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标准简述
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标准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主制定企业产品标准
针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应自主制定产品标准。
二、严于标准的制定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企业可以制定更严格的产品标准,这可以超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三、选择与补充标准
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或补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部分内容。
四、工艺、工装、半成品及方法标准
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工装、半成品和方法等方面的标准。
五、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为了保障企业的生产运营顺畅,还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工作标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相关规定
该法规定,对于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生产产品,企业应制定自己的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国家鼓励企业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并在企业内部实施。
三、扩展相关知识
部分国家标准是针对同类型产品的一般性规定。其中部分强制性的标准主要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企业在制定产品标准时必须严格遵守。例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就有明确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企业不能随意更改其中的项目和指标。
四、企业标准的编号与命名规则
企业标准一般以“Q”作为开头,后面跟随企业代号、技术或管理标准的代号以及具体编号。如:Q/XXX J2.1-2007,其中XXX为企业代号,J为技术标准代号,2.1表示该标准在企业标准体系中的位置号。
五、企业标准体系的相关标准
1.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6-2003):本标准详细阐述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及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流程。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
2.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GB/T 19273-2003):本标准主要规定了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原则和依据、评价方法和程序等。用于对建立标准体系的企业进行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7-2003):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制修订要求。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
4.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本标准主要涉及企业标准体系中管理标准和工作的基本构成及编制要求。同样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各企业的实际执行标准和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建议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相关标准和规定。以上提及的标准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各企业可依据自身需求进行下载和使用。法律解读:管理体系,即Management System,是组织为了确立方向、设定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而构建的一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体系。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能包含多种不同的管理子系统,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等,它们各自遵循特定的国际标准,如ISO9001、ISO14001、ISO45001等,还包括信息安全、汽车供应行业、电信行业及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管理体系。这些体系构成了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统称。
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十条规定,对于保障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相关部门根据其职责负责提出、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标准化主管部门则负责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若要立项,需经过严格的审查,确保其符合前述规定。地方及省级人民的标准化主管部门可向*标准化主管部门提出立项建议,经由*标准化主管部门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决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发布需经*批准或授权批准。若法律、行政法规及*决定对强制性标准的制定有特殊规定,则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则指出,对于那些满足基础通用需求、与强制性国家标准相配套、对各行业具有引领作用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这些推荐性国家标准由*标准化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企业标准办理情况:
一、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企业应制定自己的产品标准。
二、为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企业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三、企业也可以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选择或补充,形成自己的标准。
四、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工艺、工装、半成品及方法标准也需制定。
五、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同样重要。
无需办理企业标准的情况: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时,无需再办理企业标准。但企业需向当地质量监督局报告其产品执行的具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并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出所执行的标准代号。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