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战略规划

2025年江西企业管理培训规划公示及实施策略解析
发布时间:2025-02-20 11:51: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7   


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概览

主要职能:

1. 引领种植业科技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

2. 构建并管理全省种植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 组织和实施种植业职业技能鉴定与管理。

4. 农技人员和专业示范户的技术、技能培训。

二、江西省种子管理局核心职责

1. 全省种子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涵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品种审定推广等。

2. 种子质量标准制定,种子质量检验、仲裁,以及种质资源管理。

3. 种子市场监管,包括种子市场的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

4. 承担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

三、江西省植保植检局主要任务

1. 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 制定植保植检法规、规章、规划,并拟定应急预案。

3. 负责国外引种检疫审批,开展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和管理。

4. 组织植物疫情和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

5. 组织植物疫情防控和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防治。

6. 指导和管理全省植物检疫、植物保护工作。

7. 研究、推广植物保护技术,负责植保事故鉴定的组织和管理。

8. 农药广告审批。

四、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主要职能

1. 制定土壤非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 宣传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3. 起草土壤非相关地方行政性法规、规章草案。

4. 管理全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登记和质量监督工作。

5. 提供化肥需求计划及肥料信息发布。

6. 开展土壤普查、地力调查与评价。

7. 监测全省耕地质量(含墒情)。

8. 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土、肥、水新技术。

9. 组织中低产田改良技术的推广与节水农业的管理。

10. 拟定土壤肥料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

五、江西省商品粮油基地办及省农业项目管理办公室职责

1. 加强农业项目管理,促进农业发展。

2. 组织制定农业建设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3. 编制农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规划。

4. 管理农业行业工程建设招标、投标。

(十七)江西省兽药饲料监察机构概览

主要职能:依据*《兽药管理条例》授权,负责全省新兽药实验室阶段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评审、兽药报批复核检验等工作;同时承担兽药打假、GMP检查验收、兽药及畜产品兽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还负责饲料打假、“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专项整治,以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该机构还承担对各市兽药、饲料、畜产品监察机构和生产企业质检部门的业务指导,以及全省兽药、饲料、畜产品的仲裁检验工作。

(十八至二十七)江西省农业相关院校及机构简介

包括江西省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省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省蚕桑叶研究所、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江西省养蜂研究所等机构。这些院校和研究所致力于广泛引进人才,提升教育和研究水平,为江西的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于人才吸引与培养的策略

为了迅速壮大人才队伍,提升竞争力,我们应完善引进机制,广揽天下贤才。遵循人才流动规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选人机制,成立人才引进中介机构,公开选拔各类优秀人才。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齐心协力形成“人才凹地”效应,吸引优秀人才。

在用人方面,我们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

在开发人才资源方面,我们需打破常规,引入竞争机制,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坚持在实践中锤炼人才,有计划地选拔经营管理人才进行深造培训。

(二十八)江西省农牧渔业贸易中心及其教学理念

该中心致力于培养“三好一专”的高质量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其办学宗旨是立足行业、面向市场,实施“十一工程”。办学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结合。其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是达到教育部优秀等级标准,建成国内*的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教学上,提倡新的实用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特色创新,网络化教学等。为确保教学质量,该中心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

(一)办学形式方面。学院形成了全日制、非全日制、网络教育、短期培训等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格局,成为了IT行业的高职教育基地和职业技术培训的重要场所。

(二)在办学规模上,学院于2010年实现了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8000人,各类培训达到10000人次,构建了以高职教育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产业技术教育体系,并在高职教育的教学研究、科研开发和人才培训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地位。

(三)专业设置方面。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了特色专业,以软件技术为主体,同时发展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其他类专业。重点建设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符合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将专业建设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推动了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发展,并开拓了市场需要的新专业领域。

(四)在课程建设上,学院建立了以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综合性、应用性课程体系,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分期分批进行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所有课程均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并成功建立了多门省级和*精品课程。

(五)关于师资队伍,学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完善了人才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学院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培养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到2010年,专任教师中高学历比例和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均有显著提升。

(六)实践教学方面,学院加强了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投入大量资源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了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了智力含量和创造性含量。学院建立了多个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为每个专业提供了一定规模的实践平台。

(七)在教学改革上,学院实现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完善了教育教学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了教学质量的监督。完善了学分制管理制度和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切实实施了“双证书”制度,深入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八)在教学研究方面,学院加强了培养模式和途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了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教育思想体系、教学内容体系等,使科研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九)在科研工作上,学院通过与集团公司及其他IT企业的校企合作,促进了内部员工的“双职双薪”概念的实施。学院实施了“紫阳湖计划”,争取在5年内引进IT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和培养实用型人才。

(十)产学合作方面,学院加大了产学合作力度,提升了产学合作举办分院、专业的数量和规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进行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多形式、多模式的产学合作格局已经形成,成为了学院的基本办学模式和途径。

(十一)关于馆藏图书,学院提高了高职适用图书的比例和图书文献利用率,实现了图书馆现代化。积极推进馆藏载体现代化,实现了图书馆与教育科研网的联网,方便了网上查询。电子阅览室能进行网上浏览,阅览室及自修室的座位达到500席,馆藏图书(适用图书)达到60万册以上。

(十二)在教学技术上,学院全面推进了网络教学进程,促进了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实现了有线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覆盖整个校园,建立了多个内部管理系统。

(十三)在学生工作上,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观念,完善了学生工作的各项制度。注重学生道德规范的养成,加强了院内各种人文社科类讲座的指导,形成了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十四)在就业工作上,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加强了毕业就业工作的指导与跟踪调查,依托校园网建立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库,努力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确保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十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学院积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文明处室、文明系部、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创建活动。树立了“创业创新、知识报国”的学院精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规划期内,学院还将建设多处学生宿舍、教学楼和其他设施,以实现现代化新校区的建设目标。


上一篇: 2025年毕节贵阳企业管理培训课程概览:提升管理能力
下一篇: 2025年江西企业管理层培训服务与学习中心官网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