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人力资源管理 [返回PC端]

“社保改嫁税务”与个税新法后企业的痛点及人力资源管理应对优化方案

讲师:李大涛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534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应对优化培训

课程对象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财务人员
课程目的
在国家全面推行个人所得税改革、金税三期等政策背景下,企业运营尤其是财务工作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以往的日常操作习惯都需要改变。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人力成本与日俱增,企业压力大;而另一方面,员工的薪资、奖金、劳务费发放税负高,员工入账少抱怨多;企业的发票、报销、流程烦不胜烦,成本控制依然不明显。

课程内容:
一、新征收模式,社保缴费违法乱象有哪些?

1.社保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的大环境、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分析 
2.社会保险缴纳方式的趋势
3.如何解决“应缴未缴”情况
4.如何解决试用期员工“社保欠缴”情况?
5.如何解决因人事变动而出现的“社保漏缴”情况?
6.如何界定因“社保缴费基数不实”的企业责任?
7.会不会补征?会不会有罚款及滞纳金?
老板要注意了!社保按*标准交?飞机都不让你坐了!

二、社会保险可以秋后算账吗?
1.税务部门征收社保与人社部门征收社保的口径有何差异?
2.新征收模式下企业原来少缴、没缴社保的问题是否会被追责?
3.新征收模式下,合规化缴费,职工成本要承担多少?
4.在不涨薪情形下,招聘工作将面临怎么样的压力?
5.新征收模式下,如何调整传统用工的匹配方式或结算方式?
6.新征收模式下,使用学生实习、超龄雇佣、小时工、兼职工等特殊用工是否纳入企业单方缴费基数?
7.新征收模式下,高收入群体缴费是否纳入三倍封顶?
8.新征收模式下,通过第三方人力公司社保违规是否会关联到本企业?
9.社保缴费基数、住房公积金和个税的金额是否要统一起来?
10.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可以避免吗?
11. 三个月内的过渡期内,企业可以如何提前做好布局工作?

三、社保统征及个税改革下的人资管理要点提示
1、明晰各类用工方式下的社保缴费与个税申报
1.临时用工的社保缴费与个税申报
2.劳务派遣的社保缴费与个税申报
3.退休返聘的社保缴费与个税申报
4.集团派遣的社保缴费与个税申报
2、规范各类津贴补贴的个税申报与纳税安排
1.差旅费津贴与误餐补助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2.交通补贴与通讯补贴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3.住房补贴、生育津贴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4.防暑降温费、取暖费补贴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3、理清各类保险金的缴费“关节”与个税待遇
1.免税保险金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2.应税保险金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3.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4.商业健康险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5.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4、统筹奖金、福利发放模式与纳税规划
1.应税内部奖金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2.应税外部奖金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3.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与规划
4.员工福利的发放口径、纳税风险与个税规划
5.辞退福利发放标准、发放方式与个税规划
5、警惕“工薪所得”转型下的个税申报风险
1.“工薪所得”向“经营所得”转型模式与风险提示
2.“工薪所得”向“财产所得”转型模式与风险提示

四、降低社保缴费基数的有效办法
1.工资总额≠个税基数≠社保基数
1)很多单位就直接按照发给大家的每月工资计算社保缴费基数,这就完全不对了。
2)你知道工资薪金中22项不需缴个税吗?
3)社保缴费基数是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呢?答案也许都不是。
2.新个税修正案政策梳理与分析
1)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含税收入额=收入额+免征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2)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具体操作前瞻。

3.优化薪酬结构
1)薪酬模式重组,发挥每一笔钱的*能量
2)案例解析企业优化薪酬结构策略
3)选择不同工作时间制度依法降低加班工资支出
4.年终奖的存废变数与支付设计,避免全员社保基数增加
1)年终奖:发的不是钱,是智慧
2)年终奖的两面性
5.用工思维的革命——多元化用工
1)“灵活用工”的用工模式能否为企业带来更低的用工成本和更高的产能效率?
2)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将有近20年的快速成长期,你们会选择使用吗?
3)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五、新征收模式下,员工收入配置如何再设计?
1.如何调整员工部分补贴支出形式?
2.如何进行合理设计员工福利补贴?
3.如何积极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
4.形成对外有竞争力且内部公平的薪酬福利体系
5.薪酬与所得税的关系
6.节税筹划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应对优化培训

上一篇: 银行知识产权保护探讨
下一篇: 银行经营业务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