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品牌管理

深化企业管理之道 引领制度建设新路 培训总结精华篇章——洞悉新时代下企业发展机制的生命力走向”
发布时间:2025-02-24 14:00: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2   


一、保险行业员工培训体系的重要性

在保险行业中,构建一套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还能为企业培养各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从而有效支持企业的战略发展。针对M人寿保险公司的具体情况,其培训体系的搭建与改善显得尤为迫切。

二、M人寿保险公司背景及现状问题

M人寿保险公司是由某机场集团公司和*某人寿保险公司合资组建的保险公司,业务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适应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M人寿保险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培训体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其看似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公司业绩不升反降,员工流失率也有所上升。

三、M人寿保险公司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M人寿保险公司的培训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 缺乏有效的需求调查与分析。公司在制定培训计划时,未能深入基层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导致培训工作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 培训内容与法律、道德准则存在冲突。在培训中,公司某些内容与我国的法律、道德准则不符,这不仅影响公司的形象,也可能导致违法行为。

3. 培训的机械性与创造性工作矛盾突出。保险商品的特性要求代理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但现有的培训体系多采用固化的话术,缺乏创造性。

4. 公司在培训中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化,忽视了员工的长期发展。

四、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 加强培训需求的调研及分析工作。公司应充分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将培训与员工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以达到提升员工工作技能、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的目的。

2. 强化保险代理人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保险代理人应增强法律和诚信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专业技能。

3. 强化NBS销售理念的培训。公司应根据国情调整培训模式,加强NBS销售理念的培训,帮助代理人找到真正的客户需求。

4. 加大员工自我管理技能的培训。公司应培养员工的工作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以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工作。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保险行业员工培训体系,解决M人寿保险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遇到的问题。这套培训体系不仅可以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技能,还可以为企业培养各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有效支持企业的战略发展。搭建有针对性的保险行业员工培训体系对于保险行业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未来,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还需要持续关注员工培训体系的发展与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培训调研是企业中经常进行的一项工作,然而很多时候,基于调研结果开展的培训却未能满足学员的实际需求,导致学员的抱怨声不断。这主要是因为调研过程中忽视了关键细节,所调研的仅仅是表面问题。

在培训调研时,企业常常采用简单的问卷方式,让任职者填写后上交,组织者汇总即作为培训需求。这种方式过于草率,未能深入挖掘人员真正的需求。虽然培训组织者对人员的大体需求有所了解,例如管理干部缺乏管理知识,工人缺乏技术技能,但对于具体缺乏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缺乏的程度如何,往往不清楚。这导致调研结果失真,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真正了解人员的培训需求,必须重视调研中的关键细节。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调查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二是调查人员实际缺乏的技能和知识。通过分类分级的方式,了解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程度,可以更加精准地找出人员的真实需求,剔除虚假的培训需求。

调研人员应从企业战略和岗位需求出发,对知识进行细致分类。例如,知识可分为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通用能力等。他们需要了解人员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初步了解、基本掌握还是完全精通等。对岗位关键性知识应要求精通,对相关岗位或上下游的知识则要求掌握或基本了解即可。

通过对人员知识的分类分级,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通过培训来掌握。必须精通的知识当然需要培训,而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通过辅导、交流等形式获得,了解性的知识则可通过自学、观摩等方式掌握。

除了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外,了解人员欠缺什么同样重要。这需要通过与应知应会的知识标准对照,逐一比较分析,同时了解人员的绩效差距和主要问题。在此过程中,人们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误以为绩效差就应立即进行培训。然而事实是,培训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很多时候,绩效不佳并非由于知识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态度或其他原因所致。许多问题如流程、激励等并非培训所能解决,此时改变激励方式或流程可能更为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调研培训需求应以任职者和上级主管为主,而非由培训调研人员闭门造车。任职者和上级是行业的行家,他们对岗位的需求有深入了解。上级主管可以在场对人员需求进行有效补充,避免人员盲目提要求的状况。而培训调研组织人员的主要角色是设计调研标准、组织调研以及进行结果的辅导和汇总。

培训现场实施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细节。许多培训组织者认为讲师请来、学员到位就可以万事大吉,放松了对现场的调控。培训现场实施过程中暗流涌动,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培训内容与学员不匹配以及培训形式与学员不匹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仔细地调研和更充足的准备,以确保培训内容既实用又符合学员的实际需求。讲师也需要掌握成人学习的特点,采用更生动、互动的形式进行教学。

作为培训组织者,我们必须极度重视培训现场的细节,如同观察四方、倾听八方,及时察觉学员的反应中的问题,积极吸取他们的意见,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与讲师协调改进,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培训内容不符合学员需求时,培训组织者应立即响应,要求讲师调整课程深浅,减少理论性和学员已知的内容,增加实际案例分析、疑难解答等,确保培训内容真实有用。如果讲师的培训准备不足或水平不够,我们可以考虑缩短培训时间、调整培训形式,增加学员互动、经验分享等活动,平稳过渡难关。若这些措施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应果断取消培训,吸取教训。

培训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不偏离主题。当讲师偏离主题或学员讨论偏离方向时,培训组织者应及时引导,将话题带回正轨。当课堂上出现学员打哈欠、气氛沉闷时,我们应与讲师合作,采取调动学员热情的培训方式,如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使人员积极参与。

面对特殊情况下,如对立、骚动甚至尴尬局面,培训组织者应主动进行调节。通过有效的言语沟通、改变培训方式、积极与学员交流等方式,帮助讲师克服这类情况。在培训休息时间,我们还应将学员的反馈传达给讲师,促使其改正不良行为。与学员的私下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让他们放弃成见,积极配合培训。

在培训结束后,许多企业往往只关注培训氛围和人员参与度,而忽视了培训应用这个关键性细节。没有有效的培训应用保障措施和跟催检查机制,培训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我们需要重视培训应用环节,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中。这需要配套措施的推动和人员的重视。我们可以通过考试、现场测评等方式来评估人员在培训中的学习效果,并要求他们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来落实培训内容。我们还可以根据培训内容制定跟踪检查措施来确保人员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对于公司而言,建立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至关重要。除了常规的业务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外,员工的归属感和信念感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宣传、荣誉感的建立等方式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对于新员工和领导层的培训也要十分重视职业规划、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沟通设定。为了更好地进行员工培训和提高效率,可以选择线上教育平台如平安知鸟等具备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平台进行合作。这些平台拥有国内外大咖参与的课程研发,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课程,提升企业的培训效率和员工价值。如果您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百度访问平安知鸟的官网进行了解咨询。


上一篇: 深入AI企业管培之旅:我的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下一篇: 热烈盛会:引领企业管理走向新篇章的精英培训启幕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