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国学文化

2025年中小企业管理培训交流盛会:共同探讨企业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5-02-13 15:17: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33   


一、深入了解员工,奠定管理基石

要想有效管理员工,首先要对员工有深入的了解。了解员工不仅是了解他们的学历、经验和技能等表面信息,更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机、价值观以及个人潜能。管理者需要通过沟通、观察和实践,逐步深入了解每个员工的特点和需求。这种了解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初步了解员工的基本信息,预测员工的反应并针对性地提供支持,最后是知人善任,让每名员工在其岗位上发挥*的价值。了解员工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心灵沟通和默契尤为重要。

二、倾听员工心声,团结调动积极性

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有强烈的自我主张,但同时也需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心声。聆听员工的心声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当员工遇到问题或失去工作热情时,管理者需要耐心听取他们的困扰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对待犯错误的员工,也要采取聆听的办法,给他们解释的机会,了解具体情况后才能妥善处理。

三、管理方法要不断创新

管理员工就像开车一样,需要随时观察路况和指示器,做出及时的调整。在稳定的大型企业中,管理者需要注意员工的各种变化,在基本管理框架内灵活运用各种技巧。而对于活跃的中小企业管理者来说,他们不仅不能因循守旧,还需要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只有不断采用新的方法处理员工管理中的新问题,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德才兼备,灵活用人

在人事考核中,不仅要关注员工处理事务的正确性和速度,更重要的是结合每个员工的长处,安排适合的工作。管理者需要在实践中观察员工的工作态度、速度和准确性,从而真正发掘员工的潜能。用人之道需要灵活多变,根据每个员工的特质和潜力,量才使用,才能成功管理员工,推动事业的发展。

五、权威比权力更重要

对员工的管理最终要落实到员工的服从。这种服从可以来自权力和权威两个方面。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是基本的保障,但真正使员工自愿服从的是管理者的权威。权威的来源是管理者的德行、气质、智慧、知识和经验等人格魅力。对于成功管理员工来说,人格魅力形成的权威比行政权力更为重要。特别是在管理比自己更优秀的员工时,这一点尤为关键。

六、鼓励员工适度冒险

现实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要求员工不犯任何错误会抑制冒险精神,使员工缩手缩脚,失去可能成功的商机。冒险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管理者应鼓励员工理性地去冒险、创新、抓住商机。当下属冒险犯错时,不应过多指责;当冒险成功时,务必给予赞赏和相应的回报。

七、引导员工公平竞争

在中小企业中,员工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正当竞争有助于企业的发展,而不正当竞争则会阻碍企业的进步。作为管理者,要关注员工心理变化,采取措施防止不正当竞争,促进正向竞争。这包括建立正确的业绩评估机制、公正客观的考评体系以及公开的信息渠道等。通过正面引导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员工的良性竞争和共同成长。

八、激发员工潜能的关键在于个性化激励手段的运用

(2)对于小企业的HR而言,主要工作包括处理社保、发放工资以及筛选简历等,大多时候集中在员工关系、招聘以及薪酬三个方面。

(3)要建立有效的体系,首先要将基础的核心工作服务到位。在互联网+时代,不忘初心、夯实基础尤为重要。

二、初期阶段,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完成基础工作,此阶段预计需要2-3个月的时间来确保企业人力资源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

1. 深入理解并融入企业的文化精髓,包括老板的决策方式、领导风格、沟通形式等。这要求HR具备人际敏感性、独立思考以及学习能力。

2. 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以及现阶段的人力资源需求重点,通过与老板和员工的交流来深入了解。

3. 识别并解决主要矛盾,通常主要矛盾不超过7个。首先解决最关键的3点,后续的问题可能会随着解决的进展而逐渐简化。重点需求可能包括:

基础规章制度的建立,如人事审批权限、定岗定编、考勤、入职、在职管理等。

员工招聘,更快更准确地找到合适的人才。

薪酬福利,包括薪资计算及发放、社保公积金管理等。

三、进行模块化关联操作,此阶段预计至少需6个月来构建制度框架及工具,并持续进行改进。这需要对企业经营状况、治理结构、资源、文化、产品有深入的了解。主要工作包括:

1. 建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系统。这包括分析公司的人力需求与供给,预测并评估,是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预先准备所需人才,并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指导。

为中小企业做培训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中小企业就像未装修的毛坯房,处处需要改进,但业主又不愿投入过多资金。对于培训公司来说,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方案时,需要更加灵活和全面。

在培训体系上,需要选择是全面粗糙的“面面俱到”还是集中一点的“专业精细”。由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问题都是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因此需要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培训方案。

在培训方法上,应选择从不带假设的“开始”开始,而非从假设的“结果”开始。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是系统性的和全面性的,因此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和诊断来制定解决方案,而不是基于假设的问题存在来给出方案。

在培训结果上,应既重视培训过程中的内容传递,也重视最终的结果方案。培训公司的“产品”最终要体现在员工的工作上,因此既要关注培训流程的执行,也要关注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产生实际效果。

《关于中小企业培训的思考》

在培训过程中,将整体的思考过程和分析方法完全交给客户来完成,有人认为这是课程讲师的职责所在。若讲师轻易地将自己的“饭碗”——吃饭的本事,完全交给客户,恐怕是砸了自家的饭碗。现实情况中,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许多培训公司的课程都是标准化、可量化的,容易被模仿,甚至用于自我培训。

针对中小企业,我们必须正视一个核心问题——统一思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综合素质不高、管理混乱是不争的事实。思想指导行动,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如果在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培训过程中,不将思想“洗脑”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那么课程的实施结果可能会不尽如人意,哪怕课程方案再美妙、再完善。

从“课程方案”到“执行方案”,其中的差距可谓千差万别。据统计,一项方案能够完全、不折不扣地执行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二十。为中小企业培训前的思想洗礼,其重要性远大于最后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而中小企业与课程讲师之间的深入交流与磋商,更有利于确保企业解决方案的实际操作性和务实性。

与大中企业相比,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小企业的问题更为全面、系统,常常是一动全身。我们不应试图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去为中小企业打造一块“长木板”,也不应去寻找那块“短木板”。如果用管理标准来衡量,可能会发现中小企业在各个方面都有短板。

企业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于各个资源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正确的做法应是修补短板,同时合理调整长板,使企业的资源变得和谐。只有这样,中小企业的“木桶”才不会因为长板而浪费资源,也不会因为短板而逐渐流失资源。

对于中小企业的培训,我认为应该建立在一个“系统、快速、简单、经济”的八字培训体系之上。系统指的是培训的完整性,快速强调缩短培训周期,简单意味着简化课程工具,经济则是指收费合理且可接受。该体系的核心在于以事实为基础、以思想洗礼为过程、以实用为结果。

在这里,统一思想比单纯的培训更为重要。


上一篇: 2025年东营企业管理培训全纪录 或 东营企业培训视
下一篇: 2025年中小企业管理培训推荐:如何选择合适的培训机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