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国有企业制度培训
【课程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改革的关键。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还要体现中国的特色,即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有机结合。这种“特在何处”的探索,要求国有企业在治理中既保持党的领导,又确保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案例分析,深入解读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新时代的要求,以及如何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实现公司治理的现代化。提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推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课程收益】
深入了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和新时代的*要求。
明确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典型问题和关键举措,包括厘清治理主体定位、规范董事会建设、加强经理层授权等。
通过案例分享和制度建设的学习,提升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完善公司治理的能力。
学习如何完善监督协调机制,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加强责任追究制度建设。
【课程对象】国有企业公司领导、董事会办公室、公司董事、企业管理、国企改革办等相关人员
【课程大纲】
一、 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和*要求
(一) 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
(二)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
1、 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领导体质阶段
2、 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阶段
3、 新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下探索完善阶段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阶段
(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在何处”
1、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2、 充分发挥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
3、 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
4、 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关于公司治理评估指标解读
1、 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
2、 国有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原则上占多数
3、 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
4、 全面依法落实董事会各项权利
二、 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的典型问题和关键举措
(一)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典型问题
(二) 关键举措一:厘清治理主体定位,明确四会一层权责界面
1、 建立中国特色“四会一层”公司治理结构
2、 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
3、 明确党组织决策和前置讨论研究的事项范围
4、 厘清治理主体定位-案例分享
(三) 关键举措二:规范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
1、 明确集团公司职能定位,转变行权履职方式
2、 加强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充分发挥外部董事作用
3、 明确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的事项范围及工作程序
(四) 关键举措三:加强经理层授权,激发经理层活力
1、 规范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
2、 明确经理层职权范围
3、 强化经理层授权-案例分享
(五) 关键举措四:完善制度建设,发挥制度保障作用
1、 健全以章程为基础的内部制度体系
2、 提升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建设水平
3、 规范议事规则制度建设
(六) 关键举措五:强化监督体系建设,提升监督效能
1、 完善监督协调机制
2、 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体系
3、 加强责任追究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制度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