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工作效率

跨国企业管理模型概览:构建高效跨国企业管理框架于2025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发布时间:2025-01-28 14:47: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45   


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多种模式,其中一种基于成本考虑的本土化模式备受关注。一些跨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本土化高管人员设置,联合利华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该公司大量雇佣中国人担任高级管理人员,但同时认为母国的管理者应该负责子公司的总裁职位,以确保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得到贯彻。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撤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近年来,从法国标致公司到美泰克公司,不少跨国企业纷纷从中国撤资。这不仅对中国的就业、利用外资、技术转移、产业结构和国际收支产生了消极影响,也引发了学术界对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直接撤资的深入研究。

跨国公司撤资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背后存在着多种动因。当子公司面临不利的经营形势和经营状态时,如果撤出障碍较低,跨国公司可能会选择撤资,以提高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效益。根据结构性市场缺陷学说、交易成本模型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是厂商拥有特定优势等。如果这些条件发生了不利于跨国公司的变化,那么跨国公司就可能考虑撤资。

跨国公司撤资对东道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撤资会导致大量失业,增加东道国的经济、政治压力。撤资会影响东道国进一步引进外资的信心。撤资还会影响技术转移、产业结构和国际收支等方面。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跨国公司从中国撤资的现象,并加强对跨国公司撤资问题的研究,以制定更有效的外资管理政策。

当前,许多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现实问题感到“头疼”。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普遍不高,虽然某些行业如私人轿车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培育和发展仍需时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作成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和促销费用、税收等。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低于预定期望或其他亚洲国家。这也使得欧美跨国公司在增加对华投资时越来越谨慎。

关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行为的深度解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和速度呈现出上升趋势。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实现快速扩张。面对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我们需要冷静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采取必要的策略和措施来确保我国引进外资目标的实现。

应进一步调整外资政策,保持外资流入和流出量的稳定性,使其成为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运转的确定性因素。需要调整外资来源国的结构,避免资本流动因某国或地区的经济波动而受到较大影响。加强对外资流动的事前控制也是防止跨国公司撤资及其带来的突发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

关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模式,从资本市场角度看,主要有三种方式:外商直接并购上市公司、并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以及并购上市子公司。而从产业重组角度看,主要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较少。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动因主要包括:一是抢占中国市场,看中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庞大的消费潜力;二是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获取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三是获取现成的营销网络,节省销售成本;四是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节省生产和研发成本。

面对跨国并购,我国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包括要素优势、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行业优势以及本地市场优势。而劣势则包括产业集中度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较低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

我国企业在面对跨国并购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抓住机遇,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也需要不断完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提供更完全、更真实的投资信息,利用产业优惠政策等手段,防止外资的撤退,让外资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行为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我们需要冷静分析、灵活应对,以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行动也逐渐增多。这些公司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充足的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在国外经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对于我国来说,跨国并购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推动了企业技术的进步。其示范效应也促进了国内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改善我国企业的治理结构,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跨国并购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可以快速利用我国现有的生产体系和营销网络,达到迅速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他们凭借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各方面的优势,大力抢占中国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企业的扩张。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市场更加开放,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甚至产生了生存危机。

跨国公司在并购国内企业后,会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这必然会提高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雇佣成本。尤其是对中国企业家的争夺将变得空前激烈。市场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竞争,企业竞争最根本的是企业家之间的对话。若由*的中国企业家领导的一批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竞争,我国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更加严峻。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战略来应对这一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跨国并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法律体系。跨国并购作为市场经济行为,需要良好的法律体系支持。我们应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并购法律体系,包括反垄断法、跨国并购审查法、公司法、社会保障法、破产法等,以便将国际并购纳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

二、优化上市公司并购的环境。我们应该培育更加成熟的资本市场,积累更丰富的经营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经验。减少地方行政干预,保护收购公司的积极性。在规范和监管外商并购中的国有资产评估方面,要特别重视对国有资产的商标、土地、经济业绩等资产进行评估,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建立上市公司国际并购审查制度。我们需要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修订产业指导目录,规定哪些产业允许跨国公司以并购的方式进入。对国际并购实行综合审查标准,既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又要防止市场垄断,促进相关产业的有序竞争。

四、培养有实力的民族企业。专家指出,国内企业要走向跨国并购,必须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时期。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国企业迅速壮大,以应对跨国资本的挑战。

跨国并购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和策略,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机遇,推动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


上一篇: 跨国企业管理架构概览:组织与运营核心要素解析”
下一篇: 跨国企业管理模式探析:2025年的跨国企业管理策略与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