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系列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职能的统称,其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尤其在科技高度发达、市场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企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发展阶段经历了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出现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此时管理职能与体力劳动开始分离,资本家个人执行管理工作,决策主要依赖个人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资本家与管理人员分离,管理人员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管理阶段来临,人力资源管理师采用数理决策方法,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
企业管理具有二重性,既与社会生产力直接相关,体现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又是创造新生产力的必要手段。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企业管理又具有特殊的社会性质,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二重性表现在既是劳动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又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二重性则表现为合理组织生产力,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同时管理的权力属于劳动者,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日益增长的需要。
企业管理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劳动人事管理。在职能上,企业管理主要包括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监督职能和调节职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Computer Management System)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常见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Windows管理工具、Active Directory、VMware vSphere、Nagios、Zabbix等。这些系统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系统配置等方面。
企业信息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包括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开放与保护以及企业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在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的平衡,同时加强信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可以参考《公司电脑使用管理制度》,对公司计算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计算机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率。
全面负责公司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安全维护工作。为确保计算机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我们制定了以下基本要求和管理规定。
一、计算机设备管理要求
1. 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拆解计算机设备,确保设备的完整性。
2. 计算机管理员要承担起所辖计算机及配套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责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维护管理。
3. 计算机使用人员需积极履行管理责任,确保所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熟悉基本的日常护理知识。
4. 在人员离开计算机或下班时,必须确认计算机的安全状态,确保设备安全无虞。
二、计算机安全管理规定
1. 未经公司人事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接入网络。
2. 计算机软件的安装需由人事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并由指定的计算机管理人员负责安装。
3. 对于经批准接入网络的计算机,使用部门不得擅自下载软件。
4. 公司所有计算机禁止安装游戏软件。
5. 安装软件需由部门计算机操作人员提出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报人事行政负责人批准。
6. 数据的备份和输出由各部门计算机操作员负责,文件储存和管理由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7. 未经指定计算机操作人员同意,不得擅自使用计算机。部门领导需以身作则。
8. 计算机使用者在离开计算机时,应使计算机处于待机状态或退出系统并关机。
9. 公司的计算机设备设置密码,由计算机管理人员统一设置后交给计算机操作人员保管。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更改密码。
三、网络安全管理规定
1. 公司网络资源只能用于工作目的,严禁用于私事。
2. 计算机管理人员有权对公司网络进行监察和控制,并对网络信息进行检查和备案。
3. 严禁任何形式的网络破坏行为或窃取公司信息。
4. 公司网上业务操作需在市场或客服负责人的监督下进行。
5. 严禁在工作时间内进行与工作无关的网络活动。
6. 公司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需高度重视,对上网信息要有严密的授权控制。
7. 公司网络结构和布局由计算机管理人员及总经理授权的相关人员统一规划和负责管理维护。
四、违规处理规定
1. 因防护不当导致电脑感染病毒、私自安装未经许可的软件等行为,将对计算机操作人员处罚款10元,并书面通报批评。
2. 对于擅自安装、拆卸硬件装置、因保管不当造成硬件损坏或丢失、蓄意破坏网络正常运行或窃取等行为,将给予计算机管理员及当事人警告以上处分,并对责任人及其上一级管理人员处罚100元。公司管理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和改善,确保公司信息安全和设备运行正常化以及资源的有效运用与管理效果的全面优化提升。同时提醒非计算机操作人员使用计算机时需履行审核手续(具体办法参照第四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