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勇

王善勇

大客户销售讲师

 讲师首页 课程 文章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营销策划

价格与营销的策略关系

讲师:王善勇   已加入:3845天   关注:2311   


 

营销中最令业务员头疼的就是价格竞争,价格是最后决定能否成交与否的关键问题,任何销售都离不开价格的谈判。

  一、何谓价格?

  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就是某种产品的价钱,或说值多少钱。其实,这种说法只是人们最直观最浅显的认为。价格=价钱+品格,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品格=品质+价值,也就是价格=价钱+品质+价值,这才是一种产品完整的价格含义。分开来看,就是品质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钱,每一个产品的价格定位都离不开这三方面的内容,厂家也都是以此为基础,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一个合理的价格定位。俗话说:“一分行钱一分货。”就是这个意思。

  通常企业的定价会有一个“定价目标”,定价目标是企业在对其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制定价格时,有意识的要求达到的目的和标准。它是指导企业进行价格决策的主要因素。定价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不同行业的企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条件下,都可能有不同的定价目标。

  一般企业的定价目标分三种:以获取利润为目标、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目标。

  作为销售员来说,我们的职责就是依据企业的定价来销售产品,而不是要求企业制定一个有利于自己销售的价格,价格制定要根绝企业的目标来制定。

  优秀的销售员会做价格,而不是抱怨价格。做价格就是能够较好的控制价格,不做低价格,也不是高价格,价格的控制能力是一个销售员销售水准的直接体现。

  二、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但是,几乎每个销售员都会抱怨,销售过程中*的问题就是价格竞争。其实同行之间的竞争分两种,一种是价格竞争,一种就是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通过降价来使顾客得到同样满足的一种竞争,非价格竞争就是价值竞争,是指为顾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适应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竞争。

  以前我曾说到过“价格营销”和“价值营销”这两个概念,这就是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的核心概念。如果从竞争的角度来细细区别这两种概念的话,非价格竞争与价格竞争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非价格竞争是价格竞争的发展和升华,我一直觉得竞争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竞争。因此,当我们遭遇价格竞争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开价格竞争,做价值竞争。(例举案例)

  2、非价格竞争是产品单一因素竞争向多因素竞争的转变。低价格竞争主要是因为产品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企业品牌价值低和企业形象战略弱等。而非价格竞争则更加注重向顾客传达以上这几个方面的优势所在。

  3、非价格竞争促使销售方式从推销观念向营销观念再向竞争观念的转变。推销是销售最早的一种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处理掉生产出来的产品;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为产品的更新标准;竞争观念是以顾客和竞争对手为中心,在产品定位、研发、信息沟通和营销策略上既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又要能够区别于竞争对手,才能获得*利润化。

  4、非价格竞争更加注重差异化营销。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必然产生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策略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的策略。从营销的角度就是,我们要根据客户的个性和需求扬长避短、主动出击、另辟蹊径、出奇制胜。(例举案例)

  因此,多做价值竞争,少做价格竞争有益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有益于企业的利润提高,这是一种技巧和战略的竞争,也是营销水准的最高体现。

  我们要有卖宝马奔驰的水准和品质,而不是卖面包车的低廉和低端。

  三、报价策略

  当然,非价格竞争是我们每个人都最喜欢也是最希望的一种竞争方式。然而,价格战有时却依然不可避免。价格战是一种最原始最常见的销售策略,具有杀伤力强、短平快的特点,是绝大多数厂家或业务员最喜欢最常用的竞争方式。

  所以,下面我来谈谈营销过程中的报价策略。

  1、价格体系的形成。

  我们在销售过程中,或是与人交流时通常不能避开的一个话题就是产品的价格与同行价格的比较。无论是直销还是代理,以三吨叉车为例,我们价格在5.8,杭叉5.9万、合力5.75万,龙工5.5万,这一系列数据在我们自身或是客户的心中就是我们的价格标杆,如果一旦上浮或者下降就代表价格体系出现了变化。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只是一种价格定位,并不是价格体系。价格体系应该是体现在终端消费市场中的,以大多数购买者的成交价格为标准的。这种体系不是客户决定的,也不是工厂决定的,而是直接参与销售的一线业务员决定的。

  其实,所谓的价格体系,不过就是一线销售人员的心理底价所形成的。比如,我们在去拜访一个客户时,会事先设想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场景,设想的最多的就是客户可能的还价和同行的报价,那么我们事先通常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底线,报价多少,允许客户成交价多少,合同签订价多少等等。那么,未曾销售前,一个价格曲线已经在我们心中形成了,于是我们在与客户交谈的过程中,会不断的诱导着或被客户诱导着自觉的往心中事先设定好的价格底线上靠近,最后就会不知不觉的在底线上下成交。

