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集团管控

钢铁企业管理核心内容与策略探讨:面向2025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解析
发布时间:2025-01-29 16:32: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47   


对钢铁厂降本增效的建议

一、针对生产工艺的优化措施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选用品质合适、质量优良的原料,以控制采购成本。由于原料成本是钢铁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因此降低采购成本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不同品位的铁矿石价格差异较大,因此适当降低入炉矿石的品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料的采购成本。

2.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工序消耗。例如,在炼钢过程中推广应用一罐到底的技术,减少中间倒罐的次数,可以有效降低钢铁料的消耗。在其他工艺过程中也有类似的方法可以达到降低消耗的目的。

3. 提高资源及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二次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钢铁行业是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通过充分利用排放物,如高炉渣、转炉渣、焦炉煤气等,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利用这些二次资源和能源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关键在于大力推广这些技术。

二、提升管理效率与水平

除了工艺优化外,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也是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1. 加强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目前许多钢铁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降本增效经验,再靠传统的“扫浮财”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全方位推进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准确、详细的成本信息,是当前的必要举措。

2. 改进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撤并不创造价值的部门。目前我国许多钢铁企业的管理效率仍然不高,多级管理会大大降低市场应变能力。一些钢铁企业的部门设置还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存在不创造价值、降低管理效率的部门。

三、产业链延伸与多元发展

为了应对市场风险,钢铁企业需要延长自己的产业链,掌握上游原材料和下游市场的主导权。适当发展多元产业,特别是跨行业的多元产业,以分散经营风险。一些钢铁企业的非钢产业与钢铁主业密切相关,并未真正达到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

四、关于冶炼伤害及其控制

钢铁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如冶炼伤害、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等。其中,冶炼伤害主要来源于高温铁水、钢水和炉渣的喷溅等,是仅次于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的第三大伤害。为了控制这些伤害,企业需要按规定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加强个体防护,制定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设备探测和点检,保持设备状态良好等。还需要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减少次生伤害。

全球*钢铁企业如阿塞尔-米塔尔、浦项钢铁和宝钢等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强项。这些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钢铁企业安全控制措施详解

一、基本安全保障策略

主要的防护手段包括:依据规定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强化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坚持标准化作业流程;加强探测技术,严防废钢带水及的侵入;运用检测和探伤技术,预防设备老化和破损问题。

二、机械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机械伤害主要源于旋转式机械(如轧机)、移动式机械(如焦炉运输车辆)、往复式机械(如剪切设备)及运输式机械(如运输提升设备)等。

为防止机械伤害,需加强安全点检,确保设备状态良好。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清理和触摸操作,检修时应实施三方确认和挂牌制度,进行交叉作业时需确保安全联络,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戒和防护装置。

三、电气安全与防护

电气伤害多源于电—动(电力传动)、电—热(电热设备)、电—光(照明设备)以及电—化(电解设备)等。

为保障电气安全,操作人员需在接触和运行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和使用工具时防范触电风险。应遵循安全规程,防止短路电弧灼伤,以及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四、火灾与爆炸的防范措施

火灾和爆炸的隐患主要来自钢水、铁水、炉渣,以及煤气、易燃气体、液体氧气、电气、蒸气等。

应采取防火措施,预防起火和火灾的扩大;配备灭火设备,以减少次生伤害;实施防爆措施,降低爆炸带来的损害,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中毒与窒息的安全管理

中毒和窒息多由窒息性毒物、刺激性毒物(如汽油)、全身性毒物(如铅、汞)等引起。

为确保安全,需进行空气置换,防止氮气导致的窒息;采取防止泄漏、安全监控、防护用具及急救措施,特别是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对危险化学品实施审批作业、安全防护及急救措施。

六、起重运输的安全操作

起重伤害主要发生在起重驾驶、指挥、点检和维修作业过程中,需加强安全管理、实施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装置的齐全可靠,并使用专用安全吊索工具。

运输伤害则主要源于厂内铁路和机动车辆驾驶,需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标准化作业流程,进行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设置安全标识及地面反光镜与后视镜,建立安全护栏和连锁装置。

七、锅炉与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锅炉安全需防范爆炸、水击等风险,需定期校准压力表、防止超压、设置超温报警器等。压力容器则需注意变形、泄漏、破裂等可能引发的爆炸、火灾和中毒问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容器检验及维护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并持证上岗。

八、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钢铁企业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中毒、中暑及噪声聋等。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体检和职业卫生监护,实施三级预防机制:执行安全措施“三同时”,降低有害物质暴露水平,以及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措施可能因企业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上一篇: 钢铁企业管理文件概览与类型解析:聚焦制度规章与操作指
下一篇: 钢铁企业管理核心内容与策略方法探讨:从体系构建到运营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