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销售技巧

超市生鲜销售技能进阶:专业培训内容详解
发布时间:2025-03-29 14:45: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6   


一、超市生鲜部门员工培训与发展

超市生鲜部门员工是确保顾客购物体验的关键一环。为了保障员工具备必要的生鲜产品知识、卫生安全意识、客户服务技巧以及销售能力,对员工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1. 在产品知识方面,培训应涵盖各种生鲜产品的特性、存储要求以及新鲜度判断方法。通过详细的培训材料、示范和实践操作,帮助员工熟悉各类产品特点。

2. 卫生与安全培训强调遵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包括清洁、消毒、储存温度控制以及防止交叉污染。员工需要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正确穿戴工作服,使用防护设备。

3. 客户服务培训注重沟通技巧和服务意识,教授员工如何主动帮助顾客、解答问题、提供建议,以及处理客户投诉。

4. 销售技巧培训涉及产品布置、展示、标价以及促销信息传达。员工需要学习如何推销产品、展示优势,提供增值服务。

5. 库存管理培训包括订购、收货、检查、储存以及退货流程。员工需要掌握库存盘点和跟踪,确保货架产品充足。

6. 团队合作培训鼓励员工协作,增强团队意识。通过团队活动和角色扮演加强凝聚力。

7. 持续培训是关键,因为生鲜部门环境不断变化。定期提供培训,让员工紧跟行业趋势,应用新知识和技能,提供高效高质量服务。

二、超市生鲜管理与营销策略

超市生鲜管理的关键在于质量控制和营销策略。

1. 超市必须遵循国家标准,对生鲜产品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从原料供应、商品储存、生产加工到展示销售,每个步骤都应制定明确的操作标准。

2. 由于超市生鲜产品在价格上通常不具备明显优势,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吸引顾客。

3. 在日常运营中,员工需认真对待交接班流程,及时解决遗留问题,并根据需要进行商品补货。对于新上架或入库的产品,必须进行严格验收,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4. 夜间工作流程包括清理工作区域、整理仓库、关闭机器电源以及记录值班情况。

5. 生鲜区员工需要定期整理果蔬,为海鲜区提供必要的水和氧气,并及时补货。还需做好交接班记录,确保工作连续性和问题追踪。

三、超市食品经营操作流程与管理制度

为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利益,超市需建立严格的食品经营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1. 制定食品采购计划,确定采购的品种、品牌、数量等安排。

2. 选择合法的供货商,查验其主体资格证明,确保食品来源合法。

3.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4. 向供货商索取相关许可证、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并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 对食品进行查验,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记录。不合适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 建立进货台账,对购进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进行登记。账目保管期限为两年。

7. 设立专门的食品仓储仓库,用于存放查验合格的食品。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按照食品储存的要求进行存放。

8. 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确保无变质、污染或超过保存期的商品。每周对仓库卫生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存储要求。

9. 运输食品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10. 销售人员要按照食品标签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明确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进行拜访并作出标示。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11.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经营中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并通知监管部门、相关生产经营者或供货商。被召回食品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予以封存记录,严禁再次流入市场。不合适食品的处置需按照与供货商合约的约定或部门的通知要求进行处置。部门明令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其召回和销毁处理流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执行。我单位就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制定了严格的制度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一、岗位责任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是确保食品经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一、负责人岗位职责:

负责人需全面负责食品的经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确保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每年需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并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

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管理人员需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

2. 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每年负责安排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并监督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

3. 监督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保证经营食品的质量。若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应立即解决或向负责人报告。

三、购销人员岗位职责:

购销人员需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 严禁采购法律法规禁止上市销售的食品。

2. 从合法企业采购食品,进货时认真查验供货单位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检验合格证》等。

3. 确保所售出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食品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如超过保质期、破损、鼠咬、受潮、生霉、生锈等应立即下架,并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四、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为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从业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 从事食品经营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卫生知识培训后方能上岗。

2. 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3. 患有特定传染病及皮肤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 从业人员应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保持个人仪表整洁,不得在工作岗位上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等。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

五、销售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为保证食品安全和销售环境卫生,销售管理需遵循以下规定:

1. 经营场所应距离非水冲式厕所、开放式粪池、垃圾堆(场)等污染源一定距离,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同时要做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

2. 经营场所内应悬挂《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备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3. 食品陈列设施布局要合理,保证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无”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保证食品外观清洁,如发现破损、鼠咬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

六、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制度

为确保食品安全和溯源管理,需实施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制度:

1. 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检查,查验食品感官质量和标签,以及供货者的相关证照和合格证明文件。

2. 进货时需向生产厂家或上级供货商索取相关证照和检验报告,保证在有效期内。对进口食品需索取合法证明。

3. 进货时需索取载有食品详细信息的进货票据,包括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索取的票据应在指定场所显要位置公示。

4. 建立食品进销货台帐制度,如实记录相关信息,进货查验记录、批发记录或票据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七、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和食品安全,需实施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1. 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时,应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及时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接到有关监管部门通知后,应按规定的流程立即处理。

2. 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八、消费投诉处理制度

为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需设立消费投诉处理制度:

1. 在经营场所设立相应机构和人员,处理本经营场所发生的消费者食品投诉。提供食品时向消费者提供有关销售凭证(发票、信誉卡),如作出特殊承诺的应提供书面凭证。对于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应认真对待并及时处理。


上一篇: 超市水果销售精英培育方案:从入门到精通的培训旅程(适
下一篇: 超市生鲜销售精英培训:掌握新鲜产品营销秘诀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