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培训管理

企业管理招工陷阱揭秘:五大常见骗局类型需警惕!2025版
发布时间:2025-04-10 19:24: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15   


##一、职场上的常见骗局

###骗局一:诱人的招聘广告

有些招聘广告宣称待遇优厚、工作轻松,对人能力要求不高等,但实际上可能另有玄机。第一点疑虑:招聘者为何将如此好的机会公开告知大众?应该多方面考量其真实性和背后的原因。

###骗局二:不透明的招聘信息

某些招聘广告只公布信箱或电话号码,而不提供具体地址,或以某单位名义发布广告并声明“谢绝来访”。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让人生疑,招聘方可能缺乏诚意或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骗局三:模糊的职责描述

一些招聘广告使用暧昧的言辞,如“求贤若渴”、“替应聘者保密”、“收入极高”,或者强调“年轻貌美”等条件。这些广告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职业秘密,需要求职者谨慎对待。

###骗局四:针对特定行业的招聘陷阱

针对剧组、演员、歌星、模特等特定行业的招聘陷阱也屡见不鲜。求职者应先评估自己是否符合行业条件,再对招聘信息进行核实。

###骗局五:快速录用的诱惑

在人才交流会外散发的小广告可能声称现场填表后数日内即被录用。面对这种美梦般的诱惑,求职者应保持警惕,因为美丽的承诺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圈套。

###其他常见骗局

包括收取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押金的公司,以及素不相识却过于热心的“好人”、“老乡”主动为求职者找工作等。这些都需要求职者保持高度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二、求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陷阱

###第一类陷阱:虚假职位信息

求职者在遇到要求提供奇怪证明材料的招聘时,应多留一个心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只有一知半解的“招聘单位”透露个人隐私信息。一旦发现侵权迹象,应立即报案。对于那些暂时不需要人的招聘单位,求职者可以把这次经历当作一次锻炼和竞争的机会,但不宜对结果抱有过高的期望。

###第二类陷阱:通过招聘压榨应聘者

某些招聘单位可能会通过夸夸其谈,承诺轻松高薪的方式吸引求职者。遇到这种情况,求职者应特别警惕,因为这有可能是*、或其他非法机构的诱饵。求职者应先界定薪酬的上下限并协商支付方式,减少薪酬中的“软性成分”,并在应聘过程中多问清楚细节,避免上当受骗。

许多求职者在找工作时遭遇了各种陷阱,如要交培训费或押金等。提醒求职者要擦亮眼睛,清楚了解职位的工作内容和细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应特别警惕那些要求先交押金或费用的招聘单位,以免钱财受损。

职场上的骗局和陷阱层出不穷,求职者应保持警惕,仔细辨别真伪,保护好自己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求职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骗局和陷阱,这些无处不在的挑战让求职者防不胜防。智联招聘和新浪招聘联合进行的调查揭示了最常见的骗术。最容易让求职者中招的骗术包括以各种名义收取保证金或押金,然后不予退还;提供虚假职位信息;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以入职培训名义骗取费用等等。

收取保证金和押金的行为是最常见的欺诈手段之一,约有28.16%的受调查者曾遭遇过此类骗局。虚假职位信息也屡见不鲜,占到了总受骗类型的17.37%。一些公司还以试用期为名,用各种理由辞退求职者,逃避法律责任。这些骗局形式多样,有的以“高薪诚聘”为幌子,实为服务;有的则通过延长试用期来降低用人成本。

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求职者在遭遇骗局后选择自认倒霉或者向亲朋好友发发牢骚,只有少数人会采取行动捍卫自身权益。这是因为找工作已使他们身心疲惫,他们宁愿避免更多麻烦。这种心态也为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特别是在每年五六月份的求职高峰期,应届大学毕业生常常成为骗子的目标。他们利用公开的求职者资料进行诱骗,以各种高职诱惑求职者,实则却是销售员等职位的招聘。有的公司甚至以培训费为名进行欺诈,让求职者先交费再培训。还有一些公司以低标准招聘求职者,承诺的高薪却不会兑现。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建议,在求职过程中要谨慎对待过于简单和草率的面试流程。正规的用人单位在录取求职者时,会综合考虑其能力和素质,而不会只草率地聊几句就决定录用。任何试用期的要求和考核都应白纸黑字地明确规定,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对于毕业生来说,特别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有些公司以高职诱惑毕业生,实则却是销售员等职位的招聘。毕业生应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职诱惑。对于那些以收取保证金、押金、培训费等作为录用条件的公司应保持警惕,以免陷入骗局。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们来说,面对各种招聘陷阱需要更加警惕。如果收到一些并不熟悉或未投递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进行调查核实,包括查询公司真实情况、上网搜索公司网站等,了解其规模与用人需求后再去面试。近年来,大学生求职被骗案件屡见不鲜,一些学生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佣后,却因种种原因无法按时领取工资,甚至遭到雇主消失。警方提醒广大学生,打工切记不要过于急切赚钱,特别是要警惕四种常见的骗局类型。

