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门店管理

关于教育机构凭证销售的全新未来趋势探讨: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的一年见证发展之路(2025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03: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24   


培训机构在收取学员的学费或其他费用时,需要提供合法、合规的收款凭证以保障学员的权益。常见的收款凭证包括收据、发票、合同以及电子支付凭证。

1. 收据是最常见的收款凭证之一。当培训机构收到学员的费用时,会出具收据作为已收款的证明,收据应包含收款方名称、付款方名称、金额、日期等基本信息,并且需要加盖培训机构的有效公章。

2. 发票是另一种重要的收款凭证,对于较大的培训费用,培训机构在收款后应提供正规的发票。发票上应详细列明培训服务的具体内容、费用明细以及总金额等信息,并加盖发票专用章。发票是财务报销的重要依据。

3. 合同也是培训机构收款的重要凭证之一。在学员报名参加培训课程时,双方会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培训的内容、费用、时间等条款。

4. 电子支付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截图等也越来越普遍。但电子支付凭证应确保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教育培训机构的会计如何处理账务

教育培训机构的会计需要根据出纳转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这些凭证包括当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当结转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和银行存款。结转本年利润时,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借贷方向进行核算。同时根据原始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最后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据此登记总账。还需要进行结账、对账,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并妥善保管相关凭证。

三、关于民办非企业培训学校的会计制度

民办非企业培训学校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其会计目标是满足捐赠者、投资者、服务对象、监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学校应根据业务需要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专职会计人员。民办培训学校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其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处理。在记账过程中,需要遵循国家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

四、如何避免培训机构跑路

近期校外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的案例层出不穷。为避免此类情况,家长和政策对于照护应有正确的理解。家长应认清教培机构的套路,掌握合法维权的方法。政策文件中关于校外培训和照护的定义有所不同,这影响了家长的维权行动。在市场行为中,家长和机构都应将早教视为一种教育阶段和方法。但在政策上,“照护”应以保育为主,教育为辅。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注意其是否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并向卫生健康部门备案。“早教”和其他一些难以界定的概念如游学、国学班等,都处于“灰色地带”,家长在选择时应谨慎。预付式消费属于常态,家长在缴费时应注意风险。校外培训机构的现状与维权之道

13. 相较于简单的“早教”模式,校外培训机构涉及更为复杂的运营体系。它们不仅跨越小学至高中的长时间教育周期,还涵盖语文、数学等学科类课程以及艺术、体育等非学科类课程,因此也更容易成为“卷款跑路”的重灾区。

14. *办公厅在《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流程和监督管理机制。新成立的机构需先取得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再到市场监管部门或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教育部门的职责包括教学内容、教师质量的审核,而监管部门则负责登记、收费宣传等管理环节。

15. 校外培训机构的“预付式消费”模式使得监管存在漏洞。教育部门难以插手资金管理,市场监管又难以深入了解教学情况。这导致机构常常要求家长预先支付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学费,一旦资金链断裂,日常教学难以维持,家长退费也变得困难重重。

16. 为了规范这一行为,早在2018年的政策就规定培训机构不得收取超过一定期限的费用,但这一政策并未得到有效执行,机构仍以各种名义继续违规预收费。

17. 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开始重视预付式制度的监管问题。例如,西安市教育局发布的《西安市校外培训机构学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与金融部门合作,共同监管预收款项,确保资金安全。

18. 当校外培训机构出现问题时,家长首先应明确自己的维权路径。合同是家长和机构之间的纽带,也是维权的关键依据。在签订合同时应选择规范的合同文本,并妥善保存缴费凭证等重要证据。

19. 家长和培训机构之间的纠纷属于服务合同关系。一旦合同无法履行,家长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20. 在维权过程中,家长应首先尝试和解,这是成本*、最省时省力的方式。如果和解无果或机构已跑路,家长可以寻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的帮助。

21. 家长还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市场监管部门有义务保护消费者权益,并根据《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22. 对于无证经营的培训机构或涉及其他服务如“早教”、托管等的维权问题,家长应向教育部门投诉。教育部门将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规进行调查和处理。

23. 如果培训机构有发放课程实体卡的行为,家长还可以向商务部门投诉。商务部门将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进行监管和处罚。

24. 如果在行政机关的介入后仍面临“退费难”问题,家长可以根据与培训机构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

39. 家长在签订合同并支付费用时,应当注意是与哪家机构签署的合同,因为这关系到在发生纠纷时仲裁或起诉的对象是谁。如果合同是与某公司签署,那么仲裁或起诉的对象就是该公司;如果合同是与培训机构签署,但费用却是直接支付给培训机构的个人老板,那么可能存在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的情况,这时仲裁和起诉的对象应该同时包括公司和个人,这样更有利于案件的解决和执行。

40. 在仲裁或诉讼后,家长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培训机构是否能够退还学费。

41. 当培训机构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公司或学校账户无资金的情况。在获得胜诉裁判文书后,家长可以追查校外培训机构的公司股东的出资情况。如果发现公司股东出资不实或抽逃出资,可以在执行过程中请求法院将股东列为被执行对象。

42. 如果培训机构已经申请破产,家长只能依据《企业破产法》等相关法规进行债权申报,并参与债权的分配。但学费的清退往往排在较后,因此家长的实际退费需求可能难以实现。

43. 如果涉及到“培训贷”,情况更为复杂。家长在签订服务合同的还需要与借款机构签订借款合同。无论培训机构的合同履行情况如何,家长作为借款人都有义务按照合同向借款机构偿还贷款。如果借款机构是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家长需要在还清贷款后,才能起诉培训机构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借款机构没有资质,家长可以要求解除相关的借款合同。

44. 家长应避免选择一些没有办学许可证的机构,这些地方很容易让人被忽悠,签订合同并支付学费到个人账户,还可能是不规范的合同。一旦机构出现问题,家长可能会面临无法维权的困境。

45. 如果家长有证据表明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诈骗行为,例如资金紧张但仍骗取家长签订合同收款,可以向公安部门报警。涉及合同诈骗的,将按照刑事案件处理,这也有助于更有效地解决退费等问题。

46. 感谢北京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李耀华律师对本文的法律指导。


上一篇: 关于教育培训销售行业现状的考证分析:培训教育市场的销
下一篇: 关于服装销售VIP心得分享:高效销售技巧与经验总结的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