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研发管理

大话研发组织知识管理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2364   


<div id="img-content"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color:#333333;font-family:-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font-size:16px;background-color:#ffffff;"="">

充分竞争的消费者经济时代背景下,研发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上的决胜因素,而当敏捷开发、IPD集成产品开发、开放式创新等研发管理模式获得广泛认可的同时,知识管理也在一众标杆企业中悄然兴起,在研发能力提升和业务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微软、华为、IBM、松下…,这些研发实力超强的企业,都是其中的积极探索者和成果收获者。
针对研发组织知识管理的价值、开展方向和推进方式,结合我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及在华为等企业参与推行的经验,输出本篇总结和分享文章,希望能抛砖引玉,与业界专家学者充分交流探讨。
Why:研发组织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
研发组织为什么要做、甚至不能不做知识管理,源于研发组织要达成的目标和承担的使命。
毋庸置疑,研发组织以研究开发出客户和市场需要的产品为目标,当今时代,客户和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竞争者实力持续增强,研发过程需要应用越来越多的信息和知识,进行越来越多的分析和思考;而一个追求卓越、希望引领而不光跟随行业的研发组织和团队,则会以研发超出客户期望的、创新性的产品为使命,这个过程更伴随着无数的交流碰撞、探索试错和反思总结。
研发组织在满足目标和追求使命的过程中,经过持续的积累和发展,势必会成为一个知识密集、智力密集的组织。密集的知识需要充分分享和复用,从而提升研发工作效率;密集的智力需要交融碰撞产生新知,从而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如果想让这一切发生得更顺畅、更有效,就需要知识管理。

对于研发组织而言,知识管理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如下三点:
1)积累
组织研发能力,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提升的过程,这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持续巨额的研发投入就可以看出。创业企业可以凭借一两项独创的核心技术进入市场,但要保持优势和持续壮大,在所在产业和领域逐渐建立起深厚的专业和技术储备也是必然选择。
专业和技术,犹如美味的果实,只会在富饶的土壤中生长。对于研发组织来说,这一土壤,是丰富的产品和技术资料、众多知识丰富具备探索精神的研发工程师、开放坦诚的组织氛围和协作环境。知识管理,通过及时保存和体系化管理各类研发过程和成果资料、激发工程师们开放吸纳和共享知识经验、识别和表彰有价值的知识贡献,打造最有利于专业和技术积累储备的土壤。
华为公司在推行知识管理时,担任Sponsor的轮值CEO徐直军说过:“华为公司*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知识管理正是减少经验浪费,打造组织智力资产最有效的武器。

2)赋能
研发工程师团队的能力,是研发组织能力的核心要素,如何快速有效给他们赋能?行业和市场快速变化发展,研发团队要获取的信息和知识量日渐增多,角色和岗位切换也更加频繁,仅依靠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赋能,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岗位工作及工程师自身成长的要求。
知识管理秉承让员工“做中学,自主学“的观念,借助知识管理平台工具、专业方法的引入,通过搜索查找、社区交流、提问答疑、回顾总结、甚至动态推送等方式,扩充员工学习的手段,提升赋能的实时性和效率。
IBM将知识管理与员工培训有效结合,优化学习平台设计思路,融入知识库、社区、问答等多样化应用,有效提升了研发工程师赋能培养的效率和效果。

3)创新
组织的研发能力,最终体现为产品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新的知识,如果能透过新产品和技术研发的过程,总结和提炼新知孕育、提出、应用、证实的过程,形成促进这一过程发生和加速的管理机制、或者说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管理机制,就能持续和全方位的提升研发组织的创新能力。
日本科技产业界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以野中郁次郎为代表的管理学家深入松下、本田等企业的研发团队,提取包含知识“内化”“群化”“外化”“组合”过程的“知识创造螺旋”模型,倡导“建立使命““概念显性化”“创造知识场”等理念和方法,致力于用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What:研发组织知识管理的开展方向和阶段
明确了目标和价值,研发组织知识管理,究竟应该在哪些方向上发力、开展工作呢?针对研发的业务模式和特点,参照标杆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总结为这三个方向和阶段的工作:

