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曼陀罗自我认知课程
【课程背景】
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他更加指出“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了解自我的潜意识,通过惯常的认知、理论的途径往往是无效的。没有被认知到的潜意识往往会出现在我们的梦、自由联想、口误、无觉察但非常强烈的情绪,例如愤怒中,甚至会成为我们无意识对他人的攻击能量,破坏人际关系,伤害自我与他人。在焦虑、恐惧等存在性议题上,每个人都要面对自身生的艰难、必死的命运,以及生命中很多必然的转折期与挑战。
人们内在常常处于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中。如果长久的内在冲突无从表达,被压抑于各种心理防御模式之后,最终会可能出身心健康症状,到达*时失去控制,如火山爆发。我们需要留意自身内在的阴影、消极、倦怠、自恨、神经官能症、睡眠障碍、饮食障碍、强烈但没有具体原因的负面情绪,并可能会引发人际关系的对抗与冲突。
在这些貌似糟糕、负能量的背后,有着强烈的心理能量,需要被我们看到,并加以转化,引导向建设性、创造性的方向。在新的方向上,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能自我负责,幸福指数与创造力得到提升,积极创造成果。
同时,我们因为对自我的认知,更加*、自我接纳这样的能力,也会展现在我们人际关系上。我们会更愿意对企业、部门、家庭中的他人以友善的心来对待,而非原来的自动化模式中的攻击、冲突。通过曼陀罗,我们也将看到自己是以怎样的方式融入团体、如何创造出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这样的关系会产生的直观后果。
经由右脑的艺术化路径,我们将潜入潜意识的冰山。音乐、舞动、绘画、自由写作等工具为我们开拓出新的路径。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下曼陀罗的简介:荣格研究过多种神秘现象,发现在某些印度教和西藏佛教神秘仪式中,信徒使用一个圆圈内置复杂的象征图案以帮助冥想。这种“魔术圈”通常都是用十字结构分成四个部分的圆形符号。 荣格认为这些可以将世界化约为一个根本形式的几何投影。他给它取了一个印度名字,叫做“曼陀罗”。
曼陀罗(Mandala),源自梵文,本指圆形之物。荣格认为,太阳是曼陀罗,飞碟也是,佛教的莲花、中国的太极,以及车轮、铜钱,统统都是曼陀罗。 曼陀罗原是藏传佛教关于宇宙形式的要领,是指宇宙对称、统一、整体化的构造或境界。做法事时,法场也按照特殊的格局布置,以求自身与宇宙相谐融。荣格认为,这就是人的自我原型。 荣格在生活中最没有方向的时候,他便开始绘制曼陀罗。 曼陀罗是“自性(self)”的象征,自性的特点就是统一、完整、自足、和谐。
曼陀罗是全体的象征,补偿性地绘制全体之象在于寻求凝聚心灵系统的完整。对中心的回归是一种最高的自觉能力,当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微型宇宙,会体认到非我是自我设限的幻象。 荣格认为,圆象征人的心灵追求圆满的需要,追求一个自由永恒的境界,象征着人追求统一、和谐与完美。心灵中各种敌对力量趋于统一的象征,也是心灵的象征。他还用中国的道家太极图案来印证其意识与潜意识中的“双性”特质理论,如内外倾、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等。
绘画疗法:艺术疗愈的工具之一。*艺术治疗资格认证委员会(ATCP)于2007年将绘画疗法定义为是通过美术媒介、意象、艺术创造过程以及来访者对绘画作品的反应来呈现个体的发展、人格、能力、关注点、兴趣和冲突。可用于增强自我意识、缓解情感冲突、提升行为管理、发展社会技能, 减少焦虑、帮助联系现实和提高自尊等。
【课程目标】
通过艺术类途径,了解自我内在主观世界是如何构建起来,并在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中发挥作用的。
潜意识的意识化,有利于帮助我们归因于内,承担起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责任。
通过艺术途径,了解我们是如何与他人在互动,融入家庭、职场中的团体,将内在冲突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课程对象】所有人
【课程大纲】
一、 体验:当下曼陀罗之呈现
二、 介绍:曼陀罗绘画5步流程
1、静:外在物理空间、身心准备启动
2、思:与曼陀罗图形、当下自己连接
3、画:2种手法与2种手序的作用
4、写:潜意识的意识化--自由写作
5、悟:绘画后冥想与启迪
行动学习:先介绍绘画手法、绘画手序、色彩与能量,再绘画练习
三、 专题介绍
1、什么是曼陀罗?
2、曼陀罗核心理论、核心技术、核心人群、核心信念
3、象与骑象人:艺术疗愈帮助我们整合潜意识
4、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是如何产生并影响到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
5、曼陀罗在7种核心能力上的提升
6、曼陀罗处理的4大核心议题:情压管理、职业发展、原生家庭、亲密关系
案例操作:曼陀罗之童年:自我的发展之初
四、 曼陀罗之应用:自我整合之情绪压力管理
1、体验:情绪曼陀罗
2、四种基本情绪认知与管理:喜怒哀惧
3、认知情绪的四大流派:进化论、身心论、认知论、文化论
4、应对情绪的三种基本态度:过度理性、过度感性、平衡管理
5、四种基本情绪的认知与管理:喜、怒、哀、惧
工具:负向情绪的转化与建设性应用
6、体验:HTP认知自我压力状态
7、压力应对与管理:VUCA时代,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爱好曼陀罗
1) 决定性的压力从何则来?
2) 生命之旅:自性化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议题
3) 建设性地应对压力
五、 曼陀罗之应用:人际关系与团队建设
1、体验:关系中的曼陀罗
2、关系三元素:自我、他人与情境
3、关系中不同的应对模式的讨论与演出:优势、不足、身心呈现、常任岗位、自我与关系中的压力源、自我发展方向等
指责型:应用场景:面对指责型的领导、客户,我怎么办?
讨好型:应用场景:面对讨好型的对方如何建立真实关系?
超理智:应用场景:实现*生活,理性与感性的并存共重
打岔型:应用场景:为脑洞大开、创意十足的小伙伴找准位置
4、体验:曼陀罗之团建:
体验:团体绘画曼陀罗
约哈里视窗下的小组讨论与启发:团体中公开的信息、询问与回应的盲点、可能会造成沟通障碍的隐私、无意识中的潜力
5、结束仪式
曼陀罗自我认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