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一个拥有多个系的综合性学院,2019年共有九大系。以下为各系的详细介绍:
一、会计学系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自1986年重建以来,已成为学院的重要支柱专业。该专业每年招收约60名本科生,目前有在校本科生200余人。自2000年起,该系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有60余名在校研究生。会计学系拥有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和助教各1人。
二、金融学系
金融系是学院*发展潜力的系之一,与学院共同成长和发展。该系早在1993年就在经济系下设立了国际金融教研室,并开始招收国际金融专业的本科生。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系已成功申报了保险专业、金融工程专业以及财政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
三、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历史悠久,建校初期就设立了商科,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该系设有经济学本科专业,是陕西省*专业,也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特色专业。经济学专业具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四、旅游管理系
西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的三大旅游管理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旅游管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突出,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国际交流合作关系。
五、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以经济系经济管理专业为基础,经过不断的调整变化而发展形成。该系目前有教职工24人,其中多数具有博士学位,部分教师已成长为学术带头人。该系正加大改革力度,拓宽专业面,为创办*专业创造新的条件。
六、财政与税收系
财政与税收系起源于应用社会科学系财政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该系教学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七、世界经济与贸易系
世界经济与贸易系是学院最年轻的系之一,致力于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该系与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师学生互访。
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主要培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该系下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九、数理经济与统计系
数理经济与统计系是专门从事数理经济和统计研究的系,拥有专业的教师和科研团队,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简介
该系已毕业本科生400余人,现有在校生80人,教职工12人,其中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工程师1人以及助教3人。其中有5人拥有博士学位。该系教师承担着多项国家、省部(委)和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已出版本专业教材和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
数理经济与统计系介绍
该系于2012年7月11日从经济学系的三个本科专业中分离出两个本科专业,并由部分经济学系教师组成。目前该系拥有两个本科专业:数理经济学专业和统计学专业。其中,数理经济学专业自2008年开始招生,统计学专业自2011年开始招生。
该系现有在校本科生共计226名,其中包括数理经济学专业145名和统计学专业81名。该系按照“本科——硕士——博士连读分流制”模式培养经济学人才,其教学体系设计注重“经济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的融合,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研究方法规范化、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经济学精英人才。
该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共有教师15人,其中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5人以及讲师5人。所有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平均年龄为34.5岁。
关于深圳曼陀罗考试
关于合并报表的问题,虽然考试难度估计不会太高,但处理这类问题并不简单。篇幅过长可能是导致考试不会频繁涉及此内容的主要原因。所得税会计方面,特别要注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填列问题。每一章节最后都会涉及到报表填列的问题,这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要点,过去可能更多选择理论题目,但未来命题趋势偏向实践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对于中级财务管理来说,虽然资金时间价值这一基础章节被删除,但整体内容仍然有逻辑可循。筹集资金时,从预算开始是基础中的基础,尤其是处理付现与不付现的问题,以及编制销售预算的要点。滚动预算与零基预算的优缺点,以及不同筹集资金方式的成本与风险都是重要考点。在投资环节,要考虑收益与回报并重的问题,并注意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性。具体投资方向如更新改造或重新购买时,要重点把握机会成本及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运营过程中的存货管理和现金管理也相对简单,需要注意存货周转、应收账款周转以及*存货和现金持有量的计算。至于财管中的税务筹划部分则更加贴近实际,难点不大。关于MBA培训班的选择,众凯教育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他们不仅提供系统的考前辅导,还能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如评估适合的商学院、面试辅导以及帮助调剂等。对于想要了解更多关于MBA培训班的信息,不妨咨询众凯教育,他们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学员量身定制备考计划,并提供全方位的教学与辅导服务。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