第一种是先付押金型。这类骗局通常在招工广告上宣传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者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但交钱后,往往就再也无法联系到公司。第二种是临时苦工型。一些小公司故意将一些苦、脏、累、险的工作交给学生,却不签订合同,一旦发生工伤等情况,学生往往无法维权。第三种是直销、*型。学生被哄骗购买货品后,再以此为诱饵吸引他人参与。第四种则是模特、特种行业型。这类招工通常以各种高薪资吸引求职者,但实际上可能涉及不良行业,容易误入歧途。

除了上述常见的骗局,区块链资金诈骗也备受关注。很多骗子利用区块链技术制造各种骗局,包括名人站台、发币等。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识别这些骗局并防范风险。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招聘乱象。一些区块链企业利用高待遇和股权期权奖励等手段吸引求职者,但实际上却存在业务内容缺乏实质、延迟支付工资等问题。求职者需要保持警惕,透过表面的光鲜亮丽,看到真实的招聘环境和待遇。

第20段:“尽管道理上我应该拒绝这份工作邀请,但对方的未来规划听起来太过吸引人。”张俊对懂懂笔记坦言,区块链创企的负责人向他保证,会帮他安排好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只需三到五个月,项目一旦吸引资本进场,所有创始合伙人都能获得分红和套现,实现“财务自由”。

第21段:对于许多人来说,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莫过于实现财务自由。张俊经过几天考虑,还是决定加入这家创企。“(财务)自由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追求,但应该比打工更自由吧。”他如此表示。

第一天成为区块链“创业者”的张俊就后悔了。他告诉懂懂笔记,所谓的创企实际上办公区域并不大,团队规模也只有寥寥数人,没有任何制度规范与约束。

第22段:每天都在忙着策划产品推广方案,张俊表示,所谓的“产品”其实就是公司自创的“数字货币”,推广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募集更多的散户和机构认购。至于多级代理“拉人头”机制,更有资金盘骗局的嫌疑。他现在非常纠结是否应该继续下去。

第23段:区块链对于求职者来说的确是朝阳行业,尤其是以区块链项目的“合伙人”身份入职,更是令人难以拒绝。业务内容的过于“虚”实也让从业者对职业前景感到担忧。

第24段至第35段:除了被“财务自由”诱惑的从业者,还有更多的人对区块链项目的前景感到担忧。招聘背后,能省则省的租赁成本也是让人忧虑的一方面。张海明等创客空间的负责人证实,入驻的区块链企业大多选择租金便宜的微型办公室。而空间生意看似红火,但很多创客空间的管理方担心会出现类似小贷公司的泡沫现象,留下诸多遗留问题。他们担心区块链领域会再次上演创业虚假繁荣的泡沫现象。如果泡沫破裂后拖欠租金等问题会让园区面临困扰。为此很多机构已经开始限制区块链创企入驻并进行行业筛选加强预案准备。实际上很多区块链创企还未拿到融资资金流支持不足他们只想快速赚钱而非真正的创业因此在这些管理者眼中他们更像投机者而非真正的创业者这也让区块链行业充满了空洞和不安的情绪尤其在经历了小贷集体跑路事件后这种担忧更加合理。

第36段至第47段:热门区块链创业实则是一场空手套白狼的冒险游戏。很多创业者带着有限的资金毅然涉足区块链领域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以忽悠的方式层层剥削通过白皮书等手段吸引求职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入其中以所谓的财务自由和股权分红为诱饵快速赚取资本。然而这些创业者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他们的行为严重扭曲了区块链行业的正常发展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造成了行业的不公平现象这些创业者需要意识到区块链行业的长远发展需要真正有远见的创业者而非只想空手套白狼的投机者同时求职者也需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这种陷阱中遭受损失。因此信息的不对称不应永远存在而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区块链行业的真实情况擦亮眼睛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遭受损失。


上一篇: 企业管理报表考核体系构建与指标解析:以精细视角洞悉报
下一篇: 企业管理改善理论及方法概览:2025年管理策略深度解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