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如何做?有什么方法?
文化是“人文化成”的组织品格管理工具。
文化的“文”是“人文”的含义。
企业文化的提炼,决不是找一些文采飞扬的人造造句、编编词、美化美化形象的事情。“文”是对人性的根本规范。它是对一群人的基本观念、思维、追求、行为、道德等品格的管理的具体规范。如果创作者没有弄懂社会性、历史性、人性、人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就不可能把真正的“文”提炼出来,即使提炼出来了,也不可能真正影响、规范人们的行为。金庸、鲁迅、余秋雨都是人性大师,但是,他们不理解组织、经济、劳动、团队、管理、运筹、战略、市场等等企业文化相关要素,所以他们也提炼不出“能用的企业文化来”。提炼企业文化是大师们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咨询行业要培育出真正的文化师所应承担的时代责任。
文化的“化”是“化成”的含义。
如果说企业文化实施工作能简单概括,我们认为可以这样说:“化文”。
“化文”绝不是将字反过来那么简单。
“文化”就是组织的品格化管理,“文”是品格的规范,“化”是塑造品格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人们采取一系列的活动攻关,这些活动就是所说的“攻心方略”。但是,它并非如想象中那般艰难,它不需要大师级的人物来完成,而是大众的具体工作。就像宗教一样,所谓的牧师,不全都是大师,他们的工作是非常简单的程序化工作,是不断的开故事会,讲故事,并启发人们讲故事、提炼故事中的理念、思维、方法等。将这些手段、方法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并经常化、长期化的使用,文化“化成”的目标就可以达到了。例如:青岛港务局的“每天三两事、每天三两讲”,就讲出了几百个“许振超”的“化育成果”。海尔的企业文化手册就是一个故事集,“化育了海尔精神”。
“化”的定义,早些时期乾隆定义为“化育”二字。我们理解为,“化成”是结果,“化育”是方法,是过程。最近,我新开了一套教程《化育之道》,其中详细讲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重点案例背后的哲学与方法论。企业文化的实施或者建设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它形成当代人的品格,还要形成传统并传承下去,这才能称起“文化” 二字。
化育的方法、策略有很多。例如:道场机制、红人机制、飞轮机制、基督机制、精神激励机制、班组机制、天天案例机制、自我洗脑机制……这些方法都是人间最简单的方法。道可道,非常道,只要找到化育之道,很多问题豁然开朗。在这里,我只介绍一种最简单的化育方法班组化育机制,即:“文化到班组,创造到员工”的文化创新和以班组为载体的文化化育工程。该方法在平安保险,在海尔,在89MC.COM、在青岛港务局、在广东移动、在莱钢集团、在鞍钢已经形成巨大的文化力量。他们的普遍做法是:每日一事,每日一议;每日一新,每日一题;人人讲事、人人议事、人人思考、人人管理,人人创新、人人创标、人人立功、人人立德、人人立言的企业文化塑造工程。他们深信,文化化育工作就是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基本理念。 他们将工作中生活中日常小活动变成了文化化育管理,快速形成了文化力、育人力、凝聚力、行动力、精神力……
一、文化是什么?怎么理解?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一个普遍存在并长期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文化不能落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咨询服务行业中,尚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八九点的咨询师团队认为这是行业给自己留下的一个历史机遇八九点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回答得非常漂亮!
