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管理技巧 [返回PC端]

主管的管理技能提升

讲师:张理军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069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如何提升主管的管理技能培训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领导力中心的版权课程。这是一门新颖的管理技能提升课程。同是也是团队执行力建设课程。它帮助学员同时掌握影响力技巧、人际关系技巧、团队建设技巧、沟通技巧、员工激励技巧、授权技巧和领导行为模式。全球五百强都将这门课程作为提高主管管理技能及其领导力的必修课。
本课程在世界上流行了四十年,已有超过2000万名职业经理人接受过这门课程的培训。目前中国仅有为数不多的*领导力研究中心的认证讲师。张理军博士就是其中之一。

培训收益
本课程是职业经理人最急需的基于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管理技能提升课程。张理军博士将在两至三天的课程中,向学员传授下列内容:
.有效授权技巧
.员工激励技巧
.员工辅导技巧
.团队执行力提升
.团队建设
.人际关系管理
.基于领导力的沟通技巧
培训方式: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自我评测、小组讨论

课程优势
张理军博士讲授的《管理技能提升》课程具有以下优势:
1、权威性。它由*心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开发设计;
2、实操性。与传统的领导力课程、管理课程或者领导艺术课程不同,本课程具有可供学员练习使用的管理工具和模型;
3、可靠性。它在国际上应用了四十余年,经过大量学员的实践检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4、教学方法的先进性。课程配有30余个短小精干的视频案例,采用体验式教学;
5、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张理军博士根据中国学员的文化背景和培训需求,对来自*的版权课程的结构进行了再设计,使得课程更加适合中国学员的理解方式和学习习惯。
6、实战型讲师授课。课程由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讲授,能够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管理阅历和不同类别的学员以有效指导。

课程特色
1、顾问式教学。具有企业家阅历的讲师张理军博士在授课中充当管理顾问的角色,他的大企业总裁经历使效果更有保障。同时,张理军博士在管理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修养和多年的组织行为学教学经验,使他在教学中有实力扮演管理顾问的角色。
2、培养可以传承的行为模式。
张理军博士讲授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具有可以传承的行为模式。这就确保培训后在整个组织体系中能够建立可以共享的组织行为模式。与那些仅仅讲授大道理的课程不同的是,张理军博士的培训课程着重向学员传授操作性强的管理工具或管理行为模式,经由课堂中的反复训练,确保培训效果。
3、重视“训练”环节,下课之前形成新习惯。
张理军博士的课程能够利用视频案例给予学员实操训练。每个学员既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坏习惯是“忘”不掉的。要想改掉工作中的坏习惯,就必须通过培训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并进行有效的训练。心理学实验表明,用新行为模式取代旧模式需要21次重复训练。张理军博士认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讲师应当对教学质量进行承诺应按照中国学员的学习特点,对来自海外的版权课程进行结构创新设计,确保学员在下课之前建立新习惯。
4、一对一教学。
每个学员遇到的难题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学员培训需求也是不一样的。经过多年的探索,张理军博士创造了一套方法.让“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产生“一对一”的教学效果。
5、领导力水平的测评。
源自*领导力研究中心的版权课程提供当今世界*的“领导力自我测评工具”。包括领导适应度和影响力水平测试、领导风格范围和主要领导风格的测试、360度评估等系列测评系统,提供全面系统的领导力评估报告。它帮助学员了解自己的领导风格及影响力水平。张理军博士将指导学员在培训后找到改进方向。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如何识别部属的准备度

