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弘

苏秦弘

管理决策讲师

 讲师首页 课程 文章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集团管控

企业智能化的难关在于人才

讲师:苏秦弘   已加入:2730天   关注:2319   


“我们无法用过去来预测未来,因为市场在变,而且节奏越来越快。”《世界经理人》出版人裴克为在最近的“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上,公布了*《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现状报告》。

全球经济自金融危机后一直保持低速增长,国际竞争全方位激烈展开,国际产业分工出现新变化。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中国家正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环节提升。中国外贸围绕市场、人才、技术、品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日趋广泛、复杂和激烈,保持略高于GDP的增速或与之持平成为常态化。

智能制造是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涉及众多行业产业,为了掌握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世界经理人》对社群内的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其中95%受访者为中层以上管理者,35%受访企业员工数在500人以上。调查发现,有近三成被访企业认为,使用智能设备生产的*难题是人才。

小单定制化趋势

今年以来,出口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消费者的个性化的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买家需要迎合此趋势,推出独特的个性化的产品以保持盈利,因此他们希望和供应商建立更深入的合作关系。

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网上消费、快时尚等的出现,冲击着传统营销方式,买家必须应时而变,加强网络营销,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此外,买家面临激烈的同业竞争的同时,还要处理现金周转、产品库存等方面的压力。

参照全球领先的物流和供应链专家UPS所做的“优强中国造”企业整备度指数调研数据显示,正是基于以上市场压力,买家在选择时首要考虑供应商是否真的清楚买家的需求,能够帮助买家提高利润点;其次是能够提供品质更高的商品;第三考虑交货期快或供应链比较高效。

<img alt= src=http://www.chmba.cn/sc<x>ripts/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70122/20170122131832_0427.jpg style=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padding: 0px; max-width: 670px; />

针对买家需求的变化,供应商相应采取的对策中,合作研发一个创新产品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无论内部还是外部因素,创新、提升物流能力都成为关键词。另外,这两项调查与《世界经理人》所做的调研结果一致,成本与质量也是供应商的管理重心,小单定制化也逼迫制造商向柔性管理和智能化生产转型。

<img alt= src=http://www.chmba.cn/sc<x>ripts/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70122/20170122131801_8870.jpg style=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top; padding: 0px; max-width: 670px; />

智能制造带来什么?

318,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以及《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智能制造试点,将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大重点行动。

与工业3.0的流水线只能大批量生产不同,“工业4.0”流水线在无线射频技术、工业以太网、在线条码、二维码比对、影像识别、机器人应用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可实现小批量、多批次生产,最小批量可达到一件。由于直接将人、设备与产品实时联通,工厂接受消费者的订单直接备料生产,省却了销售和流通环节,整体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管理成本)比过去下降近40%,在不久的将来,消费者通过C2B模式订.购个性化商品成为可能。

调查中,87%的企业承认其生产线面临人力成本上涨压力,应用工业机器人改造生产线成为企业应对人力成本上涨的首要应对方案,其次是希望通过加强研发,提高附加值。其中85%的企业认为,未来一年内有可能引入智能制造设备。

在准备引入智能制造设备的企业中,有37%的企业将利用机器人生产,23%将投入到数字监测和控制系统中去,10%的企业希望引入数字化智能机床,9%会使用3D打印技术。而且他们愿意大胆地投资,我们发现受访的51%是会把整体的投资至少是10%或者以上花在所谓的智能制造方面。另外,还有更极端的,譬如几乎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会把整体投资的20%以上花在这上面。他们希望通过使用智能设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生产流程,改善品质,促进技术创新与升级。

难关何在?

既然智能制造能让企业实现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周期缩短,价格下降,资源更优化、能源效率更高、投资回报率更高,那为什么目前国内90%的中小企业智能化程度依然较低呢?除了智能化升级成本之外,企业还有哪些担忧呢?

调查数据显示,近三成受访企业担心现有的基础措施或是人才无法配套、适应这些新的生产流程;因为机器换掉的不仅仅是出卖体力的简单工人,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人,特别是能够独立操作各种智能机器人的工人和维修机器的高级技术人员。

人在智能制造过程中的角色将由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起智能设备的设计、安装、改.装、保养工作,还需要对相关信息物理系统、新型网络组件进行维护。此外,智能生产还要对生产设备模式、框架结构、规章条款不断进行优化,相应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要比以往高许多。

随着人在生产制造中的角色和作用发生改变,智能制造对员工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技术专业性,熟练工种逐渐减少,能动性岗位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引进智能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需要储备和培养更多数据科学、软件开发、硬件工程、测试、运营及营销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

总之,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越来越多企业面临“设备易得、人才难求”的尴尬局面。中国出口制造业在应对未来挑战方面的准备程度有待提升。制造企业只有对资金和人才双管齐下,持续创新,才能搭上智能制造快车,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上一篇: 通过价值流管理明确企业的核心瓶颈问题
下一篇: 如何降本增效,实现精益成本管理?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