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环保培训内容涵盖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一、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由于大气、水、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以及生物降解等作用,人类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质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就是环境的自净作用。但当排放的物质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就会恶化,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是每一位员工必备的环保素养。
二、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以及人体中。即便是地球上最后的天然生态系统——冰盖也受到了污染。那些有机化合物、重金属以及有毒产品都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并对动植物的健康构成威胁,引发癌症,削弱土壤肥力。
三、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包括工程技术、行政管理、法律、经济、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环保不仅是环境保护的简称,更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四、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我们提供必需的资源和条件。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问题与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发展尤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应该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
五、企业环保意识培训的内容
1. 利用班组园地等宣传阵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环保意识差造成的恶性事件,揭示真相,说明道理。我们身边不乏随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例子,如电影剧组为了拍摄需要破坏环境等。这些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在短期内无法恢复,甚至可能造成*性的损害。
2. 组织班组员工学习环保知识,发动大家为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献计献策。几乎每个行业都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我们要利用班组学习的时间,认真学习与自己专业、岗位有关的环保知识,并结合工作实际来学习,以便学以致用。
3. 建立和健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相关制度,并在工作流程中严格执行。修订原有的制度,建立有针对性的制度,如如何控制污染源、如何发现容易产生污染的生产环节等。制度要落实到人,以岗位责任制的形式来确保制度能不折不扣地执行。
4. 倡导班组员工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如结合“限塑令”开展创意活动,自制环保袋等。同时结合逐步推开的“垃圾分类”工作,介绍相关知识等。
5. 营造提高环保意识的氛围。动员和组织班组员工在醒目场所张贴环保标语口号,让班组员工意识到肩负的保护环境的重任。
六、如何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1. 加强环保宣传和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关键。让领导在决策时考虑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环保投入;让技术人员在技术改造和方案优化时考虑更完善的环保技术方案;让工人在操作时加强责任心,减少污染。
2. 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企业应合理确定环保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签订环保责任书。每月考核环保责任书的落实情况,将结果与负责人及员工的工资、奖金挂钩。
3. 做好环保基础管理:由于历史原因,企业环保基础管理工作较差。要*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做好环保工作,必须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如建立环保监测制度和管理好污染治理装置等。监测数据是我们判断异常排放和责任落实的依据。污染治理设施要建立台帐、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有专人负责管理。
关于企业环保管理的深化措施
一、构建排污许可新机制:
针对可控的污染物排放,如检修清洗水等,我们应建立排污许可制度。从制度和技术的双重层面进行严格把控,旨在尽量减少排放,降低环保装置的运行负荷。这是企业环保管理的重要一环。
二、确立合规性审查体系:
不少企业在废物外包处理管理方面存在混乱现象,甚至将危险废物交给无资质单位处理,这不仅留下了隐患,还可能引发法律责任。建立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度至关重要。这一制度既能配合实现危险废物的良性管理,也能有效避免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三、应急救援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为应对突发的污染事故,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保应急救援机制。具体措施包括:
(一)基础设施建设:
1. 实施厂区清污分流排水系统,将突发事故中可能外排的污染物引入污水管,严防污染物通过清水管排出,污染外部环境。
2. 设立突发污染事故污染物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液态污染物的应急池和气态污染物的专门处理装置。
(二)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
企业应制定环境保护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器材和人员,并定期进行演练。这样,一旦发生事故,可以迅速进行应急处理,*限度地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四、投入适当资源,保障环保工作实效:
为确保企业环保工作的实际效果,必须保证适当的投入,具体包括:
1. 人力资源的投入: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
2. 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投入:像生产设施一样,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运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效果。
3. 技术改造投入:在技术开发时,应优先选用污染少的先进工艺,对现有工艺进行及时改进,逐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 污染治理项目的科学决策:针对中国环保现状中污染治理技术的不成熟问题,企业在投入污染治理项目时,需进行科学决策,尊重专业人士意见,合理选择技术和工艺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企业能够在环保管理上取得显著成效,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