【培训收益】
员工在工作现场的表现,可以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在管理心理学的术语中,将此称之为“准备度”。由于员工的准备度有四种类型,执行力的的水平也就有四种水平。所以,不论是提升员工的执行力还是提升积极性,主管首先要掌握的工作技能就是识别员工准备度。
【本讲重点内容】
1、什么是准备度?
2、影响员工工作态度的关键要素:工作动机、承诺度和信心
3、影响员工工作能力的关键要素:知识、经验、技能与才干
4、上述要素员工执行力影响
7、上司的工作准备度对下属准备度的影响
8、评估准备度的技巧。
【授课辅助工具】
本讲使用了3个视频案例。学员在观摩录像之后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二讲  主管的领导行为与领导风格
【培训收益】        
通常,经理人对于提升员工的积极性缺乏科学的思考框架。从理论上讲,有两大类因素将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一是能力。二是意愿。
本讲的知识点是:
第一,面对能力不强的员工,怎样提升他的积极性?
第二,面对工作意愿不强的员工怎样提升积极性。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从主管有意识的转变领导风格入手。            
第三,面对能力较强的员工,怎样提升他的积极性?
第四,面对意愿较强的员工,怎样提升他的积极性?
在本讲课程之前需要进行学员的领导风格测评。
【本讲重点内容】
1、提升积极性的基本策略:诊断员工的能力水平与意愿水平。
2、主管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及其特点
3、主管领导风格的测评结果解析
4、找到自己领导风格的优势与短板
5、为什么说每一种领导风格都能够激励员工?怎样操作?
6、为什么说每一种领导风格都能够提升部属的执行力?怎样操作?
【授课辅助工具】
本讲使用了4个视频案例。学员在观摩录像之后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三讲 主管的团队建设技能
【培训收益】        
尽管每名主管都有多名团队成员,但是有效领导来自管理者与每个人“一对一”的关系。本讲让学员学习掌握“一对一”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即必须针对每一个人在不同任务中的表现采取相应的管理行为。另一方面,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建设的头等大事。本讲与学员共同探讨“建立团队的凝聚力”的策略。
【本讲重点内容】
1、怎样将员工凝聚成为一个团队?
2、主管怎样获得团队成员的认同?
3、团队凝聚力的三个来源。
4、为每一个员工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
5、让每一个员工合理的建立对伙伴的期望。
6、员工的心理需求的五个方面
7、鼓励员工参与决策为什么有利于提升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授课辅助工具】
本讲使用了5个视频案例。学员在观摩录像之后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四讲 提升员工满意度水平的策略
【培训收益】   
本讲课程的设计背景是:职场中的经理人通常不区分员工满意度与客户满意度的优先顺序,而且也不清楚所谓员工满意度指的是什么?张理军博士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对于工作满意度的结构,70%是对于主管的满意度,30%对于组织的满意度。也就是说,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忠诚度的路径之一,是从提升员工对于主管的满意度入手。本讲指导学员掌握提升员工的满意度的策略。
另一方面,由于员工的准备度始终是波动的,所以,在保持员工工作热情的问题上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本讲向学员传授应对下属绩效波动的有效办法。
【本讲重点内容】
1、什么是部属的心理承诺?
.对组织的承诺?
.对主管个人的承诺?
2、员工满意度的结构。
3、员工的隐性需求重要吗?
4、怎样识别员工的五种隐性需求?
5、如何应对下属的绩效波动
6、如果组织有效的绩效面谈?
7、如何正确运用领导风格提升下属的满意度?
【授课辅助工具】
本讲使用4个视频案例。学员在观摩录像之后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五讲 如何获取权力与权力应用技巧
【培训收益】
每一个主管都会有两种权力:职位权力与人格权力。通过本讲学习,学员将建立这样的信念,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下属给的。与其伸手向上要权,不如向下属“索取人格权力”。
【本讲重点内容】
1.主管的权力的两个来源
2.八种权力类型分析。
3.主管的威信来自人格权力
4.人格权力是员工赋予的。
5.为什么说员工的执行力来自人格权力?
6.主管的职位权力在什么情况下会起作用?
7.怎样向员工索取人格权力?
【授课辅助工具】
本讲使用了2个视频案例。学员在观摩录像之后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六讲 高情商的聆听技巧
【培训收益】
虽然智商与情商共同决定了主管的工作绩效,但是有研究表明:主管的管理有效性80%取决于情商水平。众所周知,提升情商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提升聆听能力,因此,本讲带给学员的价值是:第一,怎样从聆听入手做一个高情商主管?第二,了解左右脑的不同分工,进而了解哪半球大脑是聆听的大脑。第三,掌握怎样培养整个团队的聆听技巧。
【本讲重点内容】
1、左右脑的分工
2、为什么用左脑聆听不会产生空杯心态?
3、情商的五大特征
4、为什么右脑会产生同理心?
5、选择性认知是怎样产生的?
6、怎样改变员工的聆听模式?
7、同理心聆听五策略
8、角色扮演:怎样做到同理心聆听

第七讲  有效授权技巧
【培训收益】
本讲课程的设计背景是:有效授权就是有效激励。不当授权,就无法提升部属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不当授权非但无法达成目标,也无法激励部属。因此,从目标管理的角度看,经理人需要做到有效授权和有效激励。
问题是,经理人是否意识到有效授权除了要看对象之外,还要看具体任务和和环境等因素?譬如,部属张三在A任务上可以被授权,但在B任务上则可能无法胜任(不能被授权)。那么,对于张三而言,有的任务可以向他授权,有的任务就不可以授权。关键是经理人怎样进行判断与区分?
【本讲重点内容】
1.主管授权中的心理障碍。
2.任何部属都值得授权吗?怎样区分?
1.有效授权的六个要素
2.授权过程的六个步骤
3.替下属“解决问题”是否正确?
4.当下属凡事请示你时,问题可能是什么?
5.怎样避免逆向授权?
【授课辅助工具】
本讲使用5个视频案例。学员在观摩录像之后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如何提升主管的管理技能培训

上一篇: 领导者压力管理与心智模式修炼
下一篇: 如何提升团队的执行力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