的分类,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 公共基础课:是所有专业或同类专业考生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等。这些课程虽然与所学专业不一定有直接联系,但却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所必需的课程,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方法论。

2. 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考生需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例如,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等就属于这一类。

3. 专业课:是与专业知识、技能直接相关的基础课程。

4. 选修课:考生可以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简单来说,就是提供一些选修科目供考生自由选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

对于自考或成考有任何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或不清楚当地报名政策,欢迎点击底部咨询官网。我们将免费提供复习资料,助力您的考试之路。


上一篇: 浙江企业管理方法与措施概览:创新引领,2025展望之
下一篇: 浙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核心目标及其管理方式展望至20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