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十分重视营销工作,但往往将营销视为仅仅是营销部门的事情,没有为营销配备专职的高层管理人员,或者高层管理人员的营销职责没有得到充分履行。这种“重视”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确定性和非过程性,导致企业营销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入性。高层营销管理的缺失会带来诸多危害:企业整体的营销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影响了企业整体营销优势的发挥;营销决策过程可能变得缓慢,错失市场机遇;企业营销可能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当企业营销高层缺位时,企业的营销策略往往只能由营销部门根据感觉来制定和执行,缺乏战略方向和目标,导致营销人员如同没有头绪的行动者,企业的产品难以销售出去,甚至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
二、企业缺乏创新意识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已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不少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甚至对创新感到畏惧。因为创新意味着变革,而变革必然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一些企业的创新氛围和机制并不完善。企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意味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
三、企业营销创新手段多流于形式和跟风
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营销创新方面存在研究不足的问题,习惯于模仿他人的营销策略。很多企业的营销创新手段只是被动地跟风,而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和市场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每种营销创新策略都有其自身的应用条件和背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应结合自身的营销环境和竞争对手的策略。简单模仿和跟风的结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甚至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四、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狭窄且处理方法不科学
大多数企业主要通过行业相关部门获取市场信息进行分析,或参阅相关行业报刊。由于市场变化无常,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全球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营销渠道发生了迅速变化。虽然上述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对于各企业而言,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仍然不足,往往容易出现滞后性。
五、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营销战略
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许多企业如同迷失的羔羊,在黑暗中彷徨。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众多的国外企业和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国际竞争国内化。许多企业一味效仿国外企业的营销做法,没有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营销战略指导。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营销战略是我国企业在竞争中立足的根本。
六、企业如何造势及实用造势工具
在市场竞争中,造势是企业在公众中塑造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创造有利新闻等方式进行造势。例如,可以放眼内部,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点进行创作;也可以紧抓新闻事件,从中找出与企业和产品的结合点;通过公益事业也能提高品牌在公众中的形象。在广告投放上,应注重产品的功能卖点、技术卖点、概念卖点以及公益性卖点等。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是企业造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应选择合适的日期和地点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向记者提供新闻通稿和背景介绍等材料以便于他们更好地报道。还有广告等实用造势工具可供选择和应用。
5. 其他如通讯卡、名片等供记者和编辑日后联系之用。
建议提前将这些资料发给参会的记者,以便他们一来到现场就能直接获取,这样能更快地了解情况。
对于大型企业与众多媒体长期的合作关系而言,新闻发布会通常可以自行举办。但对于那些缺乏与媒体紧密联系的中小企业来说,则需要依赖媒介公关机构来承办。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布需求,媒介公关机构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此分类仅供参考,摘选自一家媒介公关机构的业务简介):
经济型:邀请10至15家新闻单位参与,不举办特殊仪式,主要目的是发布新闻稿件。
普通型:邀请15至30家新闻单位,会议地点选在三星级以上酒店,并邀请领导和相关客户出席。
轰动型:邀请50家以上新闻单位参与,通过电视、电台、报纸和互联网进行全面发布。同时准备专门的宣传品、特殊礼品,并在四星级以上宾馆举办宴会等活动。
新产品推介会
选择大型商场、专卖店或购物中心的门口作为活动地点,在人流集中的时间如周末或节假日,搭建舞台或展台。结构设计应便于快速搭建和拆卸。活动前一天应完成所有布置。为了活跃会场氛围,可以邀请当地演艺人员现场表演。除了展示产品优势,还可以设置简单产品问题让现场观众回答,并给予小礼品作为奖励。如果能邀请到公司高层领导,还可以举办签名售XXX活动,增加活动热度。
健康咨询会
举办与产品功能相关的健康咨询会已成为医药保健品企业的常规营销策略。在公园、广场、小区、医院和药店等地,常能看到穿着白大褂、带着听诊器的专家或医生向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有些医生在诊断后往往会推荐与其产品相关的治疗方法和药品。这种推销技巧虽然明显,但仍然对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汇仁集团”的公关企划案为例,他们举办的大型公关活动“汇仁乌鸡女性‘经、血、气’全面健康护理中医现场咨询会”在全省十个主要城市共举办了千场咨询会,通过资深中医的咨询活动来推广产品和健康知识。
借助各种展会进行宣传造势
每年全国及地方性的展览(博览)会多达300多次,如广交会、糖酒会等。虽然参展企业众多,但并非每家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实力雄厚的厂商会在展览会上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利用机会向经销商展示实力,并建立感情。在重要位置设置宣传品,如充气的拱形门、商品模型等。宴请的经销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会有企业员工作为“酒司令”陪同招待。
研讨会
以研讨会之名,行广告宣传之实,是企业造势的一种趋势。企业赞助邀请行业专家和媒体参加,研讨题目通常与企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相关。除了阐述行业动态,企业也借此机会介绍自己的产品。对于参会的专家和媒体人士,企业必然盛情款待,并回访询问报道情况。
软文
相较于直接的硬广告,软文更能深入人心,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信息。脑白金之所以风靡中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软文的巧妙运用。
