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级安全培训教育至关重要,针对不同对象展开具体培训。新员工入职之初需接受至少两天的安全培训,其中包括一天的公司在级教育和一天的车间级教育。对于新提拔的领导,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全面的安全教育。工种变动或岗位变动的员工,将由车间负责普通工种的培训,特殊工种则需由技术设备与安全部门联合培训。对于复工人员,如果离岗超过六个月,将按照三级教育标准进行再次教育。对于因违章违纪造成事故的员工,轻微事故由车间进行教育,严重事故的则交由公司处理。特殊工种员工需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并取证,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将协助完成培训任务。对于从事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或新设备的员工,公司也将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各级领导和安全专职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则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进行。
在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国家的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规程,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也是教育内容之一。还将进行安全生产思想意识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现场安全检查将针对识别事故隐患和排除事故隐患的能力进行教育。劳动保护、工业卫生、环境保护等技术知识也是员工必须掌握的内容。
在安全教育的要求方面,干部安全教育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公司组织,教育面要达到95%以上,重点是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全员安全教育每年至少一次,以车间为单位,教育面要达到95%以上,重点是各岗位的操作人员。
对于车间安全培训教育,主要面向已经安排到车间的普工和新职工、违章违纪造成事故的人员以及复工人员等。培训内容涵盖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本岗位操作规程、劳动防护和工业卫生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每次不少于八小时。
在集团高层企业安全管理培训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决策层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与能力。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国家领导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包括集团内部的安全规章制度等,确保高层管理者全面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还将增强决策层人员的“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并针对当前集团安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这些培训内容旨在帮助决策层人员掌握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还将覆盖集团内部的其他安全工作内容,如事故预防、应急响应、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等。
安全培训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人为失误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对于公司决策层的安全教育,重点在于方针政策、安全法规、标准的教育。同时还需要培养安全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和建立应有的安全道德等。对于公司员工的安全教育知识解答包括人人有责遵守安全规定、部门负责人是辖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等原则和要求。此外还强调了工作前穿戴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工作时应遵守的规范以及保持生产区域整洁的重要性等。【重要安全指南】
11. 任何人都不得攀登正在吊装搬运的物品,并且禁止在吊物下方通过或停留。
12. 操作人员必须对其设备性能、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了如指掌,以确保安全作业。特定设备操作需专人负责,若需操作非本工种设备,必须获得相关领导的批准。对于特种设备的操作,需遵循《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保证作业安全。
13. 在检修各类机械、电气设备时,务必挂好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警示牌的挂取需坚持“谁挂谁取”的原则,非工作人员严禁触碰。在合闸前,需仔细检查,确认无人检修方可合闸。在高温、高湿或特种作业环境中,需指定专人负责监护工作。
14. 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设备、信号装置、监测仪表、警戒标记以及防雷装置等,均不得随意拆除或挪作他用,更不能被非法占用。
15. 所有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以及行车轨道等,必须采取可靠的接地和重复接地的安全措施。非专业电气人员不得擅自维修电气设备和线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需确保其绝缘可靠,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措施,并应佩戴绝缘手套进行操作。局部照明如行灯、机床、钳台、压力容器的电压不得超过36伏,而容器内和危险潮湿地点的照明电压则不得超过12伏。
16. 对于明火、登高等危险作业,需办理审批手续。审批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安全作业要求。作业前,危险作业人员需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禁止穿硬底鞋。严禁投掷工具、材料等物品,以防重物下落伤人。进行高空作业时,需有人监护,同时操作者应系好安全带和戴好安全帽,禁止穿硬底鞋。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投掷任何物品。
17.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放射和腐蚀性物品,需分类妥善存放,并由专人严格管理。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有毒、粉尘或化学品生产场所内,禁止进餐和饮水。
18. 在存在有害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线、噪音的场所、生产线或设备中,必须配置相应的三废处理装置或安全保护措施。
19. 对于像变压器室、配电室、氧气站、乙炔发生处、空压机房、空调间、发电机房、锅炉房、油库、危险品库、原纱库和成品库等重要区域,非岗位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20. 各种消防器材和工具应按照消防规范设置齐全,并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器材安放地点前不得堆放其他物品,以确保应急通道畅通无阻。
21. 一旦发生事故,应在5分钟内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及时进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若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并由公司领导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2. 对于外协作业尤其是特种作业,责任部门和具体承办人必须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承接,由有资质的人员进行施工,并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协议),或在合同书(协议)中明确安全生产的具体内容。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