1)实现知识共享复用,赋能员工及团队
研发组织知识密集,存在大量显性和隐性的知识资产,行业标准、外部文献、过程资料、成果资料、技术问题经验、方案设计经验等等,这些知识资产,如能充分共享复用,能成为研发工程师们工作时的强大武器,避免重复发明轮子的同时,还能快速提升能力,进而提高整体团队的工作效率,反之如果不能有效复用,则会为已解决的问题耗时耗力,甚至反复试错修正,工程师能力和效率提升慢,给组织和团队也带来巨大的浪费。
微软将这些知识资产,分为公司级资产、领域/团队级资产、个人资产三级,平台侧通过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的知识空间进行管理,业务侧积极推行知识回收,引导员工共享并积极应用已有的知识资产和业务成果。而华为研发项目组和业务单元,不仅会回收文档形式的资料和成果,还会通过事后回顾(AAR)等方式,总结经验教训,实现多方面的知识复用。
综上述,分层级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及经验例行回收机制建设、知识共享复用观念传播和工作方式引导,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2)深入研发过程,推行开放式知识创新
有了共享和复用的基础,知识管理可以进一步深入到产品/技术研发业务过程中,支撑知识创新。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借助开放式创新等平台工具建设及方法引入,优化完善研发创新的过程,为新的知识加快产生、验证、和应用,提供帮助和输入。
互联网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很善于借助外部产品社区、用户参与研究等手段,吸收用户的需求和意见,而松下等日本科技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一直坚持让广大员工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意,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他们的用户快速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性的产品。今天,有更多优秀的研发组织,在继承他们做法的同时,在开放式创新道路上进行了更大胆而有效的尝试,苹果和微软的开发者社区、IBM的创意收集和讨论平台JAM、华为的外部产品社区/员工创意收集平台及与产品需求管理的结合机制,都在为企业和顾客创造更多的成果和价值。

3)面向组织外部,为产业和社会输出知识产品和服务
研发组织积累和创造的知识,不仅是有内部价值的组织资产,更是有外部价值的社会财富,面向组织外部,将它们作为知识产品和服务,输出给产业和社会,达到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产业发展的目的,是每一个卓越研发组织的理想和追求。
在这一阶段,研发组织开展知识管理的视角需要转身向外,寻求社会和产业发展中的知识改善、与自身知识创新的结合点,将有助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知识,作为专项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输出,IBM、微软、华为、阿里、腾讯、麦肯锡等组织的研究院,通过发布产业指数、提供商业价值研究或技术趋势报告等方式,承担起行业领袖的责任和使命,实现更广泛的影响力和价值。
How:研发组织知识管理的推进方式

上述几个阶段的知识管理工作,在研发组织中要以怎样的方式推进,才能走稳做实,实现目标,并发挥价值。总结服务和帮助的企业推进知识管理的经验教训,得到如下四个方面的策略和方式:
1)能人负责
从前文能看到,众多标杆研发组织,他们开展知识管理的重点、方案、平台,存在着差异,但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和投入却是共同的。研发知识管理是知识内容梳理建设、业务和管理优化、平台分析建设的综合性业务,其负责人需要是懂业务、有方法、善沟通的具备综合能力的管理者或专家骨干。微软、IBM、华为这些企业的研发部门,更是有专职的人员和团队在负责推进。
2)专项项目
为推动管理者和员工有效参与,提升在组织中的影响力,保障推进进度及效率,知识管理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前期阶段,需要以专项项目的方式开展,成立正式项目组,制定明确的项目计划安排,对各项任务制定输出件及质量要求。
3)演进平台
从了解观念、到日常应用、到业务改善,研发团队及员工对知识管理的接受和应用,是一个由浅到深、持续推进的过程,而知识共享、开放式创新、对外知识产品及服务等平台,也都是多模块的复合系统,很难在开始阶段,就规划设计一个功能模块和细节体验都全部到位的系统,这决定了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只能是结合业务的逐步推进,进行迭代开发和演进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例行的用户需求收集和满足机制、及稳定持续的系统开发和运维队伍。
4)融合机制
最后,为了提升效果和保障执行,知识管理各项运作机制在进行建设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与研发业务管理机制和流程融合起来,让研发团队及工程师在业务过程中,就能自觉地开展、顺畅地应用知识管理。这方面华为做出了表率,如在版本回顾会上例行应用事后回顾方法、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实时归档及应用研发资料等,使得知识管理例行开展并获得大范围应用。

上一篇: 流程与体系一体化建设
下一篇: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培训师,培训界的哆啦A梦教会了我6件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