起诉
在现代营销中,打官司不仅解决矛盾,还被企业用作新的造势手段。有时一方会在媒体上放大矛盾,声称要起诉另一方,以此引起公众关注。但实际上双方可能并未真正进入法律程序,这是为了造势而故意为之。即使真的进入诉讼过程,媒体也会大力报道,这时企业就要学会利用媒体的热情,不断制造新闻点,让记者有料可曝。
实战造势兵法
见过在短短两个月内招募五千名软件精英的企业吗?其规模可谓空前,招聘规模之大,简直可申请行业纪录。这家企业在各大报纸上投入大量版面进行宣传,尽管现有员工总数仅六千人,但如果这次招聘真的能够圆满完成,新员工将占公司总人数的近一半。这是一个超乎常规的数字,令人不禁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是这家企业真的急需这五千名技术人才进行研发工作,还是其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答案似乎都不尽然。招聘广告中列出了集团在全国各地的软件园名称和地点,以及各地的招聘职位和人数,报名网站链接一应俱全。报名过程中发现不能直接进入该公司网站,需要通过集团控股的在线平台绕道访问,这也为该网站带来了一次流量高峰。这种策略既在软件技术人才的圈子里引起了广泛关注,成功招到了实际需要的部分人才,又在IT行业制造了一次声势,展示了企业的实力。在这个过程中,托普集团成功地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除了大规模的招聘活动,企业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征集广告词和对联的策划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公开征集广告创意,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企业的宣传活动。如果想增加活动的热闹氛围,可以邀请当地的知名人士担任评委;如果想保持活动的严肃性,可以请公证机关进行公证。这些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虽然这在法律上可能并无明确依据,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可以作为解决投诉的挡箭牌。
在宣传造势方面,“名人”炒作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将各种各样的名人作为焦点,借助他们的声望和吸引力来宣传企业。可以邀请学术界的知名专家作为企业的招牌人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可以为企业增色不少。商界成功人士也是重要的目标群体之一,可以邀请他们作为企业的代言人或者合作伙伴。演艺界明星也是企业形象代言人的好选择,选择当红明星作为代言人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企业在选择名人作为代言人时也需要考虑支付成本和风险,避免因为名人的或者失败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除了以上方法,企业还可以通过双簧造势、向同业巨头叫板、挑起争论性话题、拍卖造势等方式来扩大影响力。双簧造势可以吸引媒体关注和大量报道,向同业巨头叫板可以借叫板之机为自己扬名,挑起争论性话题可以凝聚各方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焦点企业和知名产品。拍卖造势则是通过大型的拍卖会来吸引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借竞争对手之危进行炒作也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可以在竞争对手的危难时刻显身手,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炒作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避免过度炒作和虚假宣传。
2001年深秋,广东万家乐股份有限公司在面临风波之中发布涉讼公告。据公告透露,公司原大股东广东新力集团公司涉及的担保债务案件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万家乐部分资产包括商标已被冻结。若担保债务无法及时解决,公司面临资产被处理的风险。此消息一出,同处广东的两家企业闻风而动,借势炒作。中山长青集团公司和顺德万和集团公司相继召开新闻发布会,声称有意收购万家乐商标和股权,并给出了相应的价格。这两家企业巧妙地将万家乐商标暂时冻结的情况演绎成拍卖的传闻,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他们对外公布的收购时间表显示,万家乐商标的归属权变动将在年底前完成。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时善于运用正面宣传策略。例如当年的亚细亚中原商战,面对竞争对手华联的火灾事件,亚细亚并没有幸灾乐祸,而是主动送去慰问品,这一举动在当时传为商界佳话。这种正面炒作的策略在当时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
在面对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时,企业如何为产品造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等待市场成熟还是主动培育市场?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从过往的案例来看,VCD行业的先驱万燕和互联网行业的先驱瀛海威都曾在培育市场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但最终未能与市场的成熟同步成长。而格兰仕在面对微波炉市场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培育市场并成功扩大了市场份额。
格兰仕在面对微波炉市场时的策略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分析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认识到先入为主的消费心理的重要性。当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还不了解微波炉时,谁能第一时间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谁就能成为市场的赢家。格兰仕制定了一系列进攻策略,与媒体合作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他们联络了全国150家新闻媒体,通过合作栏目介绍微波炉的好处、选购、使用、菜谱、保养方法等知识。这种大规模的普及教育迅速产生了连锁反应,关于微波炉的文章铺天盖地。格兰仕还组织专家编写微波炉系列丛书,赠送光碟等普及资料,迅速普及了微波炉的概念,格兰仕品牌也随之全国闻名。
格兰仕也曾面临过一场公关危机。一篇关于微波炉有害的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和整个微波炉行业销量的下滑。格兰仕作为行业的领头羊自然成为了*的受害者。面对这一挑战,格兰仕充分利用媒体进行了反击。他们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澄清事实、建立专题栏目等方式对事件进行了澄清和宣传。格兰仕还通过法律手段对竞争对手施压,最终揭露了这场危机的幕后真相。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面对市场竞争和公关危机时,企业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对于想要进入食品生产行业的企业来说,办理生产许可证是必经之路。这个过程包括预登记、填写申请书、现场核查、产品抽样检测等多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办理时间、各地流程的差异、专业咨询的重要性等问题。酒类的生产许可证办理相对复杂,需要企业有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后期的管理和软硬件的跟进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可能会面临罚款甚至吊销许可证的风险。企业在进入食品生产行业前需要充分的市场论证和准备,以确保能够顺利通过生产许可证的办理并顺利运营。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