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训
课程背景
国家4部委(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印发的《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是作为“双创”升级版在实施。在这个红头文件里,无论是对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有钱,且有大钱。从政府采购、到专项资金、引导资金,再到融资支持,都有明确扶植行动。
课程大纲
1、要改变短期利益博弈关系,主动构建长期共建共享机制。追求公司利益的*化,是公司的生存法则。在短期交易关系、短期雇佣关系、短期KPI大棒的指挥下,牺牲大中小企业之间的长期更大的利益,来满足短期利益的*化就成了必然选择,这在原生商业行为里随处可见。就像很多中国的产业转移到了更低成本的东南亚,带来了很多经济和就业上的难题。对各级政府和从业者来说,无疑是难题;对大中企业而言,看似“有的选”的正常商业形为,实则也是在焦虑中追逐微薄的利润。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困境,就需要发挥政策和资金优势,重构合作机制,以市场化手段进行调控,构建大中小企业的长期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关系。
2、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据统计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就7-9年,远远低于*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大部分企业的死亡,不是死于资不抵债,而是死于现金流断裂。给大企业做配套存在较长的账期或打白条的现象非常普遍。以商票为例,这已成为大企业盈利的一种手段,但这会大幅增加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和风险。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到了,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泰开集团的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学敏提案“建议全面取消承兑汇票,包括银行承兑和商业承兑汇票”。融资有多难?山东辱母杀人案历历在目,起因就是融资难、融资贵。对中小企业而言,很多金融手段无法使用,但通过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很多金融工具就可以使用 了,并且还会衍生一些新的金融工具,对大企业同样有利。别指望躺着挣钱的金融机构,几年内会有多大改变,*可依靠的就是你自己,通过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主动创新重构,主动符合放款机构的要求。
3、大中小企业协同语言难题。在上市与非上市公司之间、国企与民企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各专业模块之间,总是存在着沟通不畅,协同不利的情况。一方面有屁股决定脑袋、各自都追求短期利益*化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各自固守原有专业和经验,缺少一种通用的沟通协作语言。以并购为例,尽管去年A股的并购已达2万亿,非常火爆。但不幸的是,以往的并购案例显示:至少50%的并购不能达到最初目标,超过80%的并购在并购后的一年里宣告失败,以致2月份A股千亿商誉爆雷,天雷滚滚,还有万亿商誉阴影未完待续。所以,并购后整合就需要比较超脱且专业的第三方,以增量价值做牵引,推动各方以通用的协同语言,达成协同效果。
4、产业集群效应难题。一方面大企业是资源的全球配置成了家常便饭,另一方面,互联网高度发达之后碎片化协同成为了可能。但对各级政府、产业园区来说,没有产业集群效应,就不会有人才集聚效应,在税收和就业领域就很难做出成绩,当地的房价也很难获得支撑。过往很多税收洼地,业绩就像一阵风,在税收优惠停止后,并没有落下多少有用的产业。由此诞生的JQK式招商引资潜规则,导致营商环境恶性循环。
5、资产吞吐和财富变现难题。只有打通资产的吞吐,财富变现的通道,才会有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愿意加入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去,激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动力。但据16年的统计显示TMT领域投资仅有3%的企业实现了上市退出。 没有哪个真正优秀的中小企业的老板甘心一辈给别人做配套,而且绝大部分的产业巨子都是从给别人做配套起家的。按传统的发展模式,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之间必然面临剧烈冲突。且不说企业之间,即使企业内部有时也会面临生死之争 。比如,柯达破产:数码相机诞生于柯达,也毁了柯达 。
以上5大难题看似很难解决,但是站在更高维度,通过长期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的设计,多方协同做大蛋糕其实是有解的。并且在中国原生商业里,已经有一些成功试验的雏形,我们相信通过打磨,假以时日是可以走出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标杆。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