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培训管理

浅谈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心得体会:提升领导力与个人成长之道启程于有效培训深造计划启心
发布时间:2025-02-21 02:16: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4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企业培训的兴起,培训已成为所有企业的共同特征。这种趋势的背后,是企业管理者普遍认识到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手段。既然是一种投资,那么必然要追求效益与回报。正如**企业管理学教授沃伦·贝尼斯所言:“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的战略性投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做好企业培训是所有培训工作者的心愿和目标。

对培训本身要有深刻的认识。培训不仅仅是教育的延伸,更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它的目的在于通过传授某些知识和技能,促进企业发展和壮大。做好企业员工培训,必须深入分析培训本身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按照这些规律来安排培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来重视员工培训。作为企业实施的重要活动,培训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必须明确目标,兼顾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能出现断层现象。除了抓好培训规划,建立与企业发展规划相一致的培训总体规划也很重要。这样既能考虑当前问题,又能兼顾长远发展。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也是确保培训效果的关键。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好坏,因此必须注重师资队伍的选拔和培训。

对于员工而言,参与培训也存在一定的被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企业需要从用人机制上入手。在选择受训员工时,必须体现出“合理”二字。全面性、针对性和贡献性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培训经费紧张或缺乏经费。这使得培训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特别是在处于发展期的中小企业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这些企业由于业务拓展迅速,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培训工作容易被忽视。正因为这些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培训组织可以帮助员工快速掌握企业信息和管理要求,顺利融入团队并高效开展工作。良好的培训氛围可以促进团队融合,加速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定型。有计划的培训系统能够推动员工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从而达到留人的目的。了解中小企业的真实培训需求并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形式是培训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训工作产生实际效果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一、中小企业的培训需求解析

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与需求处于不断发展中,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发展期,企业面临的挑战较多,特别是在寻找适岗人才和留住核心人才方面。不同阶层对培训价值的期望展现出差异性。企业所有者阶层期望员工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心态能够通过培训得到提升,同时希望企业文化和管理氛围能够更加和谐积极,以吸引并留住优质人才。管理阶层则更关注团队的效率和目标实现的能力,期望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工作熟练度及工作效率。而对于基层员工,他们期望能有学习机会,掌握更多技能和知识,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空间。

要全面满足这些需求,需要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培训体系作为支撑。实际上,企业培训需求往往由具有“决策权”的某一阶层主导,比如企业所有者阶层。他们的决策和态度决定了培训的方向和内容。比如,当所有者阶层重视基层员工的感受时,基层员工的培训需求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而当他们充分授权给管理阶层时,培训工作就会以管理阶层的培训需求为价值衡量标准。

二、中小企业的培训内容详解

中小企业的培训内容根据其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关于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本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的培训,旨在促使员工胜任岗位要求。第二类是关于企业介绍、企业文化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培训,目的是让员工了解企业并遵守规章制度。第三类是提升职业意识、端正职业心态和开拓职业思维的培训,旨在提升员工素质、调整心态、打开思维。第四类是关于员工未来职业发展路径上所需专业技能的培训,旨在让员工继续深造,提升知识和经验,以适应未来晋升岗位的需求。

对于所有者阶层,他们更看重第一、第二类的培训内容,认为这是员工胜任岗位和认同企业文化的基石。而管理阶层则更看重第二、第三类的培训内容,他们希望通过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调整心态,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工作。对于基层员工,第一、第四类的培训内容与他们的基本需求相契合,即胜任岗位和为未来发展铺路。

三、中小企业的培训形式选择

在选择培训形式时,中小企业需考虑经费和师资两个重要资源。由于资金和人力支持有限,培训形式的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开展。对于通用岗位技能和管理要求的培训,可以考虑讲师讲授、导师指导、购买光盘观看和组织现场观摩等形式。而对于抽象的企业介绍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则需要更多地在培训形式上下功夫,比如采用主题论坛、案例解析和分组竞赛等方式。对于提升职业意识和开拓职业思维的培训,团队特训是一种常见的选择,其通过预设的场景、事例和活动,引导受训者从感知到理解,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四、让培训工作获得支持的思考

要让培训工作获得支持,首先需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既要考虑工作安排的冲突,又要考虑员工的接受度。比如可以缩小受训群体,灵活机动地安排培训时间。培训方法也需要多样化,避免单调乏味。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塑造学习氛围,比如定期的分享活动、培训奖励政策等,以鼓励员工自学行为。这样既能提高员工的参与度,也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支持。

中小企业中的培训现状及其重要性

在中小企业中,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培训方式虽然简单易行,只需确定讲师、编制课件并上台讲授即可,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时候,由于讲师与参训员工缺乏互动和沟通,导致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有时遇到不负责任的讲师,会使参训员工的积极性受挫,导致培训工作失去群众基础。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吸引和诱导受训人员的角度出发,让培训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对于担任内部讲师的管理人员,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培训活动不仅是展示职业形象和专业能力的平台,同时也是锻炼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机会。他们应该认真准备,确保培训质量。推出有品质的课程也是对受训人员的尊重和获得员工支持的关键。关于培训与绩效考核的结合问题,不应简单地在经理、员工的KPI中添加“培训通过率”等指标。这种为了考核而考核的方式是无效的。真正的结合应该是指培训内容符合岗位职责和绩效指标的要求,能够帮助员工达成绩效目标和胜任岗位要求。

对于员工的晋升问题,中小企业在进行评估时通常采取粗放式的经验判断。理想的方式应该是事先为员工制定晋升规划,设定所需的培训要求和时间节点。员工可以通过自学、自练完成培训,达到要求后才有资格晋升。这种方法的本质是进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真正识别并满足中小企业在培训方面的需求,才能使培训工作变得有价值并获得更多认可。除了以上观点外,我还想分享一些有关培训重要性的看法。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有效投资。通过培训可以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感情联系,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培训还可以作为挽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培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根据员工实际需求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的工作流程能减少错误和危险的发生,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培训能帮助员工了解并遵守正确的工作流程,降低出错的风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让企业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创造更多价值对于企业来说投资合适的员工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这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但最终带来的回报也是显著的因此给员工合适的培训机会是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挑战之一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企业的未来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吧!


上一篇: 流行的企业管理培训:探索2025年企业成长之道
下一篇: 济南企业培训中心:线下课程助力企业管理提升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