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目标管理 [返回PC端]

工作计划与执行

讲师:张晨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117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工作计划与执行

学习目标
学习本单元后,学员应能…
了解管理循环中「计划」的重要性
知道如何按部就班的进行计划的思维
因为有效计划,提高部门绩效

学习内容
一、计划与PDCA管理循环
二、拟订计划的思维与原则
三、计划→执行=成果?
四、人与事相结合要领
五、工作分派时应考虑原则
六、执行时应注意的事项

PLAN计划 提出工作设想,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预测,确定方针和目标。
按规定的方针目标,进行试算平衡,提出各种决策方案,从中选择一下最理想或满意的方案。
按决策方案,编制具体的活动计划,下达执行。

DO执行 根据计划任务,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和有关人员,按规定的数量、质量和时间等规定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CHECK查核  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价工作成绩。在检查中,必须建立健全原始的记录、统计和信息资料等工作制度。
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ACTION改善行动 对发生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好的经验要总结推广,失误教训要防止再发生。
对尚未解决的问题,应转入下一轮PDCA工作循环中。

PDCA与管理项目

PDCA的特点
大循环套中循环,中循环套小循环,环环转动,相互促进;
每一个循环系统包括PDCA四个阶段,都要周而复始地运动,中途不得中断;
PDCA循环是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每循环一次,要有所前进,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PLAN
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3.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4.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
DO
5. 实施行动计划
CHECK
6. 评估结果(分析数据)
ACT
7.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8. 在下一个改进机会中重新使用PDCA循环

主管的计划能力
计划是主管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行动之前进行自觉的筹划、安排。
核心是实现目标;
目的是指导行动;
主要内容是筹划、安排;
着眼点是未来。

计划的重要性
1.预见性
2.掌握度
3.集中性

计划的三个特性
1.前瞻性
2.目标导向性
3.决策性

计划的要素
清晰的目标
明确的方法与步骤
必要的资源
可能的问题与成功关键

制定计划的起点
上级的需求(目标、要求、战略、策略);
部门的需求(职责、工作重点、我该贡献什么?);
例行工作的需求(需要改进的工作、需要加强的工作);
应对未来的需要(人才培养、市场开发)。

主管相关的计划项目
长期战略规划
年度营销与管理计划
人员招聘计划
服务质量改善计划
年度预算等…

三种不同类型的计划
目标型:有特定目标非例行性的-项目管理计划
例行型:例行工作的-日常管理计划
问题型:处理程序-问题的处置计划

拟订计划的程序
第一步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确认问题
收集和组织数据
设定目标和测量方法
第二步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并验证
第三步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比较并选择主要的、直接的影响因素
第四步 针对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
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
测试并选择
提出行动计划和相应的资源

拟订计划的思维与原则
1.目标明确
目标的重要性
工作的依据
安定的力量
潜能的激发
团队的共识
绩效的标的
目标的SMART原则
Specific---明确性
Measurable---可测量的
Attainable---可达成的
Realistic---合于现实的
Timely---及时的
2.掌握各项事实[信息]
确定达成目标的要素
--广泛从各种角度思考
--从点到面的思考
--前瞻性的思考
--系统性(层级化)的思考
将各种要素一一列出
针对各种要素收集相关资料
集思广益,凝聚众人的智慧与经验
善用工具资源
3.根据事实加以分析思考
是否有所遗漏
彼此间的关联性
考虑因果关系
以前瞻性的眼光思考
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综合归纳分析
4.拟订具体可行方案
创造力的发挥
具体明确确认工作程序
参考相关者的建议
让部属共同参与
从执行者的立场考虑
将计划实行日程列出时间表
5.健全的判断
是否符合目标?
就有效的角度分析?
相关者及单位可否配合?
时机是否恰当?

工作分配时应考虑的因素
1.人的考虑:
能力:知识、技能、 态度
潜力:未来的态度、潜能
个性:性格、兴趣、 特质、优缺点、习惯……
背景:家庭、性别婚姻…
2.事的考虑:
所需资格:知识、技能、态度
潜在性:紧急性、重要 性、未来的可能性
特性:品质、数量、期限、要求、标准化程度
3.组织层面的考虑:
现有状况
职务相互关系
团队精神
人际关系
工作负荷

执行时应注意的事项
1.多方向思考,择优选用。
2.运用『5W1H』来检视。
3.具弹性,可因应未来风险。
4.能激发创造力。
5.查核时间点建立。
6.人员安排与意愿掌握。
7.与组织计划相结合。
8.计划时程排定。

 

工作计划与执行

上一篇: 旺季营销策略创新与获客渠道开发
下一篇: 旅游景区物业管理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