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亮

陈晓亮

精益生产讲师

 讲师首页 课程 文章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精益生产

如何降本增效,实现精益成本管理?

讲师:陈晓亮   已加入:3880天   关注:2320   


大家好,我是益至讲坛的小编,欢迎大家阅读本期益至讲坛的内容。我们欢迎工厂企业带着问题来参与我们每周六开展的免费精益研讨沙龙。

- 1 -

企业的成本和收入构成了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两个重要标准,当代企业管理的成本目标不再由利润*化决定,而是定位于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内部成本,已从传统的成本管理,发展到精益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更有效地降低成本,在企业经营战略中已处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强弱。

- 2 -

高成本低产出困扰着很多企业的发展,今天小编我就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如何降本增效,实现精益成本管理?

立足客户,追求最小供应链成本,创造价值。

现代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既要求得生存,更要求得长期成长和发展。立足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观,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以利润或资产等价值量为惟一准绳的目标规,因此,成本管理目标必须定位在客户满意这一基点上。同时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己扩展到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之间的较量。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企业供应链中的有关各方:

1)供应商

2)制造工厂

3)分销商

4)客户

. .

整个供应链成本低于相互竞争的其他供应链,该供应链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处于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的成本随着供应链成本的优化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会得到加强。

2.jpgtle="1520565762795184.jpg" />

精益成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就在于追求最小供应链成本,消除不为客户增值的作业,杜绝浪费,*限度地满足客户特殊化多样化的需求,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 3 -

实现精益成本管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精益成本规划设计

精益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的规划要贯穿于产品开发设计的整个过程。大致可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pngtle="1520565868137783.png" />

(1)设立成本目标:产品设计=作业设计+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组织产品的开发生产,以控制资金占用成本,售价-利润=成本,以此为基础有效地管理控制开发、设计活动的成本。

(2)目标落实:确定目标成本后,将目标成本按产品结构分解落实到产品和各个零部件上。

(3)预测分析: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预测、对比分析目标成本实际达到的水平。根据分析对比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并采用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使之维持在设定的目标成本界限内。

如果完成产品全部作业的成本低于目标成本,则该产品设计是可行的;如果与目标成本有距离,则需要重新设计作业链,对成本做一次又一次挤压,直到可行为止。

新产品目标成本的设定直接关系到产品投入市场的命运,因此,要达到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要求,提高产品研发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也非常重要。

- 4 -

*2 “先进先出法”实现精益成本管控

作业成本法是按照系统、合理的程序分析产品成本,是达到“精益”的产品成本控制的*方法。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了解到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强化成本控制功能,以适应市场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在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同时,为改进不增值作业,应结合价值工程分析的方法,把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结合起来考虑,在产品功能和制造成本的升降间寻求最优的平衡点,使产品既具有满足市场需求的特性又能够*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3.jpgtle="1520565857110707.jpg" />

- 5 -

*3 “投入--产出”寻求总体效益最优,实现成本改善

成本改善是为了解决生产经营中不断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进一步改进活动。主要是在生产制造领域存在的各种浪费予以彻底消除,精益成本管理不单只强调降低成本与费用,而是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中寻求总体效益最优,进行全过程的战略成本管理,这是一项持久的任务,需要持续性的改善。

在对生产现场进行改善之前,应该区分清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活动,哪些是必须改善的,哪些是无需改善的,做到有的放矢。生产现场活动方式具体有三种:

(1)不增值的作业。这种无效作业在目前的工作环境中是不可避免的,应尽可能缩短其操作时间;

(2)提高附加值的实质性作业;

(3)不增值且可以避免的活动,即纯粹的浪费。

- 6-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大家对如何做好工厂企业价值流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觉得此文让你小有收获,别忘了转发朋友圈哦~

在广州地区的企业家朋友欢迎您带着问题来参与我们每周六开展的免费精益研讨沙龙,想参加的朋友,可以在百度直接搜索“益至咨询”就能找到我们了。

上一篇: 企业智能化的难关在于人才
下一篇: 学培训师的想法,让我与师父李新海结下不解之缘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