“文化落地”持这种说法的人,首先应该承认自己还没弄懂“文化”是什么。其实,文化就像树木花草一样,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或者说,管理就是一种文化。文化本来就有,不过有人种的是花;有人种的是毒草;有人种的是混乱的杂草;有人种的是树;有人种的是成功基因、有人种的是精神……企业文化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基层。企业管理者又将其上升为基本精神、基本理念来指导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有人对它的生长进行了管理(实施了文化管理),有人却放任它自己滥长(还没有意识到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人类管理发展史上的第四代管理方法:
第一代管理:是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
第二代管理:是以激励为中心的管理……
第三代管理:是以思维为中心的管理……
第四代管理:是以管理组织的灵魂为中心,即管理组织的价值观、使命、宗旨、经营哲学、运作理念、基本精神、基本行为模式的管理方式。这是卓越的管理方式,卓越的企业也普遍这样做。实施以企业文化为中心的管理最终将成为企业必须的行为。
在《易经》里有这么一句话:“观乎,天下以人文化成”。
“人文化成”就是文化的一词的最早来源。也就是说,文化统治着天下。为什么历代皇帝登基后都要首先祭孔?是因为“儒家文化在治理着天下”乾隆说。
*学者福山说:世界上只有三个真正的统治者,一个是基督、一个是默罕默德、另一个就最伟大的统治者孔子。孔子虽然逝世两千多年,但人们仍不折不扣地执行着他倡导的基本精神、基本价值观念、基本行为规范。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武则天为什么立“无字碑”?因为她试图改变唐盛时期的文化,消灭盛唐文化,但最终她未能如愿。她自知有罪于后人,无法面对后人,这才立下无字碑。但事实上她已经改变了文化,毕竟自武则天以后,中国开始弱化。正如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所言:文化弱、则民族弱。
这就是文化的控制力,或者说是用文化去管理的领导力。用文化管理人,不仅规范人们的行为,还规范人们的看法(价值观)、想法(思维方式)。与制度管理相比,可以说,文化管理的力量和作用无法比及。
可是,在中国,CIS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模式。人们停留在造造句、编编词、美化美化形象的CI、BI、VI的形式主义上。其实,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根本涉及不到文化的内核,甚至连文化的文字表述都没有完成50%,更不要说如何落地了。这种对文化的理解根本、更不可能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错误的理解,仅仅在形式外壳上做文章,怎么能产生正果呢?以CIS为根本工具的人们,正在伤害着中国渴望发展文化管理的企业。这正是当前企业的*痛苦,也是自己的悲哀。
企业文化表现在员工共同的行为习惯、传统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共同的意愿之中。《圣经》“也是一本企业文化手册”,它使基督信徒视死如归,它有着极强的驾驭力、统治力。《圣经》没有什么MI、BI,确切地说《圣经》是一本故事集。与之类似,佛教的宝典也是一本故事集。毛泽东有一系列故事雷锋、张思德、白求恩、愚公……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故事所描绘的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基本理念、基本行为模式……文化本来是这样,为什么到我们国家就成了造造句、编编词、美化美化形象了呢?
当前,一些“文化不落地”的错误,首先是对文化概念的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文化的基本概念弄错了,怎么能做对呢?问题比答案更重要,问题不对,答案一定是错的。其次,文化真正的作用是什么,也没搞清楚。
二、为什么选择管理文化?文化管理有何作用?
文化不是战略,却决定着战略的根本思考
文化不是管理,却决定着管理的根本思想
文化不是经营,却决定着经营的根本思路
文化不是人力,却决定着人力的根本管理
文化不是目标,却决定着目标的根本方向
文化不是能力,却决定着企业的根本精神
文化不是品牌,却决定着品牌的根本内核
……
文化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但是,只有意识到它的内在规律,才能驾驭它、使用它、运作它。例如什么是理念,理念的具体作用。
• 经营理念是决定企业全部经营行为的指导思想
• 经营理念为企业经营指引方向、明确范式
• 经营理念是企业发展、运作的思路
• 经营理念是企业一切行为准则的依据和规范
• 企业口号是企业核心理念与根本精神的集中表达。企业口号是企业进军市场鼓舞士气的锐利武器。他可以喊出企业内心的追求,喊出公众的认同,喊出员工的力量。
• 企业使命是企业为什么而存在的根本思考,它决定企业因什么而定位、因什么而组织、因什么投资……
• 企业宗旨是企业如何实现使命的根本主张。企业宗旨阐明企业应该怎样做正确的事;奉行什么原则;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采用什么根本方法。宗旨是文化如何解决问题的根本主张。
• 企业目标是企业实现使命的远景和梦想……
• 企业哲学是企业成功的思维方式,它统一企业的基本方法体系和选择体系……
• 企业价值观是经营的成功法则,是企业如何做出判断、做出选择的根本规范……
• 企业精神是企业成功的精神支柱,它决定企业竞争力的50%以上的价值。
如果企业没有这些文化,企业必然产生巨大的内耗使命冲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必然产生内部博弈愿景冲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人们如何统一认识?(价值观冲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如何调动士气?(理念对抗);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如何体现根本的企业精神规范……
文化管理是企业以人为本的具体化,它以人为中心,由里到外的驱动,狠抓组织统一的价值、统一的愿景、统一的宗旨、统一的思维方式和根本精神……从塑造组织灵魂着手抓管理,抓到了管理的根本。在灵魂深处把人给控制了,什么不能控制呢?什么不是由人去控制的?不能控制人能控制什么?控制人不能控制人心能控制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