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之精
河源理工学校通过精心策划德育计划,举办主题班会和德育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之精
教学方面,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需求,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建立多个实训基地,提供实际操作经验。
三、管理之精
在管理方面,学校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学生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和管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情况。学校也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设立学生会组织,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实习之精
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规划,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实践机会和实际操作经验。学校还设立专人负责实习生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五、就业之精
学校设立就业指导中心,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等服务,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规划制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案。学校还注重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
六、培训之精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学校开设了多样化的兴趣班和技能培训班,如美术班、音乐班、计算机班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发展空间。学校还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证书和资格认证服务。
关于河源理工学校简介
河源理工学校是由河源市委、市投资兴建的一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学校位于河源市东环路东江教育城,占地面积广泛,建筑总面积达到20.3万㎡。学校的实训中心是市投资兴建的“河源市综合实训基地”,具备教学、实训、科研、服务、生产五位一体功能。学校的“六精工程”是精准德育、精准教学等六项重要工作,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六条标语:
1. 精准管理,追求卓越。
2. 树立形象,展现理工风采。
3. 明确目标,成就精彩人生。
4. 保持整洁,展现理工学子风采。
5. 以身作则,维护理工形象。
6. 实施“六精工程”,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于人寿保险公司的相关报道
在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了重要的体制改革,其中中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作为分支机构的青海省分公司,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开拓市场。同年青海省分公司人寿保险业务持续快速发展,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其中中国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逐步提升。省分公司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和增加实力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推出一系列新的保险产品、改进销售方式等创新策略;与此同时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及业务处理的效率使公司的各项业务实现了协调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2003年人寿保险业发展形势概述
提高经营效益为核心,强化公司管理和信息技术推广,确保业务和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扩大业务和财务的集中管理范围,实现省级统一监管。针对青海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核保核赔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核保核赔,增强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截至10月底,公司累计赔付金额达3773.l万元,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严格审核,查处拒赔案件54起,减少赔款64.55万元。实行全面预算制管理和分类分级绩效考核办法,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深入开展新《保险法》学习和宣传活动,强化员工法制意识和合规经营自觉性。
(三)客户服务更加规范
为提升服务品质和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省寿险公司在建立客户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在分支机构建立客户服务部,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客户服务管理办法,强化全员服务意识和诚信意识。在保障管理到位的前提下,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及时理赔给付,实现人寿保险全程服务。严格落实客户回访制度,密切客户关系。通过“95519”客户服务专线电话,加强投诉咨询功能,切实维护被保险人利益。1至10月,客户电话接入量达9717件,呼出量7212件,同比增长均超过96%和74%。
(四)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根据总公司股份制改革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省分公司实现业务实质性分离。在改革过程中,通过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认识股份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因此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支持,保障了队伍稳定,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业务持续稳步发展,但仍存在明显差距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整体业务增长较慢。尽管前10个月业务发展有所增长,预计全年保费总量将接近计划指标,但与全国系统和同业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青海经济总量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公众保险意识不强等原因所致。二是业务结构不尽合理。短险业务占比偏低,传统业务发展缓慢。三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人口密集地区的保费收入占比较大,其余州县公司保费收入相对较低。
二、寿险市场预测与展望
各寿险公司在2003年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业务发展,寿险市场发展总体趋势良好。预计2003年全省寿险总保费将达到5亿元,同比增长率约为20%。中国人寿预计可实现保费3.7亿元,同比增长15%;平安寿险预计可实现保费1.5亿元,同比增长45%。
(一)有利因素
1. 人寿保险业发展的经济环境良好。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青海经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特别是近年来,发展势头更为强劲。良好的经济基础为人寿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人寿保险发展空间较大。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青海的保险深度和密度仍有较大差距,表明青海保险业市场潜力巨大。
3. 人寿保险竞争环境相对宽松。目前青海寿险市场主体较少,其他寿险公司进入青海市场需要时间。这对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而言,是一个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
(二)制约因素
1. 经济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青海虽是资源大省,但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较低,影响了居民保险意识的提高。
2. 税率和利率差异的影响。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政策、保险原定利率与银行利率的差异等,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3. 社保制度的影响。补充医疗险和补充型养老年金保险的需求逐渐形成,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4. 同业竞争的影响。其他寿险公司的进入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寿公司的优势受到挑战。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青海经济发展环境和人寿保险市场趋势,预计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较高的增长速度。为实现既定目标,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增强机遇意识,抓住发展机遇,加快业务发展。
一、关于发展策略
要重点发展个人代理、员工直销和兼业代理等展业渠道,拓展寿险市场。强化品牌意识,大力发展直销业务,明确市场定位,制定发展策略,创新展业方式。加快专业化经营进程,提升个人代理业务发展后劲。在全体销售人员中推广相关课程和成果,改善和提升销售人员专业技能和期缴业务销售业绩。要大力发展银行、邮政兼业代理业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业务结构
继续调整业务结构,保持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平衡。在保持一定发展规模的大力发展经营效益较好的传统寿险业务,促进各项业务协调发展。重视个险期缴业务的发展,积极引导员工关注期缴业务,改进销售模式,加强代理人的管理。也要重视短期险和卡折式业务的发展,发掘新的保源和业务增长点。
三、科学管理,稳健经营
经营管理要适应体制转变,实现公司运行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体制创新,优化机构和人员构成,建立精干高效的经营队伍。强化全员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等,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和经营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加强业务、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能,防范经营风险。严格执行保险法及其它法规,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市场清理整顿和执法执纪大检查。
四、注重服务创新,提升信誉
倡导人性化、信息化服务新理念,形成社会化、理性化服务新格局。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全面推行职业道德守则,扩大寿险公司的社会影响。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吸纳优秀人才,提升服务品位。加大资金人力投入,提高信息技术含量和运用能力,简化业务流程,规范快捷服务。全面加强诚信建设,做好客户回访和售后服务工作,赢得市场回报。
五、协调与部门的合作
商业人寿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其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公众保险意识不强,保险覆盖面不高。我们需要加强与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寻求地方的支持,为寿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扩展阅读:购买保险时如何避免“坑”?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了解保险条款和注意事项,避免被不实宣传误导。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