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员工激励 [返回PC端]

行动金牌经理人系列公开课之10-如何发挥员工*潜能

发布时间:2018-08-28 11:27:47

讲师:肖凤德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14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激发员工的潜力课程培训

一、课程背景
盖洛普(Gaup)的调查指出,65%的离职员工其实是想离开自己的上司。
员工离职五大原因排行:
1:不受尊重
2:没有决策的参与感
3:意见被轻视
4:付出与回报不相符
5:薪资问题
你是否一直把部属当成听命的棋子,以为一切事情都在自己掌控中,喜欢下达「命令」与「控制」部属的一切。企业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如何选择、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如何赢取员工的奉献精神,留住人才,实现企业长久稳健的发展?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人力资源经理。
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团队领导由于不知道如何建设高效团队,不知道如何与下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教练与辅导下属方面,也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只好大声呼喊:“我们一定要加强团队合作,要讲奉献,要上下凝成一股绳,我们的工作则无往而不胜。”喊口号可以,但效果却很不佳。团队领导希望部属和员工工作时像年终聚餐把酒时那样士气高昂,充满工作热情!但员工的实际表现却远非管理者所想。而企业最终的关键是“让员工众志成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潜能,为企业创造绩效”。因此,建设高效团队提高其凝聚力尤其显得重要。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就在于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尊重人性、尊重每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信仰,并在这个基础上,发扬优点,保持特点、剔除弱点、破除缺点、树立亮点来充分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打造人才团队,发挥人力资源规模效应,让企业组成一支强强合作的优秀队伍。

二、课程特点
在我们特有的培训模式中,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来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理解、接受和相信新的观念和方法,并致力于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来提升自己和提高团队的绩效。每个主题将运用到以下不同的形式和方法:
1.互动演练环节
开场分享、活动
活动和游戏体验
趣味管理练习
角色演练
2.管理大师视频
3.现场讲师引导与启发
故事引导
案例讨论和解析
4.实践与应用
行动计划与实践
后续跟踪和辅导

三、课程收益
1.管理过程中如何注重员工的优势
2.如何成为一名有感染力的领导者
3.如何营造提高员工能力及发挥员工潜能的环境
4.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学习提高能力和责任感的方法

四、课程模式
1.中文教学、面授
2.分组互动
3.实战体验
4.课堂练习、互动式答疑
五、受众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
六、时间安排
系统学习2天

七、课程内容
一、高绩效者都是在发挥优势的基础上成就自己,同时成就组织和社会

每个人的不足都比他的优势要多得多
教育的目的就是发现优势,并发挥优势,从而激发*潜能
发挥优势和弥补不足的平衡
潜能等式及其运用

二、发现优势与潜能的运用
基于才干主题的选拔和招募体系
人才开发、职业发展及生涯规划
团队管理与优势合作
基于天赋的沟通及谈判风格识别
建立充满正能量的组织文化和人尽其才的氛围

三、注重优势的六个好处:
增强员工自信心
营造关注创造性的文化
有更多的改革和创意
减少冲突
提高生产力
减少人员流失

四、挖掘和开发员工优势的三个步骤:
盖勒普(Gaup)优势测试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慧测试
步骤1:是去识别每个员工的强项。
步骤2:是尽可能地提及那些强项。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io Effect)
步骤3:是使他们对自己的强项负责任。

五、感染力型领导者
注重优势定义:“一种强调个人强项的习惯”
有感染力的领导者被定义为:“那些相信他们的工作是营造培养领导者的文化”
有感染力的领导致力于营造一种提高员工能力及发挥员工潜能的工作环境
感染型领导者设置较高的标准和期望,然后表达对员工使用强项实现期望的信心
感染型领导力的九种必备习惯
1)关注他人的领导力行为。
2)对团队成员进行深层次的认可。
3)强调优点,助其伟大。
4)向团队成员提供明确的愿景。
5)不给团队成员心理设限。

六、激励——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
什么原因导致使我们经常感觉下属达不到我们的期望?
发掘他人优点,并及时加以期许
培养正确赞赏与感谢的能力
激发团队中每一成员的价值
培养激励式领导风格

七、展现领导力
如何实施批评和表扬
现场演练:建设性反馈
行为强项
技术强项(专业强项)
如何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思维、语言、行为,学习投射更好的领导者形象

激发员工的潜力课程培训

上一篇: 行动金牌经理人系列公开课之9-创新领导力
下一篇: 深层次沟通的奥秘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