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创新思维 [返回PC端]

结构化思维与高效表达—先要想清楚,才能说明白

发布时间:2025-03-03 14:42:40

讲师:田野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54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逻辑表达与结构化思维课程

课程背景:
结构化思维,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只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潜意识层面不自觉地在使用,而不会以这种思维理论方式来指导自己在缺乏经验的领域里的进步。结构化思维与高效表达在工作中有大量运用场景,给领导汇报工作,处理文字材料,做各种PPT,都是每个职业化人士必不可少的技能。工作中若出现表达没有要点、杂乱无章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往往都缺乏对对方的说服力、降低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面对问题解决效率低。究其原因是他们在传递信息时没有构建一个有效的逻辑结构,未形成结构化思维,没有掌握高效表达的实战技巧。结构化思维就是用于解决所有问题的第一把钥匙,而且是最关键的一把钥匙,它可以使我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地去思考与分拆任何问题并知道如何去有效的表达和呈现它。
“结构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整理思路,能够讲自己要书写的内容,要做的PPT快速识别出核心的信息,形成结构。在表达核心观点的基础上,有理有据、条理分明地证明这个观点,使我们能够做到清晰思考和准确表达,如果全员普及更可以通过构建统一的思维和语言标准提升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在表达过程中本课程结合我们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运用结构化思维的原则、高效表达的方法提升工作的效率,并在课堂上用大量实战演练的方式教授学员掌握结构化思维与高效表达的技巧。

课程收益:
● 强化参训学员对结构化思维的概念和价值的认知
● 能做到快速识别工作当中有处理的信息并结构化
● 能够在工作中高效的表达,出色的进行工作汇报
● 掌握表达20字原则与左右脑的结构与刺激公式
● 学会掌握结构化思维的结构有效解决工作的问题

课程对象:各层级人员

课程大纲
培训导入与团队建设
1、学习的有效性:知、信、习、行
2、团队建设:每个小组建设自己的文化,小组成员分工

第一讲:结构化思维与高效表达的认知
小互动:看看谁的记忆力最牛
一、什么是结构化思考:基础概念
二、结构化思考的价值:高手都是结构控!
案例分析:文章到底想表达什么
三、结构化思维的20字原则
原则一:结论要先行
原则二:上下需对应
原则三:观点必区隔
原则四:排序有逻辑
四、高效表达的8字原则:结构简单、刺激丰富
价值一:扩大自己在组织内部的影响力
价值二:信息传递更精准工作效率更高
价值三:提升个人魅力让语言拥有力量

第二讲:结构化思维的训练与运用
一、有效识别信息的步骤
1、信息的识别:区分观点与事实
2、理清楚结构:将观点与事实形成框架
3、有效的概括:做到能够30秒讲清楚
小组练习:每个人用随机主题练习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
二、结论先行
1、为什么要结论先行:领导有需要、信息多、时间要求快速
2、结论先行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
3、学会能够一句话概括出他人表达的意思
练习:一句话说清楚
三、纵向与横向的搭建
1、演绎法:从一个主题不断设问回答来形成结构
2、归纳法:基于众多的信息来进行归纳形成结构
练习:PPT如何快速形成结构化框架
四、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区分:四幅图中哪一个才是符合MECE法则
五、序言结构,做好铺垫
1、序言的意义和用法
2、四种SCQA序言设计公式
练习:使用SCQA设计本月工作汇报的序言

第三讲:高效表达的应用与表达场景工具
一、高效表达的注意事项
1、结构化表达的大体原则
2、场合:什么主题该讲什么话
3、人员:都有哪些人员参与
4、时机:主题与时机匹配吗
5、环境:查清必备的需求资源
6、结构化表达的自我准备
7、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
8、充满信心:解决害怕的3种具体方法
9、表达顺序:框架图的表达顺序建议
二、高效表达的左脑6种公式
1、时间公式
2、空间公式
3、三角公式
4、钟摆公式
5、变焦公式
6、骨牌公式
练习:逐个结构公式使用的练习
三、高效表达的右脑6种公式
1、对比刺激
2、图示刺激
3、幽默刺激
4、节奏刺激
5、情感刺激
6、比喻刺激
练习:逐个刺激公式使用的练习
四、将要表述的内容进行包装
1、借助SMARTART图标了解类型
2、将信息进行包装成精炼的语言形式
小组PK练习:运用结构化思考与高效表达来输出内容
1、基于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各小组提出沟通的场景
2、进行信息识别,画出结构图
3、3-5分钟小组上台进行呈现
4、学员相互点评及讲师点评

逻辑表达与结构化思维课程

上一篇: 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打破壁垒,共享信息,共识行动
下一篇: 曾国藩的内圣外王之道课程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