  有心理学家说过,21天形成习惯。销售也是如此,当我们每一次都如此的重复着这样的报价模式,久而久之,就在我们心中形成了这么一条价格曲线,也就是价格体系。最后,导致我们不敢报高价,不敢与同行竞争,我们习惯性的价格定位就在自己内心的设定中。其实很多客户并不会知道我们的市场销售价格是多少,他们只会习惯于同类产品的价格比较,而不会与很多的客户成交价比较,除了一个个体出租户,企业型的购买者更是如此。

  2、价格敏感度,价格敏感度通常是决定成交或否或需求量的一个关键所在。

  价格变化的幅度与基础价格的比例越高,消费者敏感度越高,比例越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越低。韦伯费特定律显示:顾客对价格的感受更多取决于变化的相对值,而不是*值。比如,对于一辆自行车,降价200元会有很大吸引力,而对于一辆高级轿车,降阶200元也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过多关注。

  这个定律还有一个重要启示:价格在上下限内变动不会被消费者注意,而超出这个范围消费者会很敏感在价格上限内一点点提高价格比一下子提高价格更容易被顾客接受,相反的,如果一次性将价格降到下限以下,比连续几次小幅度的减价效果更好。

  因此,这需要我们在与顾客谈判的过程中,试探顾客的价格底线。一般报价以市场参考价为基础,不能高出考核价过多,也不能接近于考核价过低。

  通过产品的附加值效应来降低顾客的价格敏感度,比如企业的文化理念、产品的独特优势和服务优势、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的品牌效应等。

  3、报价三步曲

  销售过程中,价格谈判却始终贯穿始终,很多人认为报价是一次性的,其实整个报价过程却有好几步。

  其实,在客户的心里每购买一件产品,都有两种价格,一是期望价,就是他最希望获得的成交价格,也就是客户的底价;二是拒绝价,就是在客户拒绝卖者所报的一种价格。所以销售人员与客户的成交价格一般就在期望价和拒绝价之间获得平衡。但是优秀的销售员在与客户初步接洽时,一般不会首先报价,而会通过彼此的沟通和试探先去获取客户的心理信息,刺探客户的真实购买意图和价格底线。这样才有助于销售人员的报价,不会因为过高失去客户的信任,也不会因为过低失去自己的利益。

  一般价格谈判分几个时间段,第一次初步接触,首次报价,试探顾客的反应,一般这个时候顾客也会试探性的问你,价格能不能少?切忌,首次报价,让价*不能很多,一般控制在500左右,如果你经不起顾客的试探,一下子将价格降下来,顾客就会对你产生不信任和怀疑,必然导致转向其他品牌的产品咨询,甚至以高于你的价格购买。

  二次报价,第一次是一个咨询和了解的过程,顾客一般不会当天决定,数天后顾客可能会再次约你谈判,或者你主动上门了解顾客反应,这时顾客会比较认真的与你谈价格,这时你让价幅度和让价步骤不能太快,先是要控制在第一次的让价幅度上,再小额度的让价,或是试探客户这次能不能决定当场成交,如果能我可以上报公司申请。如果顾客说需要请示或者出价后再考虑,那么你必须用语言技巧回答,同时为下次谈判买下伏笔留下余地。不拒绝、不模糊,客户通常都会默许你的回答。

  三次报价,亚成交报价。也就是有很多客户这时会用成交来欺骗你,说如果价格能定,我们就可以签合同了,但是大多数时候,当我们经不住诱惑答应了客户的价格,客户往往又会以其他理由延缓签订合同了,比方说等老板回来,或者说明天,下次等等。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后,我们大多数会丢单,顾客这时无非就是在试探你的价格底线,说不定用你的价格来打压其他品牌的价格,以达到他心中的需求,而我们不过成了一个牺牲品。

  成交报价,这才是真正的成交价。当我们抵制住了顾客的诱惑和陷阱之后,不要惧怕丢单,我们必须有这么一个理念,不做价格竞争的牺牲者,不以牺牲价格来促成销售。我们必须明确而坚定的告诉他,*,或不行。

  有自尊、有骨气、有自信的销售员会赢得顾客的尊重和信任。

  这样,顾客才有可能反而倾向于我们的品牌,相信这是我们的底价。

  但是,我们的回答必须要有技巧(举例说明)。而最后成交时,有时为了满足顾客的一点虚荣心和面子,我们也必须的适时让步,让出一点价格来,以促进成交,而不能做死事,这样的话如果伤了一些老板的自尊心,反而会达到相反的效果而丢单。

  但是,从第一次报价到最后成交价,切记,让价的幅度不能过大,让价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保持逐步让价、小额让价,让价必须控制在自然合理、且必须在能让顾客产生信任的接受度之内,如果让价幅度过大则会使客户怀疑我们的价格让利空间,从而丧失对我们品牌和销售人员的信任感,影响成交。

上一篇: 如何让员工积极参与绩效管理?
下一篇: 库存控制其实是体力活儿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