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最基本的价格陷阱,有助于我们更理性的消费。通过简单的原理,我们可以守住更多的财富,毕竟95%的消费都是非理性的。接下来分享三种有趣的价格陷阱。
1、对比效应,也叫价格锚定。假设我们要购买一瓶2公升的矿泉水,标价十元,为了让这个商品更具有价格吸引力,我们在左侧放一个一公升五元的小瓶装,在右侧放一个六公升30元的精装版。这时候你会觉得精装的意义不大,小瓶装的性价比不高,于是会选择中间的规格。然而商家本来就是要卖中间这款产品为目的的,左右两种规格都只是参照物。在咖啡杯型的价格设计中,三种杯型容量都相差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价格却只多出三元钱。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越大,杯的性价比更高,但原料的边际成本在递减,价格阈值效应相对来说好理解。
2、我们把九这个数字也称之为魔鬼数字,尽管消费者可能意识到这之间的价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他们还是会潜意识的受其影响,心理账户是指大家把不同方式获得的资产放入不同的心理账号中进行消费。例如你同样花1000元从工资心理账户中拿出来,花会比其他心理账户上拿出来更心疼。
3、下面介绍一个有趣的决策实验。1981年发表于自然杂志。假设电影院门票价格为100元,在实验中有两组人,其中一组被告知他们在电影院门前时才意识到已经丢失门票。而另一组则被告知他们刚刚在到电影院前丢失了100元的现金,他们仍然需要到售票处购票。在第一组中,一半的人决定再购买一张门票来取代他们丢失的门票。在第二组中,90%的人在损失了100元后,仍决定购票丢失门票的人将丢失门票的价格和替换门票的价格都记录到去电影院这个账户中,这一账户中收取的总心理价格上升到了200元。失去100元现金的人,则将损失记入他们的现金账户,他们去电影院的总心理价格仍为100元,其中90%的测试对象选择观看电影收益和损失被计入不同的账户。人们对损失的厌恶特别明显,心理账户原理也常用于限量营销,因为限量意味着你要损失购买的机会。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