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销售技巧

销售培训骗局揭秘:2025年常见诈骗套路案例
发布时间:2025-03-03 07:04: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35   


1. 虚假带货培训

当你通过网络搜索“直播如何涨粉”、“怎么带货赚钱”时,可能就踏入了骗子的圈套。这些培训机构声称能教你赚钱的诀窍,但往往所教内容都是从网络上抄袭的,并没有实质性的价值。

2. 专业代运营骗局

一些机构声称能帮你全程代运营,即使是一个不太理想的账号也能被他们“激活”,短期内就能实现粉丝数量的暴增或销售额的突破。这些服务一般按月收费,费用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3. 开通橱窗、无货源小店骗局

骗子会以找达人带货为名,诱导你开通橱窗功能,甚至提供无货源一键发货的服务。但这些服务往往需要交纳高额的保证金,而且所提供的货源往往价格高昂,甚至可能是劣质产品。

4. 虚假广告投放骗局

通过发布光鲜高薪的广告、折扣感人的潮牌和小众文艺的旅游景区等,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这些广告的受众与直播平台重合度高,因此不法分子会在直播平台投放虚假广告,引诱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上钩,再以返利、分红、收押金等借口骗取财物。

5. 扩容直播室规模骗局

有的“网红主播”会收到所谓“直播平台客服”发来的信息,以直播间容量已满为由,要求增加直播间容量、调高直播室等级。随后发送链接要求填写个人信息,通过后台操作盗取银行卡内资金。

6. 封停账号等说法恐吓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假冒平台管理人员行骗,以防止“主播”离岗、跳槽为由,要求缴纳押金或保证金。一旦转账成功,他们便消失无踪。

7. 收押金等借口骗取财物

一些骗子利用某些“主播”贪小便宜的心理,先在其直播间猛刷“礼物”,与“主播”熟络后假装不经意地透漏自己有“低价礼物”可出售。“主播”们为了赚差价,积极转账购买,交易一结束就被骗子拉黑。

拓展资料:最易受骗的三类人群

1. 全职宝妈:由于就业环境恶劣,许多女性选择做全职宝妈,平时想找在家就能做的副业增加收入,这使她们成为骗子的主要目标。

2. 刚毕业的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生梦想能够低成本创业,这也让他们成为骗子的目标。

3. 线下业务受挫的实体商家: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许多实体店经营困难,急于寻求线上转型的商家也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二、培训公司的套路解析

培训公司的套路包括零元培训、包装名师、霸王条款等。他们以“零元培训”为噱头诱导消费者办理“培训贷”,宣称考试不通过退回培训费,但实际上求职者与培训机构建立的是培训服务关系,与金融机构建立的是贷款合同关系,两种法律关系相互独立。培训机构还会通过夸大名师的资质和经验来吸引客户,但这些名师并没有相关认证材料。在合同方面,培训机构会利用制订合同的优势地位,将一些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写入合同中。

三、骗子利用大数据进行电信诈骗的九大套路及防范方法

1. 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诈骗:骗子通过窃取受害者网银登陆账号和密码,制造假象骗取用户信任,再通过账户内部的资金交易和验证码的方式进行验证,最终盗取受害者资金。防范方法:直接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2. 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骗子通过改号软件伪装成公检法机关进行威胁恐吓,引导用户通过电话下单并货到付款的形式进行诈骗。防范方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对自称公检法机关的电话要特别警惕。

3. 手机订机票诈骗:骗子谎称改签退票等理由引导民众进入钓鱼网站进行诈骗。防范方法:机票退改签业务要通过航空公司、票务代理商等正规渠道办理。

12、关于股票知识的诈骗手段日益猖獗。一些不法分子以提供股票咨询、推荐股票为借口,向用户收取所谓的押金或保证金,尤其针对那些急于求成的新股民。正规的证券公司通常不会提供付费荐股服务,更不会以此为由收取费用。对于此类情况,他们可能会伪造公司证照来迷惑投资者,但只要通过官方客服渠道核实,真相便会大白。

13、如何防范?投资者应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任何荐股、选股信息,无论这些信息是通过网站、QQ、短信还是电话传播的。如有疑问,*的做法是回拨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求证。

14、一种名为“699元免费赠送苹果6S”的诈骗套路也应引起注意。

15、湖南警方最近通报了一起新型诈骗案。某诈骗团伙以“缴纳699元个人所得税,即可免费获得苹果6S手机和700元电话卡”为借口,寄送假冒、损坏的手机或模具给受害者,两个月内诈骗数百人,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16、对于这类看似合法的促销诈骗,公众应提高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

17、还有一种针对新生儿的诈骗手段也应引起关注。犯罪分子以领取新生儿补贴为名行骗,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详细信息,使受害者信以为真。在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后,骗子会引导受害者在ATM机上进行英文操作,由于受害者看不懂英文提示,往往将转账程序误认为是验证码输入,从而上当受骗。

18、对于此类电话或短信,公众应保持警惕,不要轻信,更不要到ATM机上进行操作。

19、近期出现的新型诈骗手段包括使用大量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掩盖真实的业务提醒信息,利用受害者的身份信息去补办手机卡,使原卡失效,然后盗取手机APP绑定的银行卡资金。

20、如何防范?建议网站密码、客服密码与银行密码等关键业务密码最好分开设置并定期修改。对于不明链接,不要随意点击。接收到大量骚扰电话或短信时,应使用安全软件屏蔽骚扰号码,并立刻解除银行卡绑定。在公共WiFi下不要登录银行类APP或使用手机转账。

21、至于“小三怀孕了急需钱做流产”这种骗局,虽然是一种长期存在的诈骗类型,但最近出现了新的手段,骗子利用老年人心疼儿子的心理进行诱惑转账。

22、电信诈骗每天都在上演,诈骗者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据某网站反诈骗专家透露,电信诈骗已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从个人信息获取到实施诈骗、分赃,每个环节都越来越专业化、产业化。

23、猎网平台的数据显示,中国信息诈骗产业规模庞大,从业人员众多。电信诈骗成功的原因包括信息泄露普遍、产业链完善、从业人员经过体系化培训等。

24、据了解,诈骗产业链包括信息获取、批发销售、实施诈骗和分赃销赃四大环节,以及多个细致分工的工种,如钓鱼编辑、木马开发等,这些环节将受害人逐步引入陷阱。


上一篇: 销售培训首选之地:2025报名指南
下一篇: seo工作更需要一份耐心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