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定位
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依托地域特色,打造一支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并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将学院建设成为在东北亚地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经济管理学院。
二、建设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在东北亚区域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科研、咨询、培训基地。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计划新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财政金融专业”,并扩展现有会计学专业的“财务管理”方向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的“饭店管理”方向,以丰富学科门类。
三、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一)教学建设
1. 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模式,强化理论基础的着重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出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要求,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既能反映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又能体现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严格按照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确保每门课程都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使课程设置更加规范、科学。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推广多媒体授课。根据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建立模拟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使实践教学稳定化、长期化。
4. 教材建设:在积极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实际,有计划地安排教学骨干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鼓励教师参与各类规划教材、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不断提升本专业教材建设的质量和竞争力。
5. 教学研究:完善教学研究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研究积极性,发挥教育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建立完整的教学研究体系。
6. 专业特色及优势:实行学分制,建立了“专业+X”内复合培养模式。前两年重点培养宽厚的基础,后两年按照专业学习相关的课程。本专业充分利用民族地域的文化、语言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学习英语、日语和韩国语的机会。
(二)师资队伍建设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指导思想,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工作思路,加大教师招聘和人才引进力度,认真抓好师资队伍建设。重视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知识更新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科研和产学研合作
科学研究是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经济管理学院的主要科研方向包括东北亚比较经济研究、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研究等。通过与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四)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的条件保障
本科专业建设的硬件条件由学院统一负责提供,各种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专业内的各项措施由各专业主任、支部书记和学生工作辅导员分工负责,以确保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济学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发展历程。经济学系自建立以来,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为科学决策和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了大量咨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则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精品专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省重点学科,隶属于世界经济学科。目前,该专业在校学生335人,拥有13名在编教师,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有7人,获得国内外博士学位者7人,在读博士5人。
多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教学质量视为专业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依托民族院校,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语言优势,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该专业确立了“以优取胜,以特色建系”的发展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并根据社会需要适度拓展人才培养口径。该专业在2007年被评为延边大学特色专业。
在教学方面,该专业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社会实践、实验教学、学术活动、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为主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科研方面,该专业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推动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更高水平发展,直接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本专业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业主任为沈英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也各具特色。这些专业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拥有优秀的师资团队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他们立足地方,服务全国,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各专业主任分别为李京勋副教授、安国山教授、温艳玲教授等。在过去的十六年间,旅游管理专业以深度发展为目标,持续为业界输送具备多语种能力的旅游管理高层次人才。本专业旨在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并紧密结合社会旅游发展需求。自2002年起,为了适应市场对多语种旅游人才的需求,我们特别将韩国语、英语、日语等语言列为必修课程,并成功为全国各地的旅游管理机构及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其就业率一直保持在高位,每年均达到95%以上。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培养具备实践性和理论性的中高级旅游人才为方向,力求在东北亚区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多语种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朴光赫副教授作为专业主任,持续引领该领域的发展。
与此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应运而生。此专业是为了满足延边州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信息管理人才需求,于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自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已累计招收58名学生。该专业课程设置丰富,包括外语、大学语文等公共必修课,以及高等数学、宏观经济学、信息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和必修专业课。
经过不断的学科调整与师资力量的增强,目前该专业共有9名在编教师,其中包括3名副教授和4名讲师。虽然该专业设立时间尚短,师资力量仍有待加强,但学院正努力调入更多专业教师,并培养年轻教师,为将来的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该专业还依托于经济管理多媒体模拟实验室,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教师队伍概况
信息管理系目前共有9位教师,其中在职教师包括3位副教授,4位讲师和2位助教,整体教学力量雄厚。
二、专业介绍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学院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选课及任选课等多元化课程,具体课程安排详见信息管理系教学计划书。
三、专业特点与优势
信息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掌握现代信息技能又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的复合型人才,旨在为社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蒋小华老师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培训经验,已与众多知名企业及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该老师在互联网IT、建筑房产等领域亦有深厚的底蕴,与众多互联网企业及房地产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上仅是部分合作企业与院校的简述,实际上该老师的合作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企业和机构。该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也备受青睐,广泛就职于各类企业和机构中。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