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产业化培训
课程提纲:
一、新发展阶段建筑产业化面临的难得机遇
1.1世界疫情、*竞争中外部看好中国经济形势
1.2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新发展阶段纲要双循环新形势对于建筑业的利好机遇
1.3 两会公报指明的投资方向将影响施工企业市场拓展
城市化内需拉动及投资都强劲带动了五大现代都市圈发展
基础设施投资及重大骨干交通网投资项目
房地产三稳及新市民年轻人住房政策
新型城镇化动力不减
1.4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和*的新基建、欧洲B3W带动全球基建新高潮
1.5 新发展阶段建筑业面临的底线思维:
A*竞争带动建筑业持久科技战数字化
B 双碳目标压力倒逼建筑业加速产业化步伐
C 刘易斯拐点迫使装配式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1.6 八月*财经工作会议今年八项重点任务牵动建企双轮驱动
二、建筑师产业化生逢其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双轮驱动
2.1 什么叫建筑产业化,
标准化设计
工业化生产
装配式施工
数字化管理
设计、建造及管理等
建筑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协同运转
建筑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的关系
2.2易部长谈:建筑产业现代化和BIM技术的推广应用
是我国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建筑产业化推行的必然性以及当前痛点堵点
2.3抓住国家《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利好机会
全产业链的新概念是“科研、设计、工厂加工 现场装配和运营”
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应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
建筑工业化必须由相关领先企业深度参与
长三角地区数字、科研和制造业优势对于建筑产业化的决定性优势
目前产业链脱节
认真梳理建筑产业链
阻碍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条条框框
加强顶层设计
研究和制定针对建筑产业化发展的系统的、可落地的政策制度
2.4 抓住**浦东改革文件“引领”长三角建筑产业化的政策优势
2.5 新发展阶段的建筑产业化必须双轮驱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2.6 我公司在住建部装配式建筑全国现场会议得到表彰的建筑工业化研究所
2.7 *的12天7层装配建筑案例
三、建筑产业化的双轮驱动之一:科技创新和低碳革命
3.1建筑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新纲要第二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建筑业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科研 设计 生产加工 现场装配 运维”
我公司在百年党庆三大项目中的新科技案例
新纲要第五篇:“建设数字中国”国策和国资委“推动国有企业加快数字化通知”
国家13部委要求“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
*主推七大数字关键产业紧逼建筑产业化的数字化转型::
建筑业の云计算案例
建筑业的大数据案例
建筑业的物联网和5G探索案例
建筑工业互联网的实践案例
建筑业各阶段的人工智能AI实践
前期策划中的AI案例
设计阶段的AI案例
工厂预制中的AI案例
采购运输中的AI案例及RFID
施工现场的AI案例
试运行及竣工验收阶段中的AI案例
建筑运维阶段的AI案例
全国第一个建筑业区块链研究院和我公司的实践
七年来我公司对于建筑产业化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结合5G的实践
3.2*92号文要求建筑产业化必须BIM+网络+数字+智能+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
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
BIM在建筑产业化各阶段中的运用
我们与上海建工集团、中冶钢构钢构及PC预制混凝土体系的探索
从设计、预制、运输到装配阶段的BIM转换:
Revit到Tekla的IFC转换
从设计的CAD 到 工厂预制的CAE 到 CAM:
从PKPM\\YJK到BIM模型整合 节点裁切 主梁合并 有限元计算分析
3.3建筑产业化的工程总承包中可与BIM对接的数字化其他技术
(5g、激光扫描的用途、3D打印建筑、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北斗、
无人飞机在总承包中的应用、智慧工地)
3.4 13部委推进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智能升级带来的拉动内需的投资及经营压力
A) 少人及无人工厂(案例)
B) 重大装备和数字化、智能化工程建设装备研发(案例集)
C) 建筑机器人(案例集)
D) 智能造楼机(案例集)
E) 装配式智能化钢结构(案例集)
F) 装配式PC混凝土智能生产线(案例集)
3.5 建筑产业化是中国双碳目标达标的最好途径
西方的70年到中国的30年
生态环境部的行动方案
六月碳交易权上市
七月碳交易正式启动
我集团在全国会议上代表全体企业的三项倡议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
早达峰的上海行动
低峰值的严峻要求
压翘尾的持续张力
短平台的平小斜率
深中和的提升标准
建筑业面临的全新绿色行动
我公司的案例:
上海中心的低碳技术
申都大厦的低碳技术
我们总承包项目的30中智能绿色技术
四、双轮驱动之二:制度创新和供应侧商业模式改革
全产业链抓手是“具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建筑